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4例记为胃癌组,胃部良性病变患者82例记为良性病变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记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CA125、CA724、CEA、CA199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观察胃癌患者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CA125、CA724、CEA、CA199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良性病变组、对照组的血清CA125、CA724、CEA、CA199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胃癌患者CA125、CA724、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大小≥5 cm2的胃癌患者CA125、CA724、CEA、CA199水平均高于年龄≤60岁、TNM分期为Ⅰ-Ⅱ期、肿瘤大小5 cm2的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胃癌阳性率高于CA125、CA724、CEA、CA199单独检测,且CA724单独检测高于CA125、CEA、CA199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CA125、CA724、CEA、CA199水平较高,与患者的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关,且联合检测的胃癌检出率较高,可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对乳腺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乳腺癌患者35例(乳腺癌组),良性乳腺增生患者35例(良性乳腺结节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对象血清CEA、CA125、TSGF表达情况,以及CEA、CA125、TSGF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TS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结节组及对照组(均P<0.05),而良性乳腺结节组患者血清CEA、CA125以及TSG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EA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47.1%、52.9%;CA125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51.4%、48.6%;TSGF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50.0%,50.0%,联合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64.3%、35.7%。CEA、CA125以及TSGF单独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约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均显著高于CEA、CA125、TSGF单独检测(均P<0.05)。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和约定指数与CEA、CA125、TSGF单独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发病期间存在多种因子的水平变化。CEA、CA125、TSG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5-3(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的98例乳腺肿块患者,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EA、CA-153水平,并结合常规活检和术后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三者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CEA、CA15-3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6.11%、30.56%、47.22%、97.22%和88.78%、73.47%、77.55%、94.90%,联合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联合CEA、CA15-3检查可提升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和骨桥蛋白(OPN)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CA15-3、CEA和OPN水平,并采用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比较X射与血清学检测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A15-3、CEA及OP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5-3、CEA、OPN和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钼靶X射线摄片及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肿瘤血清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CEA、CA15-3、CA12-5、TPS和VEGF不同组合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53例乳腺癌患者、50例乳腺良性肿瘤及50例正常女性血清CEA、CA15-3、CA12-5、TPS和VEGF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5种标志物的水平均较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CA15-3、CA12-5、TPS和VEGF对乳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30.2%、26.4%、37.75%、56.6%、35.8%,各种组合检测中,TPS与CA15-3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到71.7%.结论:血清标志物中TPS与CA15-3联合检测是筛查乳腺癌的较好的组合,可以互相弥补单一指标的不足,以互补的方式较为显著地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CT增强在结肠癌分期中的应用及联合血清CEA、CA199、 CA724及microRNA-21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85例结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85例结肠良性肿瘤患者纳入对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增强分期对结肠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组的血清CEA、CA199、 CA724、microRNA-21水平,同时评估CT增强及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单独及联合诊断结肠癌良恶性病变价值。结果:CT增强T分期准确率为88.2%,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12);CT增强N分期准确率为63.5% ,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49);CT增强M分期准确率为90.6%,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39)。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CT增强及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单独及联合诊断结肠癌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0.95CI)分别为0.783、0.722(0.497~0.944)、0.694(0.475~0.916)、0.704(0.434~0.977)、0.687(0.393~0.967)、0.917(0.829~0.982)。CT增强及联合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检查恶性结肠癌患者75例,诊断灵敏度88.2%,特异性90.6%,准确性89.4%。结论:CT增强可以应用于结肠癌分期,并且CT增强结合血清CEA、CA199、CA724及microRNA-21可以有效、准确地判断结肠癌的良恶性病变情况,对提高结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 fragements,CYFRA21-1)与结直肠腺癌的病理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良性结直肠病变患者为良性对照组,选择我院体格检查的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三组个体的血样并进行CEA、CA19-9以及CYFRA21-1水平的检测,并比对三组个体上述因子阳性表达率、因子水平,同时分析三种因子同结直肠腺癌患者TNM分期相关性,最后探究三种因子对结直肠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以CEA≥2.805μg/L、CA19-9≥39 U/m L、CYFR21-1≥3.3 ng/mL为临界值,结果显示病例组CEA阳性率51.25%,CA19-9阳性率31.25%,CYFR21-1阳性率40.00%,明显高于良性组的10.00%、20.00%和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12.00%和2.00%(P<0.05);(2)比较显示病例组患者的CEA、CA19-9以及CYFR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以及对照组(P<0.05),良性对照组CEA、CA19-9以及CYFR21-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比较显示IV期结直肠腺癌患者CEA、CA19-9以及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III期以及I+II期(P<0.05),III期三种因子水平明显高于I+II期(P<0.05);(4)CEA对结直肠腺癌诊断一致性71.25%,灵敏度65.00%,特异度90.00%;CA19-9诊断一致性46.25%,灵敏度35.00%,特异度80.00%;CYFRA21-1诊断一致性55.00%,灵敏度46.67%,特异度80.00%;联合诊断一致性95.00%,灵敏度95.00%,特异度95.00%。