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代林  余亮  郑明东 《钢铁》2009,44(1):15-0
 随着煤岩测定技术的进步,炼焦煤的煤岩性质已在炼焦配煤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多种单种煤和配合煤的煤岩特征以及对应的40 kg试验焦炉所炼焦炭的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单煤种的R0max在1.3%~15%间,所炼制焦炭的冷态机械强度(M40和M10)最好,其热性质(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也较好;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特征越接近正态分布,则所炼制的焦炭冷态机械强度(M40、M10)就较好,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特征偏离正态分布越远,其焦炭热性质越差;40 kg试验焦炉所得焦炭的反应性CRI高,其反应后强度CSR较低,存在负相关线形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1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单种煤的煤岩性质以及对应的40kg试验焦炉所炼焦炭的性质,结果表明:焦炭光学组织指数(OTI)与单种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和焦炭光学组织组成的定量关系;同时也总结了焦炭抗碎强度M<,40>和反应性CRI与焦炭光学组织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焦炭中各显微光学组织在溶损反应中的反应行为,对不同条件下溶损反应前后焦炭的反射率及显微光学组织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焦炭的反射率指标及光学组织组成与焦炭的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CSR之间存在比较好的相关性。焦炭的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和光学各向异性指数Φ越高,各向同性光学组织越少,其CRI越低,CSR越高。经过1 100 ℃溶损反应后,焦炭的[Rmax]提高,各向同性光学组织含量减少,各向异性光学组织含量增加,说明各向同性的反应性高于各向异性。溶损反应温度提高到1 300 ℃以后,焦炭中各向同性的溶损反应量分别为1 100 ℃时的1.07~3.00倍,而各向异性的溶损反应量分别为1 100 ℃的1.22~8.58倍,且热性能越好的焦炭各向异性反应量增加得越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单种煤灰分、挥发分、硫分、胶质层厚度、黏结指数、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等指标对焦炭热态强度的影响.基于配合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1.3%~1.4%时焦炭热态强度达到最优区间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整配合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优化配煤炼焦方案,使焦炭反应性降低了1.9个百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提高了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郭德英  李东涛  张小明  马超  代鑫  刘洋 《钢铁》2020,55(4):20-26
 为研究煤的变质程度对焦炭光学组织的影响以及焦炭光学组织和冷热性能的关系,对30余种炼焦煤的镜质体最大反射率以及成焦后焦炭的光学组织和冷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焦炭的光学组织随炼焦煤的变质程度呈现规律性变化,镶嵌结构体积分数随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变化可分为快速增加、平稳和缓慢下降3 个阶段;∑ISO 体积分数随镜质体最大反射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焦炭的冷热性能和光学组织体积分数之间可以建立回归方程,焦炭的反应性随着∑ISO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升高,而反应后强度随镶嵌结构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升高。回归方程用于指导炼焦生产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寇占喜  高志军 《河北冶金》2003,(3):17-19,24
针对7次指定配比的单炉检查实验结果,分析镜质组反射率R max分布图,一元线性回归分析M10、Ml0与G值、Y值、JM/SM用量之比的关系,认为R max分布图能够预测、反映M10、M10,应逐步由它取代目前的以G衡量配合煤指标的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7.
许传智  林立成 《武钢技术》1991,(11):30-36,45
一、前言在现代配煤炼焦技术中,许多学者均注意到煤岩的组分反射率(R_(max))与炼焦质量的关系。特别是近半个世纪来,各国学者相继用煤岩学的方法来探讨炼焦机理,指导配煤炼焦的研究。近几年来,武钢技术部下达一系列用岩相方法指导配煤炼焦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炼焦质量与配煤的R_(max)有直接相关关系,并在生产中加以应用。煤的镜质组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岩石学的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煤的显微组成、含量及分布状态,判断煤质,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根据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百分含量及活惰比,指导炼焦配煤,预测焦炭强度和气孔率,为高炉炼铁生产提供合格的焦炭。  相似文献   

9.
