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璐  单葆国 《中国能源》2012,34(9):14-16,45
"十二五"伊始,我国提出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并对强化能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能源增长需求,控制能源消费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困难的系统工程。本文总结了国际相关政策和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实现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供给、消费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满平  朱霖 《中国能源》2006,28(1):11-14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关能源的供给和消费成为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特点以及所带来的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具有长期共同趋势,要想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必须舒缓和破解近期能源供给的“流量约束”,并对未来的“存量约束”密切注意。最后,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供给、消费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及人口的聚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将成为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及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建筑领域是我国城乡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当前建筑领域能耗和碳排放持续增长,并且面临着建筑寿命较短、能源结构不够低碳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将逐步提升,带来建筑领域能耗和碳排放的进一步增长,同时建筑领域面临的形势将发生新的变化。为此,针对我国建筑领域低碳发展,本文提出"十四五"期间的四点思路和六条路径,以及建议实施的四个重点行动。  相似文献   

5.
周渝慧 《中国能源》2011,33(11):6-11,33
本文总结了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十年的成果和经验,提出通过二次改革扭转"因煤亏损"的发电企业困境。文章首次提出调整我国"煤本位"的能源管理格局,分析了十年来能源和电力产业发展战略的成果和经验,提出要进一步转变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观念,以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为切入点,促进电力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与电力管理体制相协调,使中国电力工业再次引领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双碳"目标下能源发展的新特征,相比前两次由技术革命推动的能源转型,本次能源转型更多是政策加速型的。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道德制高点,也为各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赛道,这既有技术创新的竞赛,也有制度与规则的竞赛。我国能源转型的进程决定着我国经济增长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保持领先的地位,也决定和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为此,本文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要创新局,走新路,完成新使命,实现新目标。主要观点与建议是:一是提出实现跨越式转型、由煤炭为主直接进入到以新能源为主,加快实现能源消费增长与CO_2排放的脱钩;二是高度重视效率改进和节能潜力的挖掘,以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量的脱钩;三是以技术创新构建我国能源竞争新优势;四是做好安全托底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与布局;五是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新型激励机制,深化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活力和政府在营商环境与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使其面临枯竭,我国能源发展应体现人口与资源承载量和环境容量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特征。电能可替代多种能源,尤其是石油,未来将在我国能源安全中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发电能源与电力消费呈逆向分布,造成主要可再生发电能源大量浪费,煤炭由于运输受限而不能满足消费地需要,因此能源运输问题成为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症结。对我国而言,特高压是符合远距离运输的综合最优方案,能实现我国能源的合理配置,未来将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并将引起交通领域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消费规模和碳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选取1965~2014年我国碳排放与历年经济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构成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反之,碳排放增长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即碳排放的增长或减少并不意味着经济的增长或放缓。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据了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经济增长必然靠化石能源消费增长来推动,相应带动了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仍将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鉴于此,要加强政策扶持,促进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强结构调整,实现低碳生产和能源多元化发展;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演进特征总体可以概括为:能源消费总量庞大,并持续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刚性特征,煤炭长期作为主要消费能源,且比重始终稳定在70%左右,能源消费结构均衡性较差;能源消费大部分流向了第二产业。受能源消费演进特征累积效应的影响,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煤炭资源对外依存量大;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我国能源消费演进特征的成因,经济发展是其形成的根本动力,能源利用效率低是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资源禀赋约束是能源消费特征形成的基本条件,而可再生能源发展受限则抑制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洁净煤技术,加大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技术的研发力度;另外,要加快建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to- 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低碳经济"目的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实质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能源消费增速是判断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先行指标,但随着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是完全可行的。运用脱钩理论及脱钩指数分解模型对北京市2000—2017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状态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呈现出相对脱钩关系,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效率提高是推进"脱钩"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进入新阶段的历史时期,未来能源发展路径在满足安全可靠、绿色低碳、节约优先、智能高效的前提下,到2030年北京市能源消费将达到峰值,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逐步由"相对脱钩"转向"绝对脱钩",并在2033年后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绝对脱钩"。  相似文献   

12.
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我们要面对能源安全的挑战,构建全球视野下能源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全球视野下的我国能源立法,要寻找到同时能够实现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需要我国能源立法要不断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动能源开发利用的低碳化、生态化和市场化;在开发利用能源时,加强惜缘节约和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原则、法规中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贯彻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原则、法规中去。能源立法原则、制度、标准、标识要向低碳转型;全面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低碳发展,实现能源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巨大的能源消费总量及长期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利用模式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要实现"两个百年"的既定经济发展目标,经济仍要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如延续过去的高碳能源利用模式,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是迫在眉睫。未来必须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在实现既定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重现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节能与环保》2021,(8):10-14
"'双碳目标'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对人类文明进程新的觉醒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会带来新投资、新技术、新产业,也带来新能源、新发展方式,将深刻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是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共赢的大事.""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要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是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同步的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深刻进步的里程碑.""未来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能源革命提供动力.在迈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那些能够跟上时代的能源将找到自己的位置."杜祥琬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分析及其对能源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抗 《中外能源》2012,17(7):1-12
纵观我国10余年的能源消费变化情况显示出:总量上升过快,2000~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11.58%,而同期世界均值仅为2.8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过高、能源强度大,2010年达到0.77t标油/千美元,明显高于世界和OECD国家均值,亦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构成也未得到明显改善,煤炭所占份额高、消费增长快;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长较快,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却下降;新能源所占份额较低。中国必须改变经济和能源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大幅降低能源强度,进而降低能源消费增速,但近10年发展的回顾提醒我们,其落实存在一定难度。经济增速过快、经济结构失调是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适中的经济增长率是保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低、节能指标得以落实的前提条件。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同时,对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要有客观的估计,政府或其他方面的补贴应主要用于科研、用于由实验室向大规模应用之间过渡性的工业化试验,拔苗助长将适得其反。在能源战略上应强调节能减排、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多元互补,均衡发展、因地制宜。把节约能源、降低能源强度作为国策放在能源战略的首位,逐步增大石油,特别是天然气、一次电力和新能源的比例,降低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份额。要走因地制宜、多元化互补发展之路,多侧面、多方式、多途径地实现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广义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各国的能源转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建议与对策。本文提出,应对能源转型存在问题,我国必须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为指导,坚定能源发展方向,协调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严格控制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实现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方向进行转型,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和能源变革的主战场,对我国城市能源变革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掌握现状并指导我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能源变革驱动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全面反映城市能源变革成效、趋势、动力等不同维度的城市能源变革评价指标并构建评价体系,基于我国40个城市的实际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13—2017年,我国城市能源变革成效明显,城市的发展水平与能源变革成效具有较强相关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研判我国城市能源变革成效以及制定合理变革策略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误差修正模型和固定参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能够有效的反映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时变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未来能源需求增速要慢于经济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存在下降的趋势,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存在脱钩的现象。面对我国不断扩大的能源需求规模,我国能源短缺的状态尚未改善。为缓解能源供给压力,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建议应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发展趋势影响能源供需形势,能源供需形势影响节能政策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节能政策将因此产生新的变化。节能政策将产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变化随着我国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能源消费等必然持续受到影响。新时代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将持续放缓,能源供需形势受国际影响日益加深,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趋势不可阻挡,能效提升从技术、产品不断向管理和精细化方向延伸,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日趋深入,新一轮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节能政策将发生新的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总量上看,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利用状况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它是研究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