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明升 《供用电》1995,12(6):30-31
弹簧防振装置自1966年以来,已在35~110kV高压线路上运行近30年,目前全国运行线路25条,仅有一条发生过断股。可见其防振理论与防振性能是应当肯定的。但加工不良和没有统一的验收、安装标准,会大大减弱其防振性能。现指出使用弹簧防振装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下:1 弹簧载荷与球头螺杆及横担穿孔摩擦力的关  相似文献   

2.
彭毅  安宁  刘胜春  杨光  郭学健 《电力建设》2011,32(11):89-92
甘肃河西地区输电线路地线的微风振动非常强烈,常发生防振锤滑移、地线疲劳断股等事件,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此,结合线路地线参数及地形、气象条件特点,研制了专用的预绞式线夹防振锤,并提出布置方式;对微风振动特别强烈的地区,推荐采用“预绞式线夹防振锤+阻尼线”联合防振装置。经过室内模拟试验和微风振动现场测试,新型预绞式线夹防振锤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防振效果,已成功应用于甘肃河西750 kV输电线路工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探析架空线风振中的行波形式和起因时涉及到了线夹、横担及塔身等作用并且作了实测分析,这将对线路防振工作者在探讨和认识导地线振动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电力金具》2008,(1):25-33
架空输电线路间隔棒回转线夹,导线防振器,八分裂管母式硬跳线装置,八分裂鼠笼式硬跳线装置,输电线路八字型绝缘子串悬挂装置,八分裂阻尼间隔棒……  相似文献   

5.
500KV线路大跨越分裂导线防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风振动引起的导线疲劳断线严重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随着500KV超高压线路的发展,对分裂导线的大踞度开展防振研究已变得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大跨越防振试验研究的技术成果,结合500KV大跨越实际工程,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系统地论述了大踞越分裂导线防振试验研究技术的开发,包括导线振动测试技术、试验程序、线路振动强度的计算方法及防振方案优选等一整套技术。这一技术不仅适用于四分裂导线防  相似文献   

6.
架空线路的导线,由于受外力的作用,风、冰、电晕等原因引起导线周期性的振动,统称为导线的振动,是垂直地面方向的,其频率从每秒几周到几十周甚至上百周。目前在输电线路上所发现的振动有风激振动、舞动、脱冰跳跃、次档距振动等,在这些振动里,尤其是风激振动最为常见。在采用单导线的架空线路中,防振措施已成为线路设计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高压输电线路新型弹簧防振装置,不久前在南溪县水电局35千伏南宋线的跨长江段上,顺利完成了现场实测。通过实测,在弹簧防振装置与防振锤的防振性能对比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振动问题,是目前国内外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导线因经常性的风的动力作用而引起的振动,轻则会使导线断股,金具损坏;重则可造成断线拉倒杆塔的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8.
500kV江阴长江大跨越OPGW防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明 《电力建设》2009,30(3):16-19
500kV江阴长江大跨越线路导、地线采用了阻尼线加防振锤的联合防振方案,导线还充分利用阻尼式间隔棒来消振,OPGW地线设计时采用双花边阻尼线防振方案。后发现OPGW高频端固定阻尼线的线夹盖板脱落并磨损护线条,后来补充的减震措施(在直线档高频段加装了一截阻尼线)效果也不理想。针对此缺陷情况采取的措施包括:及时消缺及加强巡视检测;采取固定阻尼线线夹螺栓防松措施;单根较长阻尼线防振效果比采用双根较短阻尼线要好,可以参考地线对OPGW地线的防振方案进行技改;安装现场测振系统,建立大跨越测振档案,调整振动系统,保证大跨越防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马杰  石宝山 《吉林电力》2002,(1):45-46,48
介绍了FD、FG等型式的送电线路防振锤存在的问题。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XF型防振线夹的主要特点、防振性能以及影响导线动弯应变大小的因素。运行经验证明,送电线路采用XF型防振线夹,完全可以取消防振锤及其它防振装置。  相似文献   