结论:血清CEA、CA19-9以及CYFRA21-1对结直肠腺癌具有较明确的诊断价值,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中表达差异明显,可以考虑将联合诊断作为结直肠腺癌鉴别方式之一,推广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8.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7例乳腺癌患者,5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5例健康人血清中CEA、CA19-9、CA153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3种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乳腺癌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良性肿瘤组(P<0.01)。3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均高于单项标志物。其中CEA+CA199+CA153组合的检出敏感性较其他组合均高,特别是对早期患者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CEA+CA199+CA153联合检测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与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铁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其中临床分期I期15例,II期19例,III期6例,IV期8例。另选取同时期经手术确诊为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CA153、CEA、铁蛋白含量及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EA、铁蛋白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乳腺癌患者MRI影像学表现与血清CA153、CEA、铁蛋白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CA153、CEA、铁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II-IV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EA、铁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I-II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越大和有淋巴结转移时,血清CA153、CEA、铁蛋白含量越高,即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与血清CA153、CEA、铁蛋白含量呈正相关性(P<0.05);而乳腺癌患者病灶类型、肿瘤形态、肿瘤边缘、强化特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血清CA153、CEA、铁蛋白含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EA、铁蛋白的含量与临床分期相关,同时与MRI影像检查发现的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并分析上述指标对胰腺癌的联合诊断价值,为胰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86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89例胰腺炎患者(胰腺炎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26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血清CEA、CA242、CA199水平变化,对比分析血清CEA、CA242、CA199的单一以及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并绘制ROC曲线以分析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CEA、CA242、CA199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胰腺炎组和胰腺癌组的血清CEA、CA242、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胰腺癌组患者的血清CEA、CA242、CA199水平明显高于胰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EA诊断价值最大,CA199诊断价值最小。CEA是胰腺癌单项肿瘤标志物中敏感度最高的,为85.48%;特异度最高的为CA242(96.72%);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增加至92.27%,敏感度增加至95.16%,特异度相比略有下降。结论:与单一肿瘤标记物诊断胰腺癌相比,CEA、CA242、CA199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明显升高,可以明显改善胰腺癌的漏诊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EA、CA19-9以及CA72-4诊断老年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2例经活检确诊为老年胃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以及CA72-4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不同TNM分期老年胃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以及CA72-4阳性率,并评价血清CEA、CA19-9以及CA72-4水平诊断老年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TNM 3期及4期的胃癌患者CEA以及CA19-9阳性率明显高于1期及2期胃癌患者,而TNM1-4期的胃癌患者CA72-4的阳性率都明显高于CEA以及CA19-9。以6.5 ng/m L、30U/m L以及4 ng/m L分别作为CEA、CA19-9以及CA72-4的上限临界值,其诊断老年患者的胃癌的敏感性分别为15.6%、19.3%以及29.2%,特异性分别为98.9%、97.2%以及98.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0.62以及0.66。结论:CEA、CA19-9以及CA72-4对于诊断老年胃癌都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一般,尤其对于早期胃癌,CEA及CA19-9敏感性较差,CA72-4敏感性要优于二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HIF-1α、CEA和CA724水平检测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效果,本研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受检者的HIF-1α表达,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EA和CA724水平,并分析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HIF-1α、CEA和CA724的阳性率依次为81.50%、66.50%和63.00%,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p0.05)。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的HIF-1α、CEA和CA724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HIF-1α、CEA和CA724这3个检测指标联合诊断胃癌的灵敏性(85.30%)、特异性(90.10%)和准确性(87.70%)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在胃癌早期诊断中,采用单一肿瘤标志物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而采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胃癌可有效提高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纹理参数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在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检测其血清CEA、CA724水平,并行增强CT扫描,将其动、静脉期图像数据行纹理分析,记录均值、中位数、标准差、不均匀度、偏度、峰度、熵值等参数。术后对8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根据其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32例)与无复发转移组(54例),比较两组增强CT图像纹理参数及血清CEA、CA724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增强CT图像纹理参数联合血清CEA、CA724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转移组动脉期熵值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静脉期不均匀度、熵值均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血清CEA、CA724水平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EA、CA724联合动脉期熵值及静脉期不均匀度、熵值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均较各指标单独应用有明显提升,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更高。