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ynergen Inc.公司(Boulder,CO)分离出一种新的、特异性刺激中脑多巴胺生产细胞的神经营养因子。公司打算用这种因子来治疗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的病因是由于这类多巴胺吸附和分泌细胞的降解。这种因子称为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从大鼠中提取后用一种基因探针  相似文献   

2.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是近年来在探究一些年轻的麻醉剂成瘾者突然出现帕金森氏病症状的原因时发现的一种神经毒性物质,它能较特异地损毁人和某些动物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DA)能神经,从而引发帕金森氏病症状。本文介绍了 MPTP 神经毒性的发现及其作用特点、机制与其在帕金森氏病研究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3.
Lahey Hitchcock Clinic(Burlington,MA)的外科医生将猪胚胎的产多巴胺脑细胞植入一名患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27年的男子的脑中—完成了第一次人类脑组织的异种移植。这些医生确信治疗是有效的,但治疗结果要等6~12个月后才能看到。 当塞梅林氏神经节的产多巴胺细胞开始死亡时,帕金森氏病就发生。随着这种化学信使物质水平下降,患者的肌肉逐渐失去控制,出现震颤和长时僵硬状态,或“冰冻状态”。然而,这种折磨着约1百万美国人的病症并不影响心理认知功能,因此患者常常描述“被监禁在自己体内。”L-多巴被用于维持患者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但这种药物对疾病没有治疗作用,还有严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氏病(PD)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含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能使之治愈.Neurturin(NTN)能特异地作用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该类神经元具营养和保护作用.经静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恒河猴产生帕金森氏病模型,并在NTN治疗组,注射MPTP之前48 h脑室内注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人NTN 1 mg. 结果表明:模型组猴均逐渐出现了PD症状,而NTN治疗组猴,PD症状比较轻或不明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MPTP模型组猴黑质、壳核和尾状核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NTN治疗组猴的黑质、壳核和尾状核中的DA、5-HT和5-HIA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与模型组相比,DA、5-HT和5-HIAA含量均明显增加;光镜检查MPTP模型组猴黑质神经元细胞明显脱失,而NTN治疗组猴黑质神经元细胞丢失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猴无差别.上述结果表明,制备的重组人NTN在恒河猴体内能保护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不受MPTP的损伤,使其DA含量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维持正常,在MPTP存在下没有发生PD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粒径均一且稳定、载药率和包埋率较高的聚合物脂质纳米球。方法:将HSPC(氢化大豆卵磷脂)与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两种材料结合,利用超声复乳法制备聚合物脂质纳米球,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制备工艺;以HSPC(氢化大豆卵磷脂)与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比例、PVA浓度、超声功率为条件优化制备参数,以粒径为响应值。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HSPC与PLGA的比例为1:10,PVA浓度为0.66%,超声功率为51.34%(205.36 W)。结论:按最优工艺制备出的聚合物脂质纳米粒的粒径为230 nm左右,多分散系数(PDI)值为0.057,与预测值偏差较小,且粒径分布均一,可作为蛋白及多肽类药物的递送载体。  相似文献   

6.
