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传统链霉亲和素磁珠体系及酶促发光体系中通常存在生物素干扰强、发光率低、特异性差的缺陷。基于此,以裸磁珠为载体偶联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抗体,以吖啶酯作为发光标记物,依据双抗夹心原理,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SAA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检测性能(包括:空白限、检测限、线性范围、精密度验证、干扰试验、HOOK效应、方法学比较等)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SAA抗体与裸磁珠成功偶联;该方法空白限为0.6 mg·mL-1,检出限为1.0 mg·mL-1;线性范围为1~100 mg·mL-1R2>0.990);在精密度方面,以CV表示的重复性、室内精密度均<10%;血红蛋白、胆红素、甘油三酯对临床样本的干扰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均<10%。Bland-Altman偏倚分析表明,该方法检测值与西门子试剂的测量值差异基本在95%CI的一致性界限内波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87)。上述结果表明,研究所建立的裸磁珠-吖啶酯发光检测体系性能参数可满足临床检测要求,适用于血清中SAA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前免疫学已发展为很多分支学科,如免疫生物学、免疫遗传学、肿瘤免疫学、生殖免疫学、抗感染免疫等等。诸多的免疫学分支学科,在我国医学不同领域内,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研究。为了使研究成果得以广泛传播,为了便于科技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免疫学各专科相关的一些科技期刊也应运而生。现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涉及免疫学内容的期刊有十多种,如《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免疫学杂志》、《单克隆抗体通讯》、《上海免疫学杂志》、《中国实验与临床免疫学杂志》、《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华医学检验杂志》等以及各医科大学的学报。每年发表相关专业的论文在500篇左右,基本囊括了国内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反映了我国免疫学的研究动态与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关于巴斯德研制狂犬病疫苗的过程有一处描述错误,即兔脑中的固定毒株对人或犬的致病性"明显减弱",本文根据文献特此更正为"明显增强",并利用现今的免疫学原理解释了当时疫苗发挥作用的机制。同时也对巴斯德的学术贡献略加叙述,让医学生对疫苗背后的人文知识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对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含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光激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比较二者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40例患者血清标本,以罗氏Cobas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比较仪器(x),博阳LIC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实验仪器(y),同时检测血清中AFP的含量;分析2种生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种仪器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25),预期偏倚可以接受。结论: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的前提下,2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其偏差可为临床所接受。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2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最近3年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称为聚合酶链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又称无细胞分子克隆系统或特异性DNA序列体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法,是基因扩增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可将极微量的靶DNA特异地扩增上百万倍,从而大大提高对DNA分子的分析和检测能力,能检测到单分子DNA或对每10万个细胞中仅含1个靶DNA分子的样品,因而此方法立即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医学及遗传学等各领域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外都相继将PCR用于病毒学检验和研究,文献逐年增多,据Medline CD-Rom文献光盘检索:1987年至1989年分别为75、280和860篇,1990年已增至1697篇,美国已出版了PCR专著。由于PCR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简便等优点,已在病毒学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免疫是机体识别外源性异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外源移植物等),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这些外源性异物,从而维持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和健康的生命过程和现象。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免疫系统发育、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免疫相关疾病等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免疫学技术在疾病诊治与预防中的应用等。过去100年中,免疫学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和前沿分支学科,对了解和治疗多种重大疾病如传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25、CEA与CA199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126例经病理查证实的卵巢癌患者(试验组)、104例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A125、CEA与CA199检测。结果:试验组血清检测结果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应用检验医学进行CA125、CEA与CA199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害免疫学诊断技术将以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为基础的传统免疫学继承并发展,应用于植物病害的诊断上.最近10几年,植物病害免疫学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病原真菌的检测中.免疫学诊断方法分为非标记免疫分析方法和标记免疫分析方法两大类.着重介绍了应用于植物病害免疫学诊断技术中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9.
