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宝鸡市城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城市化和工业化等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宝鸡市城郊结合部为研究区域,对土壤样品Cu、Zn、Pb、Cd和Cr 等5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内梅罗指数和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同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研究了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中除Cd的平均累计含量已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中的二级标准外,其它4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累计含量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内梅罗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城郊农田土壤大多数采样点重金属污染处于尚清洁水平,S3和S5点处轻度污染,S7点中度污染,S6点为重污染;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5种重金属的污染顺序为Cd≥Cu≥Pb≥Zn≥Cr;5种重金属中Cd是生态风险最大,单个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Cd>Cu≥Pb≥Cr≥Zn;综合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在S6和S7处综合为强生态危害,S3、S5和S10处中等生态危害,其余采样点处为轻微生态危害。源解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的Pb、Cu、Cr和Zn来为同一污染源,而Cd为另外某一污染源。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温室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性,以2002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的温室菜地土壤为对象,利用ICP-MS和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其随种植年限的变化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累积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同时对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累积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3种种植模式土壤重金属Cd、Cu、Zn、Cr、Pb、As和Ni含量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除Cd元素外,其余元素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2)从单因子污染指数(Pi)分析,Cd元素在3种种植模式中属轻微污染等级,其他重金属元素属清洁等级;从综合污染指数(P)分析,3种模式中的重金属均为轻污染等级。(3)单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As>Cu>Pb>Ni>Cr>Zn,Cd元素在有机模式中为很强生态危害水平,在无公害及常规模式中为强生态危害水平,其他重金属元素为轻微生态危害水平;3种种植模式潜在生态污染指数(RI)为...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研究哈尔滨市东南效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土壤样本的重金属元素Cu、Zn、Pb、Ni、Cd、Cr、As和Hg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松嫩平原背景值作为参比值,对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作出评价。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顺序依次为:Zn>Hg>Cd>Pb>Cu>Ni>Cr>As,Zn达到中等污染-强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Hg是菜地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的元素,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Cu、Pb、Zn、Ni、Cr、Cd、As均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RI为169.565,说明重金属污染已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已受到污染,污染等级为中污染,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包头市南郊污水灌溉区农田表层土壤、水系沉积物Pb潜在生态风险,按照线型、剖面型和“梅花型”取样,测定不同研究点、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重金属Pb含量,分析重金属Pb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灌溉区农田表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Pb含量是北郊地下水灌溉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Pb含量的1.25倍。研究区主污渠滨岸泛滥区Pb含量最大值为565.40 mg/kg,其中污灌区农田土壤Pb含量最大值为22.12 mg/kg、平均值为19.46 mg/kg;种植粮食和蔬菜的Pb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值分别为0.28、0.44,污染指数Pi<0.7;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Ei为41.18,即Ei<90。说明土壤质量状况尚未达到污染级别,且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属于轻度。但是,人类活动导致污灌区Pb明显积累,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东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哈尔滨市东郊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哈尔滨市东郊菜地土壤重金属As、Pb、Zn、Ni、Cr、Cd的总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1,属于土壤未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0.505,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也表明土壤污染等级为清洁。  相似文献   

6.
红透山铜矿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红透山铜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红透山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Cu、Zn、Pb、Cd平均含量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土壤已受Cu、Cd重污染,Zn为轻污染,Pb为安全。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各片区重金属综合污染递降顺序依次为:尾矿区>选矿区>采矿区>周围农田区。  相似文献   

7.
怀化市郊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怀化市郊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以及为怀化市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INNOV-X土壤重金属分析仪测定了怀化市郊不同乡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Cr、Cu、Zn、As和Pb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表明:怀化市郊各乡镇、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Cr、Cu、Zn、As和Pb含量基本上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单项污染指数(除个别采样点外)以及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即不存在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适合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但有些乡镇和地类的综合污染指数较高,污染等级达到了警戒级,如杨村乡和盈口乡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87和0.71,苗圃和果园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96和0.73,尤其是苗圃,即将接近轻度污染。因此,采取预防并控制怀化市郊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措施对于怀化市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   总被引:78,自引:6,他引:72  
范拴喜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310-315
【研究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内外提出了众多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笔者将其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为以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笔者综述了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几何均值综合评价模式、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模糊数学法、灰色聚类法、基于GIS的地统计学评价法、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环境风险指数法等国内外典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及模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之处和适用范围;【结论】通过分析表明各种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在评价中要对实测数据样本点进行充分分析,反复试验比较,结合评价的目的和侧重点选择较优的方法。最后提出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同时,应该从重金属污染生态效应着手,开发生物评价法。  相似文献   

