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胃神经纤维肉瘤1例李智女,41岁,因腹部肿物1年,上腹闷痛2周,于1988年5月24日住院。体查:上腹部有一9x7cm肿块,表面光滑,质中,活动度大,轻压痛。Hb127g/LRBC443万/mm3;WBC5.1x109/L;血小板125x109/L。...  相似文献   

2.
胰腺鳞癌1例报告王在国,丁福全,刘光中男性,52岁,因左上腹胀痛、高热伴消瘦1月入院。体检:T40.2℃,轻度贫血,无黄染。左上腹深压痛,全腹未们及明确肿块。Hb97g/L,WBC177x109/L,N0.76。CT示胰腺体尾部7.5cmx6.0cm...  相似文献   

3.
脾脓肿1例报告黄豫福建省沙县医院外科(沙县365500)患者男性,46岁,农民。主诉:左肾区疼痛阵发性加剧伴畏寒发热,时有寒战10余日,于1989年8月31日首次入院。查体:T37.8℃,WBC9.2x109/L,N0.78,L0.22,Hb90g/...  相似文献   

4.
脾淋巴管瘤2例报告郑裕隆例1女,72岁。因上腹不适8年,近半月增剧入院,伴进食阻塞感\,腹胀、纳差。体检左上腹轻压痛,未扪及肿块。化验:Hb96.8g/LWBC6.5×109/L,N0.80,L0.17,钡餐检查见胃底大弯侧有6×3cm椭圆形,光整压...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下端乳头状腺瘤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女,60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4年,加重伴间断性发热,皮肤巩膜黄染3个月入院。查体:T37.3℃,P90次/分,R23次/分,BP16/8kPa。皮肤巩膜无黄染,上腹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WBC1.9×109/L,N0.8,白蛋白34.5g/L,球蛋白24.1g/L,谷丙转氨酶14.0u,总胆红质40.3μmol/L,直接胆红质29.1μmol/L,谷氨酰转肽酶229.0u,碱性磷酸酶611.0u。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其内径为2cm,内有0.4~0.8cm增强光斑多个、…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2年8月~1997年8月,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化瘀方法,加用甲硝唑、氨苄青霉素等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2例,女58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9岁。体温升高者39例,占21%;白细胞计数最高18.6×109/L;中性粒细胞最高0.89,最低0.72;B超示脓肿最大12.5cm×9.2cm,最小3.5cm×3.0cm。1~2个疗程63例,2~3个疗程78例,3个疗程以上者9例,无中转手术病例。2 治疗方法肠痈Ⅱ号处方:败酱草30g 金银…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性,60岁。因右季肋部间断性疼痛伴发热2月余,于1999年2月23日入院。查体:体温37℃,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季肋下可及肿物,向右季肋下延及5~6cm,边界不清,不活动,双肾区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血ACTH0时14.2pmol/L(正常参考值:0~10.2pmol/L),晨8时79.5pmol/L(正常参考值:5-1~18.9pmol/L),尿醛固酮0.8nmol/24h(正常参考值:5-5~33.3nmo…  相似文献   

8.
肺母细胞瘤误诊为肺脓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63岁。咳嗽、痰中带血丝1年,右胸阵发性痛40天,伴持续性发热37.5~38℃。查体:右肺下野呼吸音略低,余各系统未见明显异常。白细胞15.0×109/L。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一约10.0cm×8.5cm大小圆形阴影,壁厚,内有一液平面,边缘模...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女,66岁,因反复乏力、关节肌肉疼痛6年,水肿5年,加重3个月伴咳嗽、咯痰1个月于1999年1月11日入院。 患者于1992年12月饮用牛奶后出现腹胀、腹泻、水样便,无腹痛及血便,双下肢小腿内侧点片状红斑疹,无痛痒,压之不退色,分批出现,并有乏力,低热(37.5℃)、四肢关节肌肉疼痛。停饮牛奶后消化道症状可消失,但其它症状无改善。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Hb)67 g/L,白细胞 7. 2 x109/L,血小板4. 1x 109/L;尿蛋白+++,红细胞1~3个/HP,尿蛋白定量1.…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6岁。因左腹胀满6个月,尿内含有白色囊状物1d就诊,当时患者携带有一罐头瓶尿液,内含1个直径2.0cm白色囊状物。体检:上腹部稍隆起,左肾可触及,质中等硬度,有触痛及叩痛。血常规:Hb:118g/L,WBC:11.0×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肝、肾功能生化检查正常,Casoni试验阳性。B超检查:左肾呈囊状,约15cm×9cm,内有分隔,肾皮质1酒泉钢铁公司医院外三科(甘肃嘉峪关,735100)2酒泉钢铁公司医院彩超室薄约0.5c…  相似文献   

11.
常温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流量下组织摄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在常温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流量下组织摄氧情况,对连续20例在常温体外循环下行成人心脏手术以4组不同灌注流量行分时段(20分钟为一个时段)观察研究,监测动、静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利用率和摄氧量。A组每分钟流量2.0-2.1L/m2,氧供需平衡的时段占64%,氧利用率为36.2±9.0%,摄氧量每分钟110.9±41.0ml/m2;B组每分钟流量2.2-2.4L/m2,氧供需平衡的时段占71%,氧利用率32.5±10.9%,摄氧量每分钟112.2±46.0ml/m2;C组每分钟流量2.5-2.6L/m2,氧供需平衡的时段占33%,氧利用率26.9±9.3%,摄氧量每分钟85.3±22.7ml/m2;D组每分钟流量2.7~2.8L/m,氧供需平衡的时段占27%,氧利用率25.1±4.1%,摄氧量每分钟87.9±15.5ml/m2。结论为常温体外循环流量每分钟2.2-2.4L/m时组织氧供需平衡较其他流量为好,过高流量供氧并不增加组织的氧摄入。  相似文献   

