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MCT-β-环糊精(MCT-β-CD)接枝于棉织物上,利用"锚固"在棉织物上的β-CD空腔充载抗菌剂硝酸咪康唑,制备一种新型的抗菌棉织物.MCT-β-CD接枝棉织物最佳工艺条件为:MCT-β-CD80g/L,Na2CO360g/L,160℃焙烘3min.经MCT-β-CD接枝改性后再充载硝酸咪康唑的棉织物,其抗菌性能好于未经MCT-β-CD改性,直接充载硝酸咪康唑的织物.经改性后的织物水洗10次后,其抗菌性能仍保持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2.
王俊华  蔡再生 《印染助剂》2007,24(10):17-19,23
β-环糊精(β-CD)磺化改性后,可作为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的增深剂,研究了磺化改性β-CD对羊毛织物酸性染料染色的增深作用、增深前后色相的变化以及增深处理后的染色牢度,当磺化β-CD(用量为20g/L)与染料同浴染色时,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增深效果,色光不改变.与常规染色样品相比,增深处理对样品耐摩擦、汗渍、水洗色牢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改性β-环糊精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环糊精(β-CD)磺化改性后,在酸性条件下可与羊毛以离子键形式结合而上染,上染羊毛的β-CD可以起到多功能的效用.用于羊毛芳香整理时,利用β-CD空腔可以容纳香精分子形成包合物的特性,延长织物的留香时间;用于羊毛染色时,可起到增深剂的作用.当磺化β-CD用量为20 g/L时,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增深效果,且色光不改变.增深处理的样品与常规染色样品相比,其耐摩擦、汗渍、水洗色牢度影响均不大.  相似文献   

4.
磺酸基-β-环糊精(磺酸基-β-CD)与羊毛织物的接枝反应类似于酸性染料上染羊毛,即带负电的磺酸基与羊毛的氨基以离子键结合,使其接枝到织物上.实验研究了影响接枝率的因素,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最佳工艺:磺酸基-β-CD质量浓度100 g/L,水浴温度95℃,反应时间60 min,醋酸质量浓度5 g/L.此时,增重率为4.35%.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扫描及耐水洗牢度测试的综合分析,验证磺酸基-β-CD以化学交联接枝到织物上.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一种新型纺织助剂——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在毛/涤混纺织物上的接枝工艺。该助剂的一氯三嗪部分可与羊毛纤维结合,在混纺织物上的羊毛部分引入β-环糊精。由于β-环糊精对分散染料具有包合作用,使得接枝后的毛/涤混纺织物在分散染料印花加工中的K/S值明显提高。通过实验,确定改性接枝毛/涤混纺织物的最优工艺为一氯三嗪-β-环糊精60 g/L,DMDHEU 20 g/L,柠檬酸5 g/L,聚乙二醇10 g/L,轧余率70%,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消臭清洁化功能纺织品,采用浸轧法分析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MCT-β-CD)对棉织物的接枝工艺,通过增重率评价MCT-β-CD对棉织物的接枝效果,对MCT-β-CD接枝棉织物进行了吸氨消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较好的接枝工艺为:MCT-β-CD用量60 g/L,碳酸钠用量30 g/L,氯化钠用量30 g/L,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5 min,棉织物的MCT-β-CD接枝增重率为4.5%。MCT-β-CD接枝棉织物对氨气的包合消(氨)臭值为570.18μg/g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经MCT-β-CD接枝处理后,织物的强力保留率为94.62%,白度保留率为89.81%。  相似文献   

7.
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包合茶多酚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聚氯氰与β-环糊精反应,合成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MCT-β-CD),再与棉织物进行接枝反应,用茶多酚整理接枝后的棉织物,使得茶多酚进入β-环糊精的空腔结构.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茶多酚用量4g/L,45℃包合120min的抗菌性能最佳,经10次、20次、30次标准水洗后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依然能达到87.08%、85.73%和70.3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84.32%、80.29%和68.44%.  相似文献   

8.
磺化β-环糊精在毛织物芳香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环糊精是一种由7个葡萄糖以α-1,4甙键连结的环状低聚糖,它能与许多有机物形成包合物,在纺织品加工中具有不同的用途.β-环糊精不仅可作为助剂用于水洗和染色过程中,也可固着在不同的纤维上.采用直接磺化法对β-环糊精进行磺化改性,使其可与羊毛纤维以离子键结合.文章探讨了经磺化β-环糊精处理的羊毛织物对玫瑰香精吸香及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磺化β-环糊精处理的羊毛织物可吸附更多的香精,具有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以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了HP-β-CD用量、CA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接枝整理工艺:HP-β-CD用量为70 g/L,CA用量为60 g/L,次亚磷酸钠用量为15 g/L,焙烘温度175℃,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了86°,对香精和甲苯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HP-β-CD的整理效果比β-CD好.  相似文献   

10.
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为一种环保性反应型芳香整理剂.目前,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已较成熟,但在真丝织物上的应用却鲜有报道.采用MCT-β-CD接枝真丝,经单因素试验得出MCT-β-CD接枝真丝的优化工艺:MCT-β-CD 80 g/L,pH值8.5,NaCl 60 g/L,80℃加盐后处理20 min.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明MCT-β-CD已成功接枝到了真丝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