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介绍护理六级电子病历中智能输血"闭环"管理的临床应用,将输血的操作规程进行流程再造,环节包括采样登记、血袋接收、输血确认、输血执行、输血过程巡视、输血结束,完成一个环节,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真实的时间记录并同步到护理电子病历的护理记录中,实现了智能输血的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2.
临床输血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历史久远。从学科分类来看,中医与输血似乎很难找到密切联系,但深入到基础医学的病理生理学进行研究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1]。近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院为了加快发展,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相结合的原则,因此临床上治疗用血和抢救用血也日益增多,输血已成为中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基层中医院由于起步晚等各方面的原因,输血工作发展缓慢,很多环节上存在漏洞甚至违反操作规程,给临床输血安全埋下隐患[2]。如何加强输血质量管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规范书写确保安全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输血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已成为输血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从无偿献血到临床用血需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临床用血的严重差错。血液采集后,要经过各项化验检查,包括各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这些工作都是  相似文献   

4.
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方法,指出护士只有在输血过程中严格遵守输血的程序,严密观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5.
新的输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输血策略”试图最大限度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而增加自体红细胞的应用,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临床状况都允许,但该方法仍被认为是近期输血的策略范例。医生和患者对输血风险的关心左右着这些策略。只要心肺的生理功能能可靠的承受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那么为了达到取代同种异体输血的目的,自体血液稀释技术、血细胞的回收利用及其预储存都是合理的策略。由血液管理讨论会提交的11项策略中,有六项支持这些  相似文献   

6.
对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1不安全因素 (1)护理人员对输血政策、法规、制度掌握不够,安全输血的法律意识差,如:查对制度执行不认真,在一名护士值班时查对人和执行人是同一名护士,且在查对记录中是同一人签名。对输血全过程的原始记录,如:输血同意书、输血申请书、血型交叉鉴定单、肝功能、免疫四项、血袋上的条形码等不注意收集整理,在病历归档时这些资料仍不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医师对输血后效果评价的执行情况。方法通过查阅输血患者的病历,调查临床医师是否在输血后进行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4项检查,是否记录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来评价输血疗效。结果单独进行成分输血的病历有68.24%的在输血后进行了实验室检查,仅有24.8%的病历进行了输血后效果评价记录;进行联合输血的病历,有58.3%的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有32.5%的病历做了输血后效果评价。结论临床医师对输血后效果评价执行不够,应加强其培训和监管,规范临床用血,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反复输血者的输血反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反复输血者的输血反应及其预防徐瑞容,王迎春,杨锦媛反复输血后可引起许多副作用,现就我科反复输血5次以上者的输血反应及预防措施的作用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2年我科共有158人曾输过血,其中输血5次以上者100例。最多输注达72欢。...  相似文献   

9.
993年3月至1993年7月,我院收住输血性疟疾患者6例,为了防止其继续发生,对其他受血者采取了预防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对6例输血疟疾进行临床分析并对预防措施作以简介。1材料与方法1.16例输血性疟疾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都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近年来,深圳市血液血液中心与国内外输血服务与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交往和学术交流,每年秋季围绕“血液安全和输血技术新进展”专题,都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举办1~2期面向全国血站的学习班。例如,中心与美国红十字会保持着频繁的往来,2005年11月9日,美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主席Jack McGuire和美国红十字会生物医学部副主席Dr.Jerry Squires博士、南加州血液中心执行总监CharlieWilcox博士、河谷区血液中心执行总监薛燕生博士和Holland实验室传染病部主任方祥宗博士便再次来深,为国际安全输血暨新技术学习班授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57 171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临床资料和《输血反应回报单》,统计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 17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未报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0.31%,其中各种血液成分输注以过敏反应最高,占0.2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0.09%,其它反应占0.01%;血液成分输注发生不良反应以手工血小板最高,占1.05%,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过敏反应分别占0.26%,0.69%,其次是机采血小板,占0.56%,最后是新鲜、普通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分别占0.29%、0.20%,冷沉淀不良反应最低,占0.11%,未见输注洗涤红细胞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本院成分输血率占99.98%,全血使用率比较少,也未见全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导致成分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输注,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及输血工作者对输血不良反应知识的掌握,制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规范和认真执行输血操作规程,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障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异体输血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源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病毒感染等,因此,自体输血就显得更为安全,特别是近几年来输血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临床自体输血技术的发展,笔者就自体输血的有关情况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输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新兴学科。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 ,对挽救生命和起死回生有着特殊的作用。输血领域里一些新技术、新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临床输血中 ,血液的采集虽然是血站最基本的业务之一 ,但笔者认为 ,采血是一项专门技术 ,有其特殊的操作规程 ,采血人员应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并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这样不仅能保证血液质量 ,而且也能保证献血者的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因此 ,保证全血采集的技术及过程的规范化 ,是临床安全输血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 ,全血采集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临床输血过程中,护士应提高输血安全意识,加强输血方面的知识学习,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轻松的输血,达到更好的治疗和抢救的目的。方法:回顾和分析多年来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结经验。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才能使护理工作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输血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患者安全合作中心及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患者联盟提出,对患者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我们除执行原有的输血查对制度外.新增加一种识别制度——输血“血型”标识牌.使护、患、陪共同参与识别与监督,以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介绍输液性心悸、静脉高营养性高热、输血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与预防方法,指出护士只有在输液、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副反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液、输血的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7.
成分输血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俊梅  王巧莲  郑林平 《全科护理》2009,7(35):3249-3250
近年来,成分输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成分输血节约了血源,也减少了南输注全血引起的不良反应。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给病人输血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规程,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临床护士缺乏成分血有关知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现将成分输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预防措施,提出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等以防范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输血科规范化与现代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输血科的职责是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同时输血科也是连接医院、患者、红卜字血液中心的的桥梁和纽带。输血科管理工作繁重,加上血液的特殊性,微小的失误将可能造成严重的输血事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输血科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是适应临床发展需要,确保患者输血安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成分输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成分输血节约了血源,也减少了由输注全血引起的不良反应.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给病人输血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规程,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临床护士缺乏成分血有关知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现将成分输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