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对水和废水的监测,特别是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TOC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TOC的测定一般采用燃烧法,此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可以直接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常见水的TO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有CODCr、CODMnBOD5、TOC等,其中TOC指标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我国目前尚未将TOC列为常规监测项目,但是TOC作为水体重要指标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采集广州地区的常见水样:珠江水、池塘水、河涌水、污水厂进水、污水厂出水各10份用岛津公司的TOC-VCPH型总有机碳分析仪来分析,通过测定样品总碳和无机碳含量,计算二者的差值可得到总有机碳的测定值;用重铬酸钾氧化法(GB11914-89)测定了常见水样的COD.讨论了TOC和COD之间的关系,求出常见水样的COD和TOC一元回归方程,数据表明TOC和COD之间存在比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TOC指标代替或者计算出COD值.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总有机碳frrotal Organic Carbon,TOC)是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总量的综合指标.能准确和直接地表示有机物总量.但不能反映水中所含有机物质的种类和组成.通常以mg/L(ppm)或μL(ppb)为单位。TOC测量方法有多种,具有灵敏、快速、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TOC检测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处理、石化、制药、微电子及半导体、电厂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拜尔法溶液中的有机物对氧化铝的产品质量及产出率影响很大;氧化铝行业采用了高锰酸钾氧化法、总有机碳分析仪等分析方法测量有机物含量,为有机物的去除工艺过程提供依据;新近面市的基于羟基自由基氧化原理的BioTector总有机碳分析仪能够较好满足高无机盐溶液中有机物总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用岛津TOC-5000A总有机碳分析仪分别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总碳(TC)、无机碳(IC)标准溶液,根据各自的响应值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再对未知溶液直接测定,利用线性方程读出样品中的总碳(TC)和无机碳(IC)含量,根据它们的差值即可得样品的总有机碳(TOC)含量。该方法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地表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测定浓度范围为(10-100)mg/L。  相似文献   

6.
TOC是水中总可氧化碳的量,也称为水中总有机碳的量。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和日本药典(JP)、中国药典(CP)均对制药用水的TOC含量进行了规定。TOC来自哪里,如何测定,如何去除……文中会——给出比较详细的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水中有机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水样中总有机碳的含量,从而进行水质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是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总量的综合指标,能准确和直接地表示有机物总量,但不能反映水中所含有机物质的种类和组成,通常以mg/L(ppm)或μg/L,(ppb)为单位.TOC测量方法有多种,具有灵敏、快速、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TOC检测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处理、石化、制药、微电子及半导体、电厂等行业.  相似文献   

9.
总有机碳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含碳量,通常作为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确定度的大小。采用线性拟合法,根据HJ 501-2009《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讨论总有机碳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和标准溶液的配制为不确定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制药用水总有机碳含量测试方法中是否需要使用过硫酸盐进行了研究.设置不使用过硫酸盐和使用过硫酸盐两种方式,使用美国GE公司的Sievers M9总有机碳分析仪测试超纯水、蔗糖(易消解的有机物)、1,4-对苯醌(难消解的有机物).不使用过硫酸盐的系统适用性试验响应效率为95.8%,使用过硫酸盐的系统适用性试验响应效率为95.1%.测试结果表明,在测量总有机碳含量很低的制药用水时,可以不添加过硫酸盐.  相似文献   

11.
以检定规程规定的标准物质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的参考物质,对三种不同工作原理的总有机碳分析仪进行示值误差和重复性试验,由试验结果结合仪器工作原理分析了三种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的适用性,采用薄膜-电导检测技术的总有机碳分析仪不适用于JJG821-2005《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催化燃烧氧化法的仪器量程范围内低端部分也不一定能满足规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193—91),用岛津TOC—Veph按直接法测量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通过计算不确定度分量,经合成得到了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低比电阻Si—Ti—C—O纤维先驱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体聚硅烷( L P S) 与钛酸四丁酯 Ti ( O Bu)4 反应合成了不同钛含量的聚钛碳硅烷先驱体,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及高温烧结等工艺制备出比电阻为106 ~103 Ω·cm 的 Si Ti C O 纤维. 用 I R、 G P C、 V P O、 T G、 D T A 等方法分析研究了聚钛碳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特性及其与含钛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水质越来越重视了。制药行业尤其关心制药用水的有机污染物对于其产品以及生产这个产品的相关过程的有害性(例如,在产品之间的注射水及容器的清洁),从而导致迫切地需要准确地分析这些水中的有机碳。并且《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也明确要求对纯化水、注射用水要进行总有机碳的测定,并规定纯化水、注射用水TOC均不得过0.50mg/L。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一个主要的原因,科学家都需要监测实验室纯水系统中的总有机碳。他们都希望可确保水中的有机物保持在实验测试的要求内。现阶段只有ELGA的PURELAB Ultra可以提供一个在线,实时的总有机碳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碳弧法制备碳包铁纳米颗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直汉碳弧法制备碳包铁纳米颗粒,应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穆斯堡尔谱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阳极复合棒中为纯铁粉加石墨粉时,出现3种碳包铁纳米颗粒:α-Fe,渗碳体(Fe3C)和奥氏体;当阳极复合棒中为Fe2O3加石墨粉时,出现4种碳包铁纳米颗粒:α-Fe,渗碳体,奥氏体和FeO。它们的尺寸大小在5~50nm范围。  相似文献   

17.
孙文训  黄玉东 《高技术通讯》1999,9(11):45-48,49
研制了一套表征碳/碳(C/C)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单丝顶出测试系统,实现了对碳纤维的单丝顶出测试。利用该仪器测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几组C/C复合材料样品的界面粘接性能,研究了界面剪切强度和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的高温裂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TG-DTA、IR、XRD、XPS、SEM等手段研究了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的高温裂解行为及其裂解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CS/DVB的裂解过程可分成5个阶段,其裂解产物主要由SiC、SiO2和Si-O-C非晶网络及游离C组成,其中游离C的含量随DVB的增加而增加,且对β-SiC的结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裂解产物的形貌为不发泡的致密结构。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一套表征碳/碳(C/C) 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单丝顶出测试系统, 实现了对碳纤维的单丝顶出测试。利用该仪器测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几组C/C复合材料样品的界面粘接性能, 研究了界面剪切强度和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富碳含钛碳化硅纤维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聚硅烷(PS),聚氯乙烯(PVC)和钛酸四丁酯(Ti(OBu)4)合成含碳量不同的聚钛碳硅烷(PTC)先驱体,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高温烧成制备出具有较好工艺性能和电阻率为10^3Ω.cm~10^0Ω.cm的富碳含钛碳化硅纤维(Si-Ti-C-O纤维)。运用IR、GPC、VPO待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富碳PTC先驱体的合成,讨论了含碳量对纤维的制备工艺及纤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