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蔻兰 《临床医学》2010,30(3):85-86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至9月收治的单胎有引产指征的初孕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100例,以25μg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4 h后未临产重复给药,24 h内最大剂量为100μg。缩宫索素组100例,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总有效率高于缩宫素组(P0.01),最后一次用药至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均短于缩宫素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缩宫素组(P0.05),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3024-3025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足月妊娠并发产后出血产妇64例,根据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24例和C组19例。A组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缩宫素;B组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缩宫素;C组单用缩宫素。观察并记录三组产妇产后临床疗效,2、6、24h内出血量、宫缩情况、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产后临床总有效率,平均出血量,宫缩情况均显著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产后疗效、平均出血量、宫缩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产后大出血,生命体征均正常,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显著优于单用缩宫素,此外,米索前列醇通过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气囊、缩宫素三种引产方法在足月妊娠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足月单胎头位妊娠的孕妇1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分别应用米索前列醇、气囊及缩宫素引产,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气囊组和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阴道分娩总产程明显短于气囊宫颈扩张组和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引产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比使用气囊和缩宫素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片联合缩宫素对减少有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出血量的疗效。方法选择有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83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缩宫素20 U,A组:卡前列甲酯栓0.5 mg舌下含化;B组:米索前列醇片0.4 mg舌下含化;C组:缩宫素20 U静滴。比较3组术中、术后2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1)两个时段的出血量:分别将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三产程时间:3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副反应发生率:3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前列腺素联合缩宫素可明显减少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副作用。且卡前列甲酯栓药效较米索前列醇片更优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单胎正常妊娠孕妇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4月足月妊娠产妇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与研究组(n=52)。对照组采取小剂量缩宫素,研究组采取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统计两组引产情况、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用药至临产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间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足月单胎正常妊娠孕妇引产中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可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高危分娩因素以及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阴道分娩的产妇28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组(观察组)100例,米索前列醇组90例,缩宫素组90例。米索前列醇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缩宫素组在胎儿娩出时,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用药分别同以上两组。结果第3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缩宫素组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例有引产指征、无禁忌证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为间苯三酚配伍缩宫素引产者,对照组为仅用缩宫素引产者,观察两组用药后至临产的时间、引产成功率及对母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羊水情况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可有效安全地用于足月妊娠患者的引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给予观察组患者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娩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6.7%和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分娩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缩宫素相比,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显著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米索前列醇)、观察组(100例,地诺前列酮栓)及对照组(100例,缩宫素)。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观察组的宫颈成熟率及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用药至临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各项Apgar评分及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及米索前列醇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二者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引产效果均优于缩宫素,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10.
吴明智 《临床医学》2014,(1):105-106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通许县人民医院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产程进展及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压、脉搏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三产程明显缩短,产后30 min和2h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血压、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48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缩宫素组各240例。于胎儿娩出后分别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和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两组均观察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第三产程时间米索前列醇组分别为146.0±70.0ml、1.88%、6.1±3.0分钟;缩宫素组分别为249.0±87.6ml、8.75%、8.8±4.0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胡彬 《临床医学》2010,30(6):89-90
目的比较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68例产妇随机分为米索组、缩宫素组和米索加缩宫素组,米索组于第三产程末,胎头即将着冠时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温水送服。缩宫素组在胎儿娩出时立刻静脉注射缩宫素10 IU。米索加缩宫素组用药分别同以上两组。以上各组观察用药前后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失血量、产后2 h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结果各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失血量米索组多于缩宫素组和米索加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 h总失血量,米索组与米索加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组与米索加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优于用缩宫素,与缩宫素合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米索)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症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米索组:米索50μg放置阴道后穹窿,每隔3h再口服米索25μg,每日最大剂量150μg;缩宫素组:缩宫素2.5IU加入5%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结果:米索组引产有效率为95.33%,缩宫素组为76.00%,P<0.05有显著差异,总产程时间米索组短于缩宫素组,但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及羊水栓塞率米索组高于缩宫素组。结论: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但对母儿存在潜在性不安全因素,而缩宫素引产相对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孕晚期三种引产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晚期的三种引产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有引产指征的孕足月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米索前列醇组、蓖麻油煎鸡蛋组、低浓度缩宫素组各50例,分别使用米索前列醇、蓖麻油煎鸡蛋、低浓度缩宫素三种方法引产。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和蓖麻油煎鸡蛋组引产不但有效率高于低浓度缩宫索组,而且剖宫产率也低于低浓度缩官素组,用药至临产时间短于缩宫素组,产后出血量也以缩宫素组多,三组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异。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多次阴道给药及口服蓖麻油煎鸡蛋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引产方法,但使用时须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延期妊娠应用微量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延期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微量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率、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子宫过度刺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延期妊娠治疗中,可提高引产成功率、宫颈成熟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普贝生、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三种促进宫颈成熟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0例初产妇分为3组,A组:普贝生;B组: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组;C组:缩宫素组。比较三组用药前、后4、8、12h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后分娩情况、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A、B、C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85.0%、35.0%;用药后剖宫产率分别为21.7%、25.0%、60.0%。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贝生及米索前列醇均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成功率高;缩宫素则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缩宫素在宫颈不成熟足月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宫颈不成熟足月引产产妇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缩宫素引产,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引产到临床时间、总产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时Apgar评分为9.13±0.61分,略低于对照组的8.96±0.82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不成熟足月引产中使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缩宫素,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引产至临产时间与产程,提高顺产比例,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40例正常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120例,于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缩宫素组120例,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u。以上各组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等。结果: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组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4.6±3.2)min,(8.5±3.4)min。产后2h出血量分别为(148.4±87.9)mL,(389.3±90.6)mL,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2009年10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27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单用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治疗的276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产妇产下胎儿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研究发现,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患者有着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叠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3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妊娠且无妊娠并发症,近期内未使用前列腺制剂的自然分娩者6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6例)、对照组(310例).对照组予胎儿前肩娩出后即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注射缩宫素10 U,在胎儿娩出后1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观察两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血压的变化.结果:第3产程时间、产后 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8.2±3.5)分钟、(151.9±46.8)mL、0.6%,对照组分别为(12.9±3.9)分钟、(248.3±69.3)mL、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单用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