蒋芝华  倪紫美 《生理学报》1997,49(2):141-145
用成年大鼠75只,给右侧黑质区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偏侧帕金森氏病(PD)鼠模型。四周后,注射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向左侧旋转。旋转数为每分钟7次以上的35只PD鼠作实验用。其中实验组15只,对照组20只。向实验组PD鼠右侧纹状体多点植入含大鼠酪氨酸羟化酶cDNA(TH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SVK3-TH和脂质体Lipofectin混合的基因转染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盐酸米托蒽醌聚乙二醇化(PEG化)脂质体,建立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注入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空白PEG化脂质体;以铵根离子梯度法进行主动载药制备盐酸米托蒽醌PEG化脂质体;采用G-25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空白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8.7nm,载药后粒径为95.3nm;在所建立色谱条件下,脂质体与游离米托蒽醌分离良好;盐酸米托蒽醌在0.5~1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7),精密度高;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大于96%.结论:乙醇注入-高压均质法结合铵根离子主动载药法适用于制备盐酸米托蒽醌PEG化脂质体;所建立分析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米托蒽醌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葛胺酮(G20)-大豆卵磷脂复合物,提高G20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以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设计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物的制备方案,采用X线衍射分析该复合物的物理性质;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G20及其卵磷脂复合物,RP-HPLC测定G20血药浓度,用药代动力学软件Winnonlin 5.2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复合物制备最佳条件为G20与卵磷脂的投料摩尔比为1∶1.5、乙醇量40 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复合率为100%。在G20-卵磷脂复合物的X线衍射图中,不存在任何G20特征结晶衍射峰。与G20相比,其G20-卵磷脂复合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了160%。结论:采用磷脂复合物技术可以显著提高G20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一种神经毒,在人和灵长类动物,它选择性损害黑质纹体系统多巴胺神经元,使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降低,引起典型的帕金森氏样症状。MPTP类毒性物质有其构效关系,其毒性主要与在脑内形成1-甲基-4-苯吡啶(MPP~ )有关。正常存在于脑内的色氨衍生物2-N-甲基四氢β-卡啉(2M-THBC),其构造及作用均类似于MPTP样物质,由此可以推断,MPTP除作为部分帕金森氏症的直接诱发原因外,极有可能是揭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帕金森氏病发病机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diseas。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反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入8厂年由英国医生帕金森门OO。。Parkinson)苗先报道。脑炎、动脉硬化、颅脑损伤、一氧化碳、锰、汞及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等中毒也可产生与原发性帕金森氏病类似的症状,这种继发者称为帕金森氏综合症。本文重点谈谈帕金森氏病的病因、表现和治疗。亚病因和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Plj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DA偷神经元变性坏死、酪氨酸羟化酶(*N)减少成活性降低,使脑纹状体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豆卵磷脂的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经口给予大豆卵磷脂30天后,采用负重游泳实验,观察记录小鼠游泳死亡时间;检测血清尿素氮、肝糖原;测定血清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予大豆卵磷脂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肝糖原消耗量减少,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水平(P<0.05);升高小鼠血清和肝匀浆SOD活性及GSH-Px活力,降低MDA的含量(P<0.05)。结论:大豆卵磷脂具有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造成纹状体内多巴胺的减少,这是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神经化学病区。对于PD的发病,最近又提出两种关于谷氨酸与其关系的假说。第一种假说认为,在丘脑下核团和基底神经节传出核团中,多巴胺的减少可以增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透明质酸(HA)靶向绿原酸(CA)脂质体(HA-CA脂质体)进行处方筛选,以及对U14宫颈癌小鼠的抑制作用实验。方法:筛选制备HA-CA脂质体的方法,并以磷脂比、药脂比、PBS的p H为单因素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最优处方;采用透析袋法考察HA-CA的体外释放;Bal b/c小鼠右腋皮下接种U14宫颈癌瘤株,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14 d后,摘取瘤体称重,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结果: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最优处方为磷脂比为4:1,药脂比为1:30,PBS的p H为7.4。HA-CA脂质体与CA脂质体释放曲线基本一致,都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48 h时,HA-CA脂质体和CA脂质体的累计释放度分别为78.39%、83.01%。HA-CA脂质体对U14宫颈癌小鼠的抑瘤率为60.39%,与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相当,高于CA和CA脂质体。结论:HA-CA脂质体由于其具有主动靶向配体HA的修饰,使其抑制U14宫颈癌裸鼠的效果明显高于CA和CA脂质体。  相似文献   

14.
