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根据云南某110kV送电线路中塔位边坡采用喷锚网支护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喷锚支护技术的设计方案、材料要求、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以及现场质量管理和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电站护岸边坡滑坡状况,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用较少的支护措施来满足工程安全要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变电站设计规程,为满足防洪防涝的要求,变电站站址标高往往高于周围地面,形成边坡.通过对毛石面层护坡、混凝土面层护坡和挡土墙护坡进行经济性分析,选出经济合理的支护形式,为变电站边坡设计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变电站站址选择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填方区的边坡治理成为工程建设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高填方边坡采用传统的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占地多、工程量大、工期长、造价高、结构安全性要求高,且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文章针对加筋挡土墙边坡支护技术的工艺、施工流程、效益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闸述。  相似文献   

5.
喜河水电站坝址区右岸地形较缓,风化程度较大,风化裂隙对边坡稳定以及坝肩断层对坝基都有影响。文中介绍了喜河水电站基本地质条件、右岸开挖边坡稳定分析和右岸开挖边坡设计和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惠州龙门某110kV变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分段对边坡当前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土坡和岩坡采用不同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合理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支护设计方案,土坡采用系统锚杆加固并喷混护面,岩坡采用挂网喷混护面.本文提出分段进行评价和支护设计,为实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设计原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骅发电厂主厂房区为吹填淤泥质土,通过开挖和抽水试验确定了基坑边坡坡度及其支护方式、基坑明排和降水方案,为主厂房开挖和基础施工提供了相对干燥的作业面,保证了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并防止了桩位移动。  相似文献   

8.
针对松江河双沟电站导流洞进口洞顶板发生塌方,在充分分析了洞口顶板、边坡岩体稳定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正面锚索加固、边坡喷锚支护的方法。通过采取加固措施,使导流洞达到安全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9.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工程共安装了4204根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加固岩石边坡楔形块体1054个,完成的边坡锚固量和岩石块体支护量均属世界之最.但大量水平布置大吨位锚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复杂,成为工程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大量室内与现场试验,研究出快速锚固材料,有效解决锚索工期问题;研究出气囊式止浆环,成功解决锚索水平孔注浆密实性问题;设计出1000kN、3000kN端头锚索,3000kN对穿锚索及3000kN闸首无粘结锚索等锚索结构,满足了船闸边坡各部位不同锚固需求.研究成果显示:锚索内锚段应力分布集中于内锚段前端2.5m以内,随后迅速衰减;边坡地下水的pH值中性偏碱性,对水泥结石保护的钢绞线无腐蚀危害.锚索受力监测资料显示,船闸边坡锚索预应力损失较小,边坡锚固工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110KV输电线路工程4号塔边坡概况,阐述了压力分散型锚杆的结构及传力特点,将压力分散型锚杆支护方案与坡率法相结合,运用于土质高边坡加固.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岩石锚杆基础应用于实际输电线路工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其设计提供基础承载力、锚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等参数,进行了真型岩石锚杆基础在竖向上拔或上拔与水平复合作用工况下的载荷试验。基于基础的典型破坏表现形式、荷载–位移关系和锚筋应变-埋深关系等结果,分析了基础的主要破坏状态和承载特性,以及锚筋传递荷载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岩石锚杆基础可应用于中风化、强风化的基岩分布地区,满足输电线路上部结构对基础承载力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存在明显第一拐点,对应位移小于10mm,基岩风化程度越高基础承载力越小且位移越大,水平荷载对群锚基础上拔稳定性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志国  肖明 《水力发电学报》2012,31(4):181-188,206
锚杆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分析地震灾变中锚杆的作用机理及锚杆支护对地下洞室围岩抗震的加固效果的关键。基于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锚杆围岩联合受力机理,在对FLAC3D锚杆模拟算法进行一定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抗震分析的全长粘结式锚杆模拟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自主开发的地下洞室三维显式动力有限元程序中,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继承了FLAC3D中对锚杆、锚杆与砂浆接触面、锚固砂浆、砂浆与围岩接触面及围岩本身共5种结构材料的受力破坏情况的详细模拟,但不再进行相邻锚杆计算段之间的受力平衡迭代,而是将各锚杆计算段的受力转移到单元结点上,将锚杆求解与单元求解相统一,从而降低动力求解中锚杆的计算耗时。同时,详细推导了锚杆各结构材料的屈服极限表达式,缩短了锚杆结构材料屈服判断及应力修正耗时。该锚杆模型与FLAC3D中的模型假定不同,认为锚杆变形由围岩变形引起,各锚杆计算段间受力相对独立,受力并不连续,与地震中围岩锚杆的受力情况较吻合。采用该方法对某地下厂房洞室群进行地震动力时程分析,表明该模拟方法提高了求解速度,充分反映了锚杆对围岩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燃气轮机电力工程V94.3 A型燃气轮机透平支撑模块的组成。结合实际工程安装经验,强调了地脚螺栓和基础底板、透平支撑腿安装的注意事项及预应力设置。着重对支撑螺杆螺纹卡涩现象进行了分析,其原因是螺杆中心与基础螺孔中心不重合,安装中必须缓慢拧入。  相似文献   

