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配置方式杨树超短轮伐人工林光合特性及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杨树超短轮伐经营中不同配置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优化株行距配置方式,以短时间内获得较大干物质量,为造纸、纤维板生产等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同时为高密度超短轮伐杨树生产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3种配置处理(行距×株距:处理1:120 cm×30 cm,处理2:40 cm×90 cm,处理3:60 cm×60 cm)条件下,对超短轮伐‘渤丰3号’杨林分微环境变化、光合特性、生长性状等差异进行研究。【结果】1)处理1的苗高和侧枝数量显著高于处理2,而单株叶面积、侧枝长度显著高于处理3和处理2;3种处理的‘渤丰3号’杨单位面积地上部分干物质量都超过3.00×104kg·hm-2,其中处理1的干物质量产量最高,达4.23×104kg·hm-2,较处理2和处理3分别显著高出24.41%和17.50%。2)林分内微环境受不同配置处理方式的影响,适当提高行距、减少株距,可提高林分内空气CO2浓度和冠层内空气温度(处理1处理3处理2),降低冠层内空气湿度(处理1处理3处理2)。3)不同配置处理的林分内微环境变化引起‘渤丰3号’杨的光合特性差异,3种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处理1的Pn日累积,量为165.66μmol·m-2d-1,显著高于处理2 7.03%。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配置处理的渤丰3号杨群体地上部分干物质量与株高、单株叶面积、PTL、单株光合日累积量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P0.01)相关,苗高生长与胸径生长显著相关。【结论】合理调整高密度栽植的超短轮伐林株行距配置,能够改善林分内微环境,提高‘渤丰3号’杨的光合潜力,从而影响其生长,最终影响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的积累。在轮伐期为2年时,处理1(120 cm×30 cm)配置下‘渤丰3号’杨能够获得最大的生物量,表明该配置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抗盐碱杨树新品种—廊坊物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土壤化学性质测定,初步选育出抗普通盐碱土和脱盐碱化土的优良杨树无性系-廊坊杨4号。在含盐量0.3%的盐碱地上,14年生廊坊杨4号胸径为33.23cm;在含盐量0.1085%-0.1415%;pH值8.1-8.9的脱盐碱化土上,年均地径生长量2.21-2.85cm,年均高生长量2.52-2.79m。  相似文献   

3.
临夏 8 5杨 (PopulusבLinxia85’)是甘肃省临夏州林科所选育出的新的杨树优良品种 ,2 0 0 3年“临夏 85杨研究”项目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临夏 85杨具有生长迅速、生长季长、主干通直、抗寒、抗病虫能力强之特点 ,特别是对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能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杨树品种光合特性及生长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杨、中辽1号、DM-9-18和小青杨为试材,比较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合有效辐射响应生理特征及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中辽1号叶面积、总叶面积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苗木生长量最大。小青杨叶面积、总叶面积最小,净光合速率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最低,苗木生长量也最小。苗木生长量,特别是苗高与叶面积、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紧密的线性关系;中辽1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余3个品种均为单峰型曲线;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表明:4个品种除最大净光合速率外,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存在极显著差异,DM-9-18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光饱和点最小,在光合有效辐射达1 200μmol·m-2·s-1后,净光合速率一直保持最高水平,对光的利用和适应能力较强,小青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最大。DM-9-18苗木生长性状及光合特性均优于亲本类型的辽宁杨和小青杨。  相似文献   

5.
《河南林业科技》1994,(4):45-45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陈章水等1990-1991年在安徽省贵州市乌沙林场1-69杨郁闭林下进行了平菇、凤尾菇培养试验。全采收期累计,林内平均平菇产量8.57kg/m^2,凤尾菇8.33kg/m^2,与室内养菇比较,分别增产116%和118%。按3元/kg计算,每平方米盈利额,林内较室内分别高5.58倍和6.2倍。  相似文献   

