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体脂肪因子、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NAFLD患者及对照组人群血浆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变化。结果:NAFLD组的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AFLD组脂联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NAFLD组的甘油三酯、瘦素及抵抗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AFLD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HR、抵抗素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WHR、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观察体检人群81例,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9例,测身高、体重、腰嗣、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血清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2组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较对照组BMI、WHR及血甘油三脂更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更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具有影响的是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论: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俞莹莹 《肝博士》2009,(4):30-30
说起脂肪肝,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酒精依赖和酒精中毒,然而,当前日益增多的脂肪肝主要为非酒精’陛脂肪肝,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过量饮酒更为重要。临床上将脂肪肝按病因分为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着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高发及低龄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现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第一大慢性肝病。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词源自病理学,系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根据是否伴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病则是临床概念,反映广谱的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的疾病,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关。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其起病则渐趋低龄化,乃至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肝病的首要病因。然而,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一些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12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2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62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BMI、腰臀比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比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两组水平相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分析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IMT及斑块呈显著相关(OR 8.3,95% CI 1.2~7.7,P=0.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机制可能与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状态下增加的氧化应激特性及血脂紊乱、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范建高 《肝博士》2005,(4):31-36
脂肪肝一词源自病理学,系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根据是否伴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病则是临床概念,反映广谱的与遗传一环境一代谢应激相关的疾病,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中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其发生及干预其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130例糖尿病并发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糖尿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79例,单纯脂肪肝5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82例,酒精性脂肪性肝痛24例,肝功能异常者39例,Ⅱ型糖尿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于I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82.27%,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7.59%。结论糖尿病为代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着共同发病基础的Ⅱ型糖尿病和代谢综舍征。较易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示长期大量饮酒更易造成肝脏损伤。而代谢综合征中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较低,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淼 《肝博士》2016,(5):56-57
正1、何为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一种临床概念,系指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原发疾病,但更多的是一些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脏的表现,肥胖症、酒精和糖尿病为脂肪肝的3大病因。临床上则根据患者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丙型肝  相似文献   

9.
陈利 《海南医学》2014,(12):1803-1804
目的:研究高龄男性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因素,为防治高龄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大于60岁的高龄男性,经彩色多普勒提示为脂肪肝,最终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115例为观察组,体检者中彩色多普勒未发现脂肪肝的高龄男性129例为对照组。研究对比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同时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自变量,相关危险因素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脂和肥胖的比例均较对照组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与NAFLD的OR值分别为2.942、1.993和2.013,且P<0.05,说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与NAFLD呈正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的每一指标均为高龄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和高血糖者应加以注意,以预防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蒋辉 《中原医刊》2007,34(3):63-64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中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30例糖尿病并发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糖尿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79例,单纯脂肪肝5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痛82例,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4例,肝功能异常者39例,2型糖尿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于1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82.27%,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7.59%。结论糖尿病为代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着共同发病基础的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较易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P〈0.05),提示长期大量饮酒更易造成肝脏损伤。而代谢综合征中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较代谢综合征中为低,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