逆相蒸发法制备茶多酚脂质体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茶多酚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茶多酚脂质体制备工艺及配方,对其形态、结构、粒径分布等性质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m(大豆卵磷脂):m(胆固醇)=3:1、茶多酚质量浓度为7mg/mL、V(有机相):V(水相)=4:1、磷酸盐缓冲液浓度15mmoL/L,此条件下包封率为50.37%;所制备的茶多酚脂质体形态呈圆球形或椭球形,为大单室脂质体,有效粒径为165.3nm,Zeta电位为-69.3mV。逆相蒸发法制备茶多酚脂质体方法简单可行,所制备的脂质体具有一定缓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椒莪油制成脂质体,优选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椒莪脂质体,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HPLC、GC建立其质量标准。结果:最佳处方为卵磷脂:胆固醇7:1,卵磷脂:油3.5:1;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莪术油的含量,建立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4958X+16795,r=0.9996;椒目仁油的测定方法同前文报道。得到的脂质体形态均一,包封率在75%左右。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聚乙二醇包覆后阿糖胞苷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方法:以阿糖胞苷为装载药物,用经纯化的天然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包封材料,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摩尔比为1:1,用反相蒸发法制备阿糖胞苷脂质体。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对脂质体包覆进行表面修饰,通过显微形态鉴定,装载药物的渗漏量及经37~℃、48 h温育前后平均粒径的变化,对聚乙二醇包覆后阿糖胞苷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修饰后的阿糖胞苷脂质体具有较大的平均粒径和较低的药物渗漏量。当聚乙二醇浓度为2.0 mg/m L时,脂质体形态良好,药物的渗漏量比未修饰的脂质体低77.8%。温育后,脂质体平均粒径的增加值最低为151 nm。结论:阿糖胞苷脂质体经聚乙二醇的包覆提高了物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脂质体,并考察其促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pH梯度法制备rhEGF脂质体;超滤-离心法分离rhEGF脂质体混悬液中的游离rhEGF,ELISA法测定rhEGF含量,计算脂质体包封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采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以大鼠烫伤模型观察给药后各试验组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形态、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的变化.结果:制备的rhEGF脂质体包封率为57.7±1.1%;脂质体形状较为规则,呈完整圆球形或椭圆形的单室囊泡;脂质体粒度分布均匀,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63.7 nm;脂质体的Zeta电位为+9.2mV,带正电荷;rhEGF脂质体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性促进大鼠烫伤创面愈合,使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低剂量组促烫伤修复效应不明显.结论:pH梯度法制备的rhEGF脂质体包封率较高,rhEGF脂质体对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阪大学小儿科讲师清野佳纪及其助手黑濑裕史等,采用由鼻吸收降钙素,成功地使降钙素在血中浓度增大。另外,此经鼻吸收型降钙素对小儿骨形成不全症的疗效也得到了临床证据。迄今降钙素都作为骨佩吉特氏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疼痛的去除药,静脉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单药(PLD)与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洛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31例复发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铂类耐药分为多柔比星组(单药组)15例及多柔比星+洛铂组(对照组)16例。单药组给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50 mg/m~2,静滴;对照组给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20-30 mg/m~2,洛铂30-50 mg/m~2,静脉滴注,两组每21-28天重复一次,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完成3-8周期,客观有效率(ORR)为38.7%。单药组为33.3%,对照组为占43.8%,两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单药组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较对照组发生率显著升高高(P=0.019),两组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10个月(95%CI:1.242-18.758)、18个月(95%CI:8.261-27.7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个月(95%CI:2.210-13.797)、13个月(95%CI:4.368-21.632),两组MST、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77)。结论: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单体或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联合洛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相当,而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单体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组织间隙注射脂质体给药是较为理想的淋巴导向给药方式,而淋巴系统的导向速度慢、效率低,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自制多种功能性膜材料,制备了不同理化性质的脂质体;采用放射性示踪法研究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并对脂质体粒径、表面电荷及PEG修饰对淋巴导向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注射部位吸收、淋巴结和血液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小鼠体内药动学试验,研究脂质体从组织间隙经毛细淋巴管吸收的向心循环入血过程。结果表明,脂质体粒径越小(如50nm)、表面荷负电且PEG修饰,淋巴导向效率越高;局部残留越少,经淋巴回血量越多。结果提示:脂质体具有较好的淋巴导向性,优劣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组织间隙中"液体静压力差"是脂质体导向淋巴系统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