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首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肝动脉栓寒化疗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术前评估患者一般情况,重点评估患者当前舒适度状况;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有效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术后穿刺口渗血1例,局部瘀斑3例;对照组术后穿刺口渗血2例,局部瘀斑2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腰酸背痛、排尿困难、肢体麻木、睡眠差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验组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肝动脉栓寒化疗术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舒适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癌性疲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个体化心理干预。术后1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栓塞综合征发生率、癌因性疲乏程度、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患者行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改善肝癌患者癌性疲乏状态,减少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肝癌患者ICGR15水平、心理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140例均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ICGR15水平、心理能力和自理能力等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ICGR1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能力和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86%(9/70)低于对照组的34.29%(24/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肝储备功能的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前30 min、术中肿瘤消融时应激反应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中肿瘤消融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术前30 min,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围术期增加全程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术中应激反应,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的肝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试验组(n=4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施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50%与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与52.50%,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呕吐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有效率与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局麻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舒适程度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113例局麻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按照护理程序方法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理紧张、不合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舒适程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患者术中全程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局麻下食管异物取出患者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微创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的整体护理方案,促进患者顺利渡过术,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方法对42例患者实施改良Seldinger法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实施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体护理和配合工作,确保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的顺利进行。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并严防并发症的出现及有效处理。结果由于措施得当,处理及时,本组未发生不能恢复的并发症,患者满意,效果好。结论TACE围手术期护理可消除患者心理紧张,使治疗顺利进行,术后恢复快,是综合治疗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无陪护护理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无陪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紧张、愤怒、疲劳、慌乱、抑郁评分均降低,精力、自我有关情绪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陪护护理模式应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和心理状态,提升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行TACE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舒适反应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腰酸背痛、恶心、排尿困难、失眠、腹痛等不适情况较对照组减轻(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TACE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能有效提高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患者舒适程度的护理模式。方法将2007年7月-2008年6月住院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患者100例,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运用循证方法制订的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标本采集过程中的疼痛、心理紧张程度、穿刺部位酸胀、麻木感、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的情况。进行t检验及X^2检验。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行桡动脉穿刺患者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能有效提高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患者舒适程度的护理模式. 方法将2007年7月-2008年6月住院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患者100例,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运用循证方法制订的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标本采集过程中的疼痛、心理紧张程度、穿刺部位酸胀、麻木感、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的情况.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行桡动脉穿刺患者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2007年进行腹部手术后行PCEA的患者258例,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06年1-12月未实施护理干预的126例患者为对照组,2007年1—12月实施护理干预的13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主要由麻醉师管理,护士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除常规护理指导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即进行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早期处理。观察2组患者发生尿潴留、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压痕、导管脱落、皮肤瘙痒、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PCE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腹胀、排尿障碍、导管脱落、皮肤压痕等PCE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腹部手术后PCEA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和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2007年进行腹部手术后行PCEA的患者258例,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 ,2006年1-12月未实施护理干预的126例患者为对照组,2007年1-12月实施护理干预的13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主要由麻醉师管理,护士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除常规护理指导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即进行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早期处理.观察2组患者发生尿潴留、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压痕、导管脱落、皮肤瘙痒、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PCE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恶心呕吐、腹胀、排尿障碍、导管脱落、皮肤压痕等PCE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腹部手术后PCEA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和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8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舒适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3.175,P=0.001);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7.249,P<0.001)。 结论 舒适护理可显著减轻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腹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腹胀的原因及有效改善腹胀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法和预防腹胀的护理干预法,观察二组腹胀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腹胀症状明显下降,效果满意.结论 胸腰椎骨折腹胀发生率高,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避免和减轻腹胀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远端取穴埋针在预防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0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病人分为2组,单号50例为对照组,执行腹腔镜手术后常规护理;双号50例为观察组,执行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加揿针穴位埋针。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腹胀29例,发生率57.14%,观察组术后发生腹胀11例,发生率22.22%。观察组较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显著降低,腹胀程度较轻。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伴随症状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术后远端取穴埋针能有效降低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腹胀发生,促进肠鸣音恢复,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7.5%(χ2=6.667,P=0.010),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0.931,P<0.001; t=17.649,P<0.001; t=9.922,P<0.001);发生急性胃瘫、其他胃肠道症状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27;P<0.001)。 结论 对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腹胀发生率,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49例择期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腰背疼痛、排尿困难、导尿、下肢麻木、心烦失眠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及拔除方法。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子宫全切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拔除导尿管方法为尿液排空及膀胱空虚后排除尿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导尿管优质护理。观察记录2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拔除导尿管后尿道刺激症状消失时间、排尿困难程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拔除导尿管后尿道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尿轻度困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全切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导尿管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予以科学化的方案拔除导管,可显著缩短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并改善排尿,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