12.
掌背动脉蒂逆行掌骨瓣移位治疗指骨骨折不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设计以掌背动脉为蒂的逆行掌骨瓣移位,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革侧总动脉有恒定的吻合支.并发出1~3条小分支至2~5掌骨基底部.临床应用掌背动脉蒂逆行掌骨瓣移位治疗指骨骨折不连接6例,掌骨瓣最大1.2cm×0.5cm×0.5cm,最小0.7cm×0.5cm×0.5cm。指骨均在2.5~3个月内骨性愈合,经术后8~10个月随访,按TAM标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0%.本术式提供有血运的活骨,加速骨折愈合,为治疗指骨骨折不连接提供了一个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9月龄,因发热、咳嗽到某医院就诊时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血肌配、尿素氮升高而转入我院诊疗。患儿自出生后无特殊症状及体征。 体检体温37.3℃、脉搏120次/min、呼吸 48 次/min、体重 12 kg,贫血貌,前囱门1.5 cm×1.5 cm,未长牙,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心肺听诊及腹部检查未有异常。右侧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 辅助检查 Hb 5.4- 6.2 g/L,白细胞(4.4-6.0) × 109/L。血小板(62-96)×109/L,发病初尿常规、尿免疫化学、大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右下腹痛3个月入院。既往体建。体查:体温38.2℃,脉搏78次/分,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白细胞8.9×109/L,中性0.78。入院诊断:慢性阑尾炎。手术取麦氏切口,术中见大网膜下移,在盲肠顶端未发现阑尾及残留物,于盲肠前外侧见一长约2.5cm,直径约1.0cm游离“赘生物”,呈圆 作者单位:341600 江西省丰县人民医院普外科锥形,红肿,与大网膜少许粘连,其系膜与回肠末端系膜相连,行“赘生物”切除。病理诊断:“慢性化脓性阑尾炎”。住…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6岁。因上腹隐痛伴皮肤巩膜黄染9月,加重1月而入院。发病后无寒热及呕吐,大便色泽正常,尿如浓茶。既往健康。查体:T37℃,P80次/分,BP14/8kPa。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肝大肋缘下2cm,剑下5cm,边缘锐,质中、触痛。剑下偏右深压痛,无肿块,,Murphy′s征阴性。脾无肿大。化验:Hb103g/L,WBC8.4×109/L,N0.66,L0.34;ALT58U,AST60U,TBil198μmol/L,DBil79μmol/L,HBs…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52岁。因反复咳嗽、咳脓痰和咯血33年,加重伴左胸疼痛6个月,于1997年11月18日入院。体检:体温37.8℃,贫血貌。左胸下部呼吸音减弱,可闻及较多湿罗音。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无杂音。杵状指。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8g/L,红细胞3.56×1012/L,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18,单核细胞0.02,血小板182×109/L。痰涂片结核杆菌阴性。心电图示具有右位心反向特征。胸部X线正位片…  相似文献   

17.
经腹腔镜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进一步探讨腹腔镜高选迷切的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作者选择10例具有典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且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迷走神经后干切断加胃小弯前壁浆肌层切开缝合术(Taylor术)。手术前后作胃液分析及胃排空试验。手术操作:(1)采用带气囊胃管在食管上下移动,以利定位;(2)将高位胃小弯向左侧牵拉以显露食管右后壁,游离并切断迷走神经右后干支;(3)用Endo-GIA35mm腔内线型切割吻合器分次钳闭,完成胃小弯前壁浆肌层切开缝合。结果:所有病例近期症状明显改善,均停止服药,体重增加,无胃潴留。胃液分析平均BAO、MAO、PAO分别由术前的6.0mmol/L、18.5mmol/L、23.8mmol/L,降至术后的2.8mmol/L、7.8mmol/L、11.5mmol/L(P<0.01)。胃半排空时间术前46.1分钟,术后延长至77.2分钟(P<0.01)。胃镜随访7例溃疡愈合,2例缩小。可以认为腹腔镜Taylor术对患者损伤小,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阑尾腺癌2例报告郑裕隆,赵乾元例1男,37岁,因右下腹痛并发热24小时于1991年9月24日入院。体查T37.4℃,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WBC10.8x109/L,N0.75,术中见阑尾居盲肠后位,充血水肿并增粗,为大网膜包裹,作阑尾及大网膜部...  相似文献   

19.
双阑尾畸形1例姚新患者女性,1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天伴发热,于1991年5月24日入院。体查:体温38.1℃,脉搏82次/分,急性病容,腹平坦,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伴有肌紧张。WBC11.8×109/L,N0.84。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手...  相似文献   

20.
利多卡因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观察10例患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2mg/kg后颅内压的变化。结果显示:8例在1~2分钟内降低0.13~0.53kPa,持续时间5~12分钟;另2例上升0.13kPa,持续1~2分钟。患者年龄越轻,下降幅度越大。认为利多卡因致颅内压快速下降的原因可能与其直接收缩脑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