结论:血清CEA、CA724水平和动脉期熵值及静脉期不均匀度、熵值升高与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有关,动脉期熵值及静脉期不均匀度、熵值联合血清CEA、CA724在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联合胃癌抗原(CA72-4)、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3例)为胃癌组,包括早期胃癌患者30例,中晚期患者73例;同期就诊于我院的良性胃病患者为良性胃病组(61例),另选择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CA72-4、CEA、CA19-9水平,并探讨其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组、良性胃病组患者的血清CRP、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19-9的表达水平及阳性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早期胃癌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P0.05)。肿瘤分化程度低、发生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CRP、CA72-4、CEA、CA19-9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肿瘤高分化、未发生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血清CRP、CA72-4、CEA、CA19-9联合检测胃癌的敏感度92.23%,特异度为90.85%,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高于CRP(68.93%)、CA72-4(71.84%)、CEA(77.67%)、CA19-9(59.22%)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CRP、CA72-4、CEA、CA19-9水平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有利于胃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7例乳腺癌患者,5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5例健康人血清中CEA、CA19-9、CA153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3种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乳腺癌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良性肿瘤组(P〈0.01)。3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均高于单项标志物。其中CEA+CA199+CA153组合的检出敏感性较其他组合均高,特别是对早期患者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CEA+CA199+CA153联合检测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保乳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每组34例。保乳手术组患者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改良手术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以及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总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均优于保乳手术组(P0.05);保乳手术组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肿瘤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改良手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5-3、TPA水平均降低,且改良手术组低于保乳手术组(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均能有效治疗早期乳腺癌,但保乳手术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不仅能够降低患者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而且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对直肠癌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3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及同期40例非肿瘤性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术前两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检测研究组术前及术后3 d、1、2周血清CEA、CA724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前ARP、RRP、MSP、MTV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周均明显降低(P0.05),之后逐渐恢复,并在术后12周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研究组术后3 d血清CEA、CA724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临床有效率为65.8%。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直肠癌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虽对肛肠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但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糖蛋白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67例作为肺癌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肺良性病变患者55例纳入良性病变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的阳性率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A19-9、SCC-Ag和CYFRA21-1在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高于在血清中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单项检测对肺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血清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呈现高表达,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糖类抗原15-3(CA15-3)、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诊断乳腺癌和预测其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乳腺癌患者(恶性组)和101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良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DCE-MRI检查和血清CA15-3、外周血CTC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3年,根据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参数和CA15-3、CTC联合诊断乳腺癌和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价值。结果:恶性组速率常数(Kep)、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血清CA15-3、外周血CTC高于良性组(P<0.05)。随访期间2例失访,死亡45例,存活48例,死亡组Kep、Ktrans、Ve、血清CA15-3、外周血CTC高于存活组(P<0.05)。联合Kep、Ktrans、Ve、血清CA15-3、外周血CTC诊断乳腺癌以及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5、0.908,均高于单独诊断及预测。结论:乳腺癌患者DCE-MRI参数Kep、Kt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粘连蛋白血清学表达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62例乳腺癌(0-Ⅰ期癌22例,Ⅱ-Ⅲ期癌40例)和8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玻璃粘连蛋白水平,分析玻璃粘连蛋白表达在良性与各期乳腺癌中的变化规律,同时比较CA153、CA125、CEA的表达情况。结果:0-Ⅰ期乳腺癌组血清玻璃粘连蛋白的表达水平(231.45±30.54μg/m L)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197.84±24.31μg/m L)和Ⅱ-Ⅲ期乳腺癌组(209.34±31.25μ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玻璃粘连蛋白血清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年龄、肿瘤大小、月经状况、ER、PR、Her-2及Ki-67表达无关(P0.05);而血清CA153、CA125、CEA表达水平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其中CA153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玻璃粘连蛋白水平在早期阶段乳腺癌(0-Ⅰ期)显著高于良性和中期(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提示玻璃粘连蛋白可能是一项有潜力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而血清CA153、CA125、CEA表达则主要与乳腺癌病情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