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亲自指示科技部召开了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座谈会。鉴于我国在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疫苗学及感染病学中的成就,本文从病因和机体免疫应答方面分析了我国开展精准感染病学的优势并提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免疫基因组学的研究,结合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的综合研究,将对控制感染性疾病作出创新性贡献,这具有全球性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免疫分析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检测,将免疫分析方法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可以提高免疫分析的性能。与传统纳米材料相比,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具有光稳定性好、发光寿命长和狭窄及可调整的发射带等优秀的光学性质,与免疫分析相结合可显著降低背景噪声,提高分析灵敏度。本文简要介绍了UCNPs的发光机制,对UCNPs的合成和表面修饰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详细论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内滤效应、磁分离技术、上转化连接免疫吸附技术和上转换免疫层析技术五种基于UCNPs的免疫检测技术,最后对该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UCNPs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重点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甲状腺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IS-1型印迹免疫-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55例甲状腺癌患者(恶性肿瘤组)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5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中的TK1含量。结果:甲状腺癌组TK1平均浓度为(3.82±3.73pmol/L),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的(2.04±1.01p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血清TKl检测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量子点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被广泛应用到医学检测上.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是诊断早期妊娠的常用指标,也可用于异常妊娠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本文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了高质量的亲水性量子点,并将其与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用于试纸条检测的量子点免疫荧光检测仪,对血清中HCG的含量进行了高灵敏度的快速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对于血清中的HCG含量检测,最优检测条件为加样体积50μl,反应时间15 min,检测的灵敏度达到0.85 U/L,高于商品化的胶体金试纸条.这种检测技术简单、快速、灵敏,有望在其他蛋白质类标志物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免疫学的检查已经证明,在类风湿性关节炎(PA)的发病机制中免疫学机转起着重要作用。文献指出,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的程度与疾病临床过程的活动性、关节的侵蚀损伤以及侵犯内脏器官的过程密切相关。证明了在PA时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的增高与血清总补体的降低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并认为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在PA的系统性损害与滑膜炎的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PA发病率的研究证明,在这些关节的炎症性病变中女性病人占优势,女性高于男性的3倍。  相似文献   

14.
王敏  韩丽  王雅兰  蒋娜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18,37(11):1540-1551
为了梳理和分析近些年国内外菌物学研究的整体状况、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及研究趋势,本文分别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20本菌物学SCI期刊的1 762篇文献、《菌物学报》近10年发表的1 347篇文章以及中国知网中2 128篇食用菌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 5.0R7为数据分析工具,以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形成文献间引证与被引证的可视化知识网络。通过对可视化网络图谱的分析,揭示了近些年菌物学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分析结果表明,现今国际菌物学研究热点以医学真菌为主,并向生物合成、生物防治、内生真菌领域发展,国内菌物学研究以分类学、食用菌、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和漆酶为主要内容和研究热点。我们希望通过对菌物学文献的数据分析,帮助科学家及时掌握菌物学研究演变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文献,捕捉研究热点,探测研究趋势,从而对学科研究动向做出合理判断,指导科学家未来科研选题。  相似文献   

15.
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原理及应用实例(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弱发光分析技术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在自由基、活性氧分析、化学发光分析、生物的超微弱发光分析、发光免疫分析、生物发光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微弱发光分析技术的测量原理,并以一些研究成果为实例讲解如何应用微弱发光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观察并分析测定结果,探讨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判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75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含量,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8时、16时、24时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预后好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明显低于预后差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点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对病情的判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理性妊娠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于我院就诊或住院的孕产妇650例,其中病理性妊娠187例为病理性妊娠组,正常妊娠463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ACA的含量以及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检测两组β-HCG的含量.结果:病理性妊娠组各类型病理性妊娠血清中ACA及β-HC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87例病理性妊娠病例中,血清ACA水平与β-HCG水平呈现正相关(r=0.384,P<0.05).结论:血清ACA及β-HCG水平与病理性妊娠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病理妊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脑红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ELISA技术研发一种灵敏、快速检测人血清中脑红蛋白(Ngb)含量的检测试剂盒,并探讨其在正常人血清样本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热诱导的原核表达体系获得重组人源脑红蛋白(rhNgb),通过凝胶过滤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等制备rhNgb纯品;将适量rhNgb纯品免疫动物获得抗rhNgb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制备rhNgb-ELISA检测试剂盒;用该试剂盒对410例正常人血清中Ngb的含量进行检测,其中包括1.5岁以下婴儿血清55例、19~70岁成人血清355例。结果:用制备的rhNgb-ELISA试剂盒检测发现Ngb在正常人血清中的分布与年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现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婴儿和老年人血清中Ngb的含量分别为1.6708±0.4945和2.1962±0.6703μmol/L,而中年人血清中Ngb的含量为0.3622±0.0716μmol/L。结论:采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并结合严格的质量控制,研发了高效灵敏的rhNgb-ELISA检测试剂盒,并初步获得了正常人血清中Ngb的含量分布情况,为临床缺血及缺氧性脑损伤等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一般认为某些肾炎、血管炎、关节炎、肝炎、雷诺氏病等皆由免疫复合物引起,并认为对血清、组织及体液中免疫复合物的测定,将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判断疗效及予后,提供新的依据。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分二大类:抗原非特异方法及抗原特异方法。我们将高桥熏报告中所用胶固索检测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术前血清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高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从PubMed、EMBASE数据库中查找血清CEA水平与NSCLC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收集每篇文献的相对危险比(hazard ratio,HR)以及95%可信区间(95%C1),应用Meta分析Dersimonian-Laird模型对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入选13篇文献,累计研究CEA与NSCLC预后关系的病例3505例。对入选13篇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文献具有异质性(Q=2201.96,P=0.000),合并相对危险比HR为2.33(95%可信区间:2.03-2.68,P=0.000)。结论:术前血清CEA高浓度水平可能是NSCLC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