6.
通过封山育林,使封育区的马尾松林木胸径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较对照增长了46.7%、117.2%、102.5%;每公顷近三年材积平均生长量较对照增长4.292m^3,增长了150.7%;每公顷材积平均年生长量较对照增加2.55m^3,增长了174%;每公顷枝叶量较对照年增加3930kg,增加了52.4%,每亩植被量较对照年增加1473kg,增加了136.6%。推广应用后,封育林区9058.4公顷,年增加林木蓄积量17991m^3,枝叶量35079吨,植被量13343吨,年产生经济效益312.34万元,每公顷年增效345元。  相似文献   

7.
刺龙牙反季节生产枝干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龙牙反季节生产能否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利用什么标准的刺龙牙枝干进行反季节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对不同粗度、长度的刺龙牙枝干嫩芽的长势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用于刺龙牙反季节生产的枝干粗度1.4cm以上、长度50-60cm、木质化良好、干皮无机械损伤的枝干,嫩芽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8.
临夏 8 5杨 (PopulusבLinxia85’)是甘肃省临夏州林科所选育出的新的杨树优良品种 ,2 0 0 3年“临夏85杨研究”项目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该品种具有生长迅速、生长季长、主干通直、抗寒、抗病虫能力强之特点 ,特别是对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能产生  相似文献   

9.
不同径阶杨树杨扇舟蛾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对速生丰产林4-22cm径阶杨树蓄叶量、叶面积、杨扇舟蛾食叶量、人工模拟摘叶对杨树生长量的影响等因子的调查分析,得出胸径D与杨树单株叶面积S之间的回归关系式为S=1.491D^1.2681(相关系数r=0.975),失叶强度与杨树材积年增长量的回归模型为V=0.0038—0.0028x-0.0004x^2(相关系数r=0.9865),确定杨树的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为失叶40%,杨树失叶强度的经济阈值为0.184,根据D、S的关系式,得出杨扇舟蛾幼虫理论防治指标E与胸径D的关系式为E九=28.5104D^1.2681,E阈=17.4864D^1.2681,根据E、D关系式,计算出不同径阶杨树杨扇舟蛾幼虫虫口密度的防治指标,结合各径阶杨树树冠投影中杨扇舟蛾幼虫折算系数及生命表推算出杨扇舟蛾1~4代幼虫达到防治指标时所对应的单位树冠投影中越冬蛹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杨义波 《吉林林业科技》2005,34(1):17-18,27
利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长春市街路与广场的树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街路与广场共有杨柳树172617株,杨树的平均胸径为19.8cm,平均树高8.5m;柳树的平均胸径为20.0cm,平均树高7.5m。杨柳树的总生物量为83805.5t,总叶面积为14851196.9m^2。杨柳树每年可以制造干物质4629.2t,吸收二氧化碳6786.6t,放出氧气4939.4t,吸滞灰尘5755.4t,吸收二氧化硫44.1t。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岛胶南市寨里乡车轮山后材的黑松造林正交试验发现,理想的栽培措施是:黑松与火炬松混交,密度为133株/667m^2,施肥量为133.5kg/667m^2。高生长最大可比对照提高0.45m,增38.5%;地径生长中比对照提高0.86cm,增幅23.8%,并可使林相整齐,防护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数年试验研究表明 ,机械深松土插干造林技术具有造林成本低 ,操作简便 ,成活率高和生长量大等多种优势 ,造林效率达 12 0 0 0株 /d(台班 ) ,是科尔沁沙地适宜的造林新技术。深松插干造林以秋季为好 ;用 2年生 ,不带根的基部苗干为宜 ,苗干粗度在 2cm以上 ,长 80~85cm。在一定粗度范围内 ,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随着苗干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青杨楔天牛对杨树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量研究青杨楔天牛对白城杨的危害表明:寄生直径小于0.5cm的枝梢,侵入初期92.2%枯萎风折;寄生直径小于1.0cm的枝梢,侵入后期11.5%风折,成虫出孔后87.4%的寄生枝梢干枯风折。青杨楔天牛形成的虫瘿对枝梢的连年生长量影响时间长,影响量大。每主梢有1只和2只虫瘿其第1、2、3年连年生长量分别减少28.3%、16.4%、9.8%和42.0%、28.9%、17.2%。每侧枝上有1只和2只虫瘿其第1、2、3年连年生长量分别减少21.7%、12.1%、6.3%和34.8%、22.8%、13.8%。  相似文献   

