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带有高频SI器件开关的软开关型谐振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柳娟 《机电工程》1999,16(4):46-47
描述了结合常规串联谐振逆变器电路构成的零电流软开关变换器,并提出了其在稳态时的工作原理,对带有电压箝位二极管环路的半桥零电流谐振DC—DC变换器的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采用CAC的三相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应用改进的空间矢量控制方案,可以有效的抑制桥臂开关反并联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减少反向恢复损耗。并且所有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均为零电压开关,而且具有开关器件电压应力较低的特点。还具有开关频率固定、输入波形品质好的特点。研制了一台基于DSP控制的4kW的实验样机。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源辅助谐振换流的新型软开关变换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无源辅助谐振换流新型软开关变换器.即通过采用简单的无源辅助谐振网络实现了开关管的软开关,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小,解决了输出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特别适用于以IGBT作为开关器件的高电压大功率场合.本文以其在Boost变换器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给出了谐振参数的设计方法,该软开关设计思想可以推广到其它基本的DC-DC变换器中.制作了一个使用IGBT的5 kW-20 kHz的实验样机,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硬开关变换器及一些带有辅助开关的软开关变换器的缺点,介绍一种新型PWM变换器的设计方法。它采用零电压转换技术,使变换器开关器件的损耗明显减小,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型半桥谐振DC—DC变换器,它是由串联谐振逆变器电路构成的零电流软件开关变换器。文中描绘了其在稳态时的工作原理,并对带有电压箝位二极管环路的半桥零电流谐振DC—DC变换器电路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容易实现软开关,且产生的开关损耗很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硬开关功率变换电路缺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软开关变换电路,并对软开关的定义、分类、发展及其控制策略做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移相控制零电压(ZVS)软开关PWM(脉宽调制)功率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特性、以及一些常见的电路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一种高频高效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竺绿园 《机电工程》2017,(11):1309-1315
针对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在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很难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等问题,对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传统控制策略进行了归纳。对传统控制策略存在的多模式切换、控制设计难度大、实现软开关复杂程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混合单模式ZVS恒频控制策略,并对该变换器各个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搭建了一台300 W实验样机并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在该控制策略下不管升压还是降压电路都只工作在一种模式,并能在全电压范围内都能实现4个开关管的零电压ZVS开通,在高频工作时开关损耗低、效率高、动态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软开关技术可以抑制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中功率管开通时的电流上升率di/dt,同时降低关断时的电压上升率du/dt,使整个电路的效率得到提高。介绍了一种无损软开关升压(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详细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以此设计出一台开关频率为100 kHz,功率300 W的样机,并给出实验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辅助电路结构可以实现软开关,有效地改善开关管的工作波形。  相似文献   

9.
张劲武 《机电工程》2009,26(8):72-75
针对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全桥变换器在轻载情况下,超前臂零电压开关(ZVS)效果不佳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由2只电容器及1只电感器组成的辅助电路;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独立变压器串联的带辅助电路的新型高效ZVZCS全桥变换器。该变换器的超前臂实现了零电压开关,滞后臂实现了零电流开关(ZCS)。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改善了超前臂ZVS效果不佳的缺陷,同时该变换器是简单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能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谐波,在实际应用中,传统型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存在二极管反向恢复产生的电流冲击等问题.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UCC2818A的宽电压范围输入、稳压输出375 V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详细叙述了其主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开关频率选择、PFC电感设计、功率开关管和二极管的选择等.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能在170~270 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内得到非常稳定的380 V直流电压输出,并使得功率因数达到0.99,解决了电流冲击等问题,提高了大功率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有源箝位网络反激变换器的工作过程,给出了工程设计方法,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变换器所有开关管几乎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了ZVS,作为电机控制系统的辅助电源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谐振换流的新型ZCS-PWM升压变换器,即通过采用简单的有源辅助谐振网络实现了主、辅开关管的软开关,主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零电流开通、零电压关断,开关管电流电压应力小,辅助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零电流关断、零电流开通,特别适用于以IGBT作为开关器件的高电压大功率场合.以其在Boost变换器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给出了谐振参数的设计方法,该软开关设计思想可以推广到其他基本的DC-DC变换器中.制作了一台使用IGBT的3 kW-16 kHz的实验样机,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全桥移相拓扑的基础上引入辅助支路,设计出零电压ZVS变换器,通过输入直流调压实现变换器50~500V宽范围可调输出。详细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及软开关和直流调压方案,设计了系统主要参数,最后给出移相及驱动脉冲波形。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带辅助支路的移相全桥零电压PWM变换器,分析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电路的参数,并进行了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的辅助电路不仅能够有效地使超前臂在全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而且保证了滞后臂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  相似文献   

15.
王杰 《机电工程》2011,28(5):616-619
针对临界导电模式下功率因数校正的问题,以BOOST电路为研究对象,推导了临界导电模式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电流表达式,并详细分析了临界导电模式功率因数校正BOOST开关变换器的稳态特性.给出了开关频率与输入电压及功率的关系.提出了采用专用PFC控制芯片来调整开关管的开通时间,改善其关断条件,提高整个电路的工作效率,以...  相似文献   

16.
A principle of constructing a combined semiconductor switch based on a diode assembly and an assembly of reverse switch-on dynistors (RSDs) is considered. The diode assembly serves as a sharpener of current pulses switched by the RSD assembly. The results of tests of a combined switch, which forms 3.5-kV voltage pulses with a duration of 1 s and a rise time of 10 ns at a load of 10 , are presented. Ways of enhancing the switching capabilities of RSD switches with diode sharpener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在基本移相全桥ZVS-PWM变换器中,滞后臂难以实现零电压开关(ZVS)。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辅助谐振网络的移相全桥ZVS-PWM变换器。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在一个工作周期中的工作过程及其波形并进行了软件仿真。仿真验证了这种电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