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对H.26L视频编码结构的研究,在运动估计补偿部分的重采样环节,采用立方卷积插值替代双线性插值,并给出自适应运动精度的概念,通过分析比较H.26L的立方卷积插值和H.263的双线性插值,指出立方卷积插值算法的优越性,最后实现了引入立方卷积插值算法的H.26L软件编解码器。使H.26L编码标准更加实用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一些混合视频编码标准都是基于运动补偿预测的.为了进行运动补偿,运用了小数像素的运动矢量;为了估计和补偿小数像素的偏移量,必须对图像信号进行内插.通过对目前使用最普遍和最简单的图像信号双线性内插法与近期H.26L提出的图像信号立方卷积内插法进行理论分析与比较,得出两种内插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通过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利用VC++实现一种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捕获的方法,并采用H.264视频编码标准进行压缩,并实现了利用Socket视频传输方式进行实时服务器与客户端的传输.  相似文献   

4.
H.264是目前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相对于以前的ITU-T视频编码标准和mpeg序列标准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编码效率的提高主要归根于精确的帧间预测编码,其中包括多种块模式,多参考帧运动估计和分数像素精度3种新技术的采用.对这些帧间预测编码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技术与H.264基本配置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H.323多媒体会议系统中采用H.261协议进行视频压缩造成的重建图像质量差、运动画面不连续、编码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将高效的编码算法H.263协议嵌入到H.323中的设计思想,以改善实时视频通信的质量;对在C 平台上将H.263视频编解码嵌入H.323中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H.264至HEVC视频转码重压缩检测的新算法.基于HEVC编码标准中的一个新特性—–PU划分模式,利用直方图统计所有GOP的第1个P帧中各PU尺寸占据的8×8块数目,并将此作为视频的分类特征送入SVM进行判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区分单压视频和转码视频,分类正确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H.263视频压缩标准和自定义协议软件,在电话网上实现了视频的动态传输。  相似文献   

8.
结合当前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一种远程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着重介绍了图像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采集的实时视频数据,按照H.263协议进行压缩编码,使视频图象数据量大大减少,实现在低速信道上传输。  相似文献   

9.
目前,众所周知的一些编码标准有JPEG,MPEG,JBIG及H.26等。其中JPEG标准是由ISO和CCTT属下的“联合图片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于1991年3月提出的,适用于各种分辨率与格式的彩色和灰度图像,但对二值图像则不适宜。就压缩特性而言,JPEG对灰度图像可压缩几倍到几十  相似文献   

10.
视频图像位移测试实验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辨率的图像测试系统价格昂贵,介绍一种使用普及型多媒体视频采集板的位移测试实验系统.系统配合廉价的视频镜头和通用微机及软件,组成一个图像位移测试系统,不仅满足学生的实验需要,而且可为研究开发图像处理软件提供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1.
H.264/AVC 在帧间运动估计/补偿编码过程中定义了7种帧间编码模式,并采用率失真优化全遍历策略来选择最优模式,这使计算复杂度急剧增加.针对这一问题,阐明了需对如何准确、快速地对块预测模式做出选择进行相关的研究.并就利用自然图像序列中相邻帧所表现出的强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帧间编码模式选择算法,通过计算部分编码模式来减少计算的复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节省时间约18%,比特率平均下降约0.02%,而 PSNR 平均仅仅降低0.02dB.  相似文献   

12.
针对3D-HEVC的多视点视频加深度图的编码格式和四叉树编码结构所带来的编码复杂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图像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首先,从深度视频序列中以最优的深度图最大编码单元(largest coding unit,LCU)划分深度为标签获取训练集;其次,构建了适用于LCU的Cu深度快速选择卷积神经网络(fast selecting Cu’s depth-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FSCD-CNN);最后,对深度图LCU进行划分深度预测,跳过部分编码模式决策,实现最佳LCU划分。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关文献对比,所提算法在保持了编码性能的同时平均减少了15%的编码时间,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典型的分布式压缩感知视频编码实现方案,并与基于信道编码的分布式视频编码进行比较. 阐述了分布式压缩感知视频编码理论基础,分析和总结了现有的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结构. 对编码工具进行对比,指出了分布式压缩感知视频编码的特点. 剖析和展望了分布式压缩感知视频编码所需解决的视频序列稀疏表示、重建算法、码率控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面向多视点视频编码的宏块级码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视频专家组针对多视点视频编码提出了JMVM参考模型,但该模型没有给出有效的码率控制方案. 该文提出一种多视点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算法,分4 层进行比特分配和码率控制. 先根据相关性函数在视点间合理分配码率实现GOP(group of pictures)层的比特分配,然后根据分层B图像比特分配策略实现帧层的比特分配,最后根据拉普拉斯率失真模型实现宏块层的码率控制. 与JMVC 1.0相比,该算法能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精确的比特分配和码率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LDPC码的MPEG-4鲁棒数字水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LDPC码的MPEG-4视频水印方案,利用LDPC码的纠错性能和人眼视觉特性在MPEG-4视频中实现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 嵌入前先对水印信息进行LDPC编码,将处理后的水印嵌入到视频I-VOP亮度分量的中频系数中. 盲提取时用LDPC迭代译码算法对提取的水印信息进行译码. 实验表明,该方案降低了水印在传输中的误码率,有效提高了抗攻击能力,对于常见的视频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感知的快速自适应环路滤波算法,利用最小可察觉失真模型和Canny算子将最大编码单元进行分类,对不同分类区域进行自适应环路滤波(adaptive loop filter,ALF)的性能评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跳过所有非敏感平滑区域和敏感平滑区域耗时的ALF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视频主观质量和客观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大大降低ALF编码复杂度,有效改善ALF性能.与现有高效ALF算法相比,该算法可在编码复杂度相当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主观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