9.
鲁西北高产粮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聊城市十五里元镇高产粮田100个土壤样品中铜、锌、铅、镉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十五里元镇高产粮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161,处于轻度污染状态;4种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未超标,但镉污染达到警戒级。  相似文献   

10.
准确掌握黑土区典型区域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松嫩高平原黑土区的典型区域——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通用流失方程(USLE)、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从土壤侵蚀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两方面评价研究区2009年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其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特征为一等地所占比重最高,依次向二、三、四、五等地递减,质量较差的耕地土壤主要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高低主要与土壤类型、坡度坡长及Cd、Hg两种重金属元素污染存在密切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18个乡镇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差别较大,万发镇、富江乡和德祥乡的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最好,巴彦镇和兴隆镇的部分耕地因受到Hg元素的污染,红光乡的部分耕地因受到Cd元素的污染,导致其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北京市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选取北京市43家蔬菜基地土壤进行了重金属砷,汞、铅、镉、铬含量的抽样调查分析,通过采用单因子染污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被监测区域范围内土壤各项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GB/T 18407.1—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规定的限量值,土壤中各项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1,综合污染指数为0.257,土壤未受到污染,土壤环境质量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同时发现大部分监测点位重金属含量高于北京市农业土壤环境自然背景值,结果表明监测点土壤中产生了重金属累积,个别蔬菜基地的重金属铬含量较高,已经达到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12.
郭佳  靳少非  王库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7):103-109
为揭示快速城市化对于城乡交错区土壤质量的影响,以福州市典型城乡交错区为对象,通过分析134个土壤样点中5种重金属元素(Cr、Mn、Cu、Pb、Zn)的含量,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城乡交错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并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空间变异较大,最大值在空间上不具叠加性。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平均值排序依次为:Pb>Cu>Cr>Mn>Zn,Pb和Cu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高,达到了强生态风险的程度。通过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不同重金属受制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城市扩张过程中的土壤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平凉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潜在的污染特征,2004—2011年在甘肃省平凉市农田抽取黑垆土、黄绵土等6个土类147个土壤样点,检测As、Hg、Pb、Cr、Cd 5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研究了甘肃省平凉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As、Hg、Pb、Cr、Cd平均含量分别为9.96、0.038、32.16、65.98、0.119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30.72%、93.94%、47.72%、28.36%、60.84%,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分别在3.09~18.04、3.85~323.88、1.19~30.90、0.46~3.22、3.96~100.85之间,6个土类农田风险指数在29.21~356.69之间。土壤重金属Hg、Cd分布不均匀,As、Pb、Cr分布相对均匀,农田土壤重金属有潜在生态风险,Hg、Cd构成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污泥在土地利用中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笔者对比分析了污泥施用区和对照区土壤样品中As、Cd、Cr、Cu、Ni、Pb、Zn共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泥施用区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除Ni和Pb外,其他重金属平均含量较背景值均有所增加;污泥施用区重金属含量与对照区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平均值含量均在土壤环境质量II级范围内;从平均地积累指数来看,土壤环境总体上处于无污染状态;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除Cd外均处于低度污染,元素Cd有部分处于中度以上污染。可得出结论: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由于考虑外源重金属富集和不同重金属生物毒性系数的影响,其评价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在河北省选取12个县的无公害果品产地作为土样采集点,分析土壤中重金属Hg、As、Pb、Cr、Cd的含量及其污染状况,利用SPSS软件分析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性;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1995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土壤污染综合评价值范围在0.085~0.991之间,等级范围在Ⅰ~Ⅲ级之间,其中8个县评价等级为Ⅰ级;1个县为Ⅱ级;3个县为Ⅲ级,各重金属之间除Pb与Cd在0.05水平下呈显著负相关性,其它重金属元素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评价状况为安全级,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可以满足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