14.
大叶榕大枝干的扦插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平 《广东园林》2011,33(4):58-60
采用大叶榕Ficusvirens直径10~30cm、长180~250cm的大枝干作为插条,进行了不同季节、不同插条规格、不同生根剂处理及不同光照下的扦插繁殖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用直径为10~15cm、长180cm的插条,用ABT-1生根粉处理后在50%遮荫网下进行扦插,成活率最高的可达86.2%。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茱萸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嵌芽接(所削芽片宽0.5cm,长2.5~3.0cm)成活率最高,可达80.7%,全芽绑扎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粗度最佳范围0.4~0.6cm,最佳的解绑时间是30d。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粗壮女贞是一个中性耐弱阴的树种,用地窖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可达80%,实生苗1年生平均高62.3cm,平均地径0.58cm;扦插繁殖以秋插最好,大田生产的扦插成活率可达80.0%;8年生每666m^3的干生物量可达1441.6kg,其中叶的生物量可达424.6~575.4kg。  相似文献   

17.
1冀南平原区杨树种质资源及生长表现 1.1中林-46杨:1990年从山东菏泽林科所引进,在邯郸地区推广面积较大。其突出优点:一是速生、丰产,材积生长量大于1—69杨和沙兰杨,12年生的孤立木胸径达60cm,材积2m^3,平均年材积生长量0.1667m^3;二是病虫害较少、树干通直圆满。但树冠较大,近几年有早期落叶现象,树干下部(1.5m高)有溃疡病发生,但较轻。  相似文献   

18.
对轻、中、强等不同侵蚀程度和长期封禁的林地芒箕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芒箕的盖度、密度、高生长、生物量等都随着侵蚀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长期封禁林地的芒箕生长最好,盖度达96%,密度为452株/m^2,平均高86cm,生物量10577kg/hm^2,较轻度、中度、强度侵蚀地增加了0.5—2.3、1.4~7.1、0.8~2.0、2.3~7.4倍,强度侵蚀地芒箕生长差,盖度仅29%,密度56株/m^2,平均高18cm。生物量为1256kg/hm^2。土壤侵蚀程度增加,芒箕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降低,根量和根冠比增大,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侵蚀地土壤细菌占43.0%-45.6%,真菌28.3%-35.2%,放线菌21.0%-26.4%,氨化、亚硝化、硝化细菌少,有一定数量的纤维分解菌和磷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多。不同侵蚀土壤中的微生物组成和数量的变化与相应林地的芒箕生长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十个杨树种类(其中有无性系、变种、和种)一年生插条苗的叶、茎和根的生长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各种类生物量的高低与全株总叶面积的大小排列顺序大体相同。各种类叶面积的增长速率与高生长速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绝大多数种类的相关系数在0.8-0.9左右,这表明未成熟叶片的光合产物是向上运输到顶端的,观察表明,速生种类叶片数目较少,而放叶间隔期较长,约1.7-2.2天,从生长较慢的种类为1.4-1.6天,对茎生长的研究中发现,生长期的长短不是造成高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速生期(即高生长速率达2.5cm/天以上)的长短及高生长速率最大值的高纸对茎生长的影响很大,最速生的品种72-170速生期长达99天,最大高生长速率达4.7cm/天,而生长差的种类小叶杨,小美12等,速生期仅17天,最大高生长速率分别为4.0cm/天和2.6cm/天。  相似文献   

20.
山楂早期丰产的主要生物学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楂早期丰产的生物学指标进行了探讨。其早期丰产的主要生物学指标是:每666.7m^2枝量4.25万个、花芽2.2万个、叶量46.09万片、叶面积1576m^2、叶面积指数2.36、平均单果质量12.9g以上。在山东省文登市林科新山楂园,在达到上述指标的前提下,每666.7m^2产鲜果2066.8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