14.
燃煤电厂SNCR与SCR联合脱硝工艺在国内的首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成功应用SNCR+SCR联合脱硝工艺降低烟气NOx的排放,为了使SNCR达到更高的脱硝效率及更多尿素分解NH3,降低不必要的尿素用量,减少氨逃逸,通过分析SNCR+SCR脱硝工艺的机理.采用投入不同的燃烧器、不同层SNCR喷枪投入等进行组合,以及投入蒸汽扰动,摸索出了SNCR+SCR脱硝工艺运行的最佳...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体射流雾滴的荷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为了从理论上探讨等离子体荷电过程出现的瞬时不稳定和突变现象,在高压电场下用网状目标法测量雾滴群体电流,用荷质比评价雾滴的荷电效果,试验研究了电晕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喷雾荷电过程。电极间气体电离过程的伏安特性分析、荷电过程的电学模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荷电喷雾产生的突变现象是极间气体电离,阻抗变化,从而引起极间电压降低,电流(荷质比)增大,是等离子荷电过程的固有特性;等离子体荷电喷雾雾滴的荷质比与荷电电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荷电效果受电极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极间气体介质的厚度、雾化液体的介电性能及喷头和喷雾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安全高效的荷电电压要高于起晕电压,宜为15-20 kV。  相似文献   

16.
李双江  刘亚 《电力建设》2012,33(9):51-54
目前重型燃机进气冷却装置缺少准确的经济性评价模型,不能提供准确的经济性分析,为此提出了喷雾式进气冷却装置的经济性评价模型。以具体工程的气象资料为依据,以工程热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确定设备参数和经济指标,指导投资决策和设备招标。以GE9171E型燃气轮机为例,对其应用喷雾式进气冷却装置的经济性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若采用进气冷却装置,每台联合循环机组年增发电量7 751 026 kW?h,年发电效率提高0.6%,年均净收益99.61万元。喷雾式冷却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适用于炎热及水源充足地区。  相似文献   

17.
在喷雾-填料式除氧器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分析除氧器传热传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丝网膜式除氧器,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除氧器丝网圈的除氧特性以及丝网膜式除氧器的负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除氧器丝网圈大大改善了热力除氧所需的传质条件,起到了深度除氧的作用,该种新型除氧器具有优良的稳态性能和变工况性能。  相似文献   

18.
张继斌 《电站辅机》2013,34(2):22-26
夏季高温时,直接空冷机组的出力受阻是较普遍的问题。采用喷雾增湿法可有效降低空冷器入口处的空气温度,改善空冷器的换热效果,提高机组运行的真空度并使其满发。为了研究雾化增湿降温法在直接空冷机组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CFD技术对雾化增湿系统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和试验分析,在直接空冷系统中采用喷雾增湿法是可行的,增设喷雾增湿系统后,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机组的经济性,而且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直接空冷机组雾化增湿系统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研究雾化增湿降温法在大型电站直接空冷机组中应用的可行性,基于标准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雾化增湿系统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讨论了雾滴的雾化过程和雾滴在空冷单元内热湿交换效果。结果表明,含有雾化增湿装置的空冷单元,空冷散热器入口和出口的空气温度都有明显的降低。直接空冷机组应用雾化增湿系统使空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和真空度得到明显提高,不仅显著提高机组的经济性,而且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Spray pyrolysis has been applied to deposit a wide variety of thin films. These films were used in various devices such as solar cells, sensors, and solid oxide fuel cells. It is observed that often the properties of deposited thin films depend on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n extensive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spray parameters on film quality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The substrate surface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critical parameter as it influences film roughness, cracking, crystallinity, etc.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spray pyrolysis technique are discussed in this review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