郝晋 《新疆钢铁》2007,(2):13-16
对焦炭热态性能的原因从煤的成因、煤的反射率分布和显微组成以及焦炭的光学组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煤种所形成焦炭热性能的差异,提出了解决焦炭热态性能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梅山焦炭进行了光学组织的测定和对应炼焦煤质进行了煤岩显微组分和反射率的测定,结果显示焦炭光学组织与煤质结构有一定的对应性,为焦炭光学组织在炼焦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樊尧桂  胡四新  王林  王瑛栋  何彬  朱子宗 《钢铁》2021,56(1):127-132
 针对阳春新钢铁炼铁高炉所采购焦炭品种多、质量波动大,造成高炉炉况波动、成本偏高的问题,进行了焦炭提质增效的工业性试验研究。通过向焦炭立体喷洒ZBS焦炭改质剂,研究了ZBS改质剂与焦炭的相互作用行为,阐述了ZBS改性机理。研究发现,经过ZBS改性后的焦炭形成了碳的络合物和化合物,改变了碳的结构,提高了焦炭的石墨化度。经ZBS改质剂处理后,焦炭反应性(CRI)平均降低5.2%,反应后强度(CSR)平均提高7.83%。相较于基准期,高炉炉温波动小,硫含量合格, 生铁合格率达到100%。试验的1号高炉日产提高75 t,入炉焦比降低33.8 kg/t,综合燃料比降低11.63 kg/t。通过项目实施,达到了高炉稳产、增产、降低焦炭用量的目的,为高炉炼铁增产降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捣固焦炭对大高炉的适应性,在1050~1200℃使用焦炭连续热反应装置对A类顶装焦、B类捣固焦、C类捣固焦3类焦炭进行等温等反应的溶损反应。当焦炭的失重率分别达到30%,35%,40%时,停止反应,通过I型转鼓检测焦炭的反应后强度。结果表明:捣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焦炭的热态性质;在1100~1150℃时焦炭强度破坏程度最严重;等反应后强度与国家标准CSR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刘洋  李东涛  马超  赵鹏  何亚斌  徐荣广 《钢铁》2019,54(3):29-34
 为了提高焦炭强度及粒度,利用40 kg试验焦炉研究了不同沥青添加方式(型煤中添加或直接添加)以及不同沥青添加比例对配煤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沥青按照6%的比例配入型煤,随着型煤配比的逐步增加,焦炭的强度和粒度均明显改善,且与沥青比例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当配入30%比例的型煤时,型煤中沥青的配比与焦炭质量也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直接配加1.8%沥青比将同比例沥青加入型煤可得到冷强度和粒度组成更优的焦炭,但焦炭的热强度稍差。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介绍T40kg试验焦炉及其试验条件,与生产焦炉焦炭强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0kg试验焦炉与生产焦炉的焦炭强度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40kg试验焦炉炼焦试验,研究了焦炭气孔结构对热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孔率及焦炭平均气孔直径的增加,焦炭反应性增加,反应后强度下降,热性质恶化;随着焦炭平均气孔壁厚度的增加,焦炭反应性降低,反应后强度提高,热性质改善。配煤结构、炼焦条件、熄焦方式等是影响焦炭气孔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干熄焦焦炭质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观和宏观技术手段研究了焦炭质量特性,分析了在6m焦炉140t/h的条件下干熄焦与湿熄焦的质量差异。试验结果显示,干熄焦和湿熄焦相比,灰分略有升高,抗碎强度M40提高,耐磨强度M10降低,焦炭反应性CRI降低,而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提高。干熄焦和湿熄焦之间灰成分无明显差异,干熄焦焦炭的气孔率比湿熄焦低,干熄焦焦炭的显微结构各项异性指数OTI提高。研究表明,气孔率和焦炭显微结构的变化是焦炭冷热强度变化的内在原因,其中焦炭气孔率变化达到8.8%,是引起焦炭反应后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焦炭高温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觉  王兴艳  郭丽  邵剑华 《钢铁》2006,41(5):20-23
采用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研究了焦炭的高温抗压强度.在高炉实际反应程度范围内,焦炭抗压强度与失碳率LC呈直线关系.失碳率的影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抗压强度与温度的关系也可以用直线来进行描述.讨论了高炉内温度和失碳率对焦炭强度的综合影响以及焦炭强度在高炉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焦炭抗压强度在燃烧区外可降低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种气肥煤和肥煤的工艺指标、基氏流动度、煤岩等指标及焦炭显微结构的分析,配合煤炼焦试验,探讨了高挥发分、高流变性炼焦煤的配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干湿法熄焦对焦炭强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焦炭强度和水分 ,对干法熄焦和湿法熄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干熄焦炭提高了成熟度 ,减少了微裂纹的产生 ,改善了内部结构 ,其抗碎强度 M40比湿熄焦炭提高了 6% ,焦炭水分降低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