10.
某输电线路在安全度过最大覆冰载荷后,随着气温升高,在覆冰融化过程中OP GW发生脱冰跳跃,造成线夹断裂失效, OP GW掉落至铁塔横担,弹跳过程中接近导线放电跳闸。针对该事故开展现场勘查、线夹材质检测、线夹断裂故障分析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事故线路段OP GW单线夹改双线夹的技术措施及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输电线路发生振动的原因及危害,针对750 kV官东I线140号塔地理环境、气象条件、设备情况等,分析风振产生的原因。提出目前主要防风措施是使用防振金具,包括:安装阻尼性间隔棒、防振锤,导线加装护线条或采用预绞式悬垂线夹,加装重锤片。根据140号现场情况,将微风振动以及次档距振动考虑为振动主导因素,主要针对导线磨损的防护进行整改,建议加装预绞丝或者采用预绞式悬垂线夹。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110~500 k V防舞相间间隔棒易与导线脱落的难题,以220 k V双分裂导线防舞相间间隔棒为例,设计一种同时具有防振、防舞功能的弹簧阻尼装置。介绍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防振弹簧、防舞弹簧和弹簧阻尼装置结构强度等数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得知,防振弹簧和防舞弹簧的固有频率均不在导线微风振动和覆冰舞动的频率范围内,不会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13.
贾忠  屠晓立 《宁夏电力》2005,(Z1):95-97
介绍该线路状况以及相应线路参数,高压送电线路的导线振动的种类,从而定出该线路的导线振动的类型,就此振动类型进行介绍以及定性分析,得出工程的防振方式,最后进行定量计算,作出导线防振单线图.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振动对导、地线及金具的危害,电力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防振措施(除明确说明针对舞动、次档距振动的除外)都是对微风振动而言,对舞动、次档距振动的控制和预防尚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就微风振动的成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和阐述,对普通线路和大跨越线路的防振措施和动弯应变极限值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防止或减轻导、地线振动的措施、线路防振装置在运行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针对大跨越线路的测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运亮 《电力建设》1999,20(8):39-40
目前国内生产的合成横担均为转动式横担,它不符合“送电线路通过居民区宜采用固定横担和固定线夹”的规定。当发生断线、横担转动后,导致相邻档弧垂严重增大,甚至与被跨越物相碰,后果不堪设想。转动式合成 横担端部的结构形式在断线张力作用下,容易严重导,合成横担未被剪切转动而发生受扭坏。建议将合成横捍根部改为固定形式;端部结构改为转动环形式,在断线情况下使直角环与悬垂线夹一起绕合成横担轴心顺线路方向自由转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伊敏接地极线路多数区段导线振动较为严重,局部引起间隔棒断裂,招弧角松动脱落的现状,分析了伊敏接地极线路的导线微风振动的风速、风向、导线悬挂点高度、档距、地形、导线应力及分裂根数等影响因素,为降低伊敏接地极线路导线微风振动,可加装防振锤防振。  相似文献   

17.
现有带电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线夹方法是利用横担为支点,将整相导线全部提起后对线夹进行更换。该作业方法操作复杂,整套工具较重。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以导线联板为支点的带电更换导线线夹方法,根据导线侧金具结构和子导线分裂间距设计出组合式更换工具,带电作业人员使用该工具只需要同时提升2根导线即可完成导线线夹更换,作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对多次造成35kV骆沁线陶瓷横担断裂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线路的理论风压、导线风压、导线在水平档距的重量和陶瓷横担在设计最大风速所承受的重量的一系列的计算,以及根据陶瓷横担的破坏强度计算出线路的最大使用档距。经过反复计算分析,找到了造成事故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1000 kV特高压大跨越工程分裂导线防振问题,在特高压八分裂导线防振试验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特高压子导线平衡振动的因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完善了现有的试验设备并建立了特高压八分裂导线微风振动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参照大跨越工程的有关参数进行八分裂导线防振方案试验,比较Bate阻尼线+防振锤型式和全防振锤型式这两种防振方案防振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两种防振方案均能满足技术要求,从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建议采用Bate阻尼线+防振锤型式的防振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上海供电局高压工区广大线路工人,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落实“鞍钢宪法”大搞技术革新,经过反复实践,改革了原绝缘子W 肖。提高了带电操作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钢材。一.弹簧肖的作用与带电作业关系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电线通过绝缘子连接在杆塔横担上。为防止绝缘子球头与铁帽碗口的脱落,普遍采用一种W 形状的弹簧肖来填压。在带电调换悬卦绝缘子串时,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一根三米多长的绝缘操作杆,用拔肖器把导线端绝缘子球头与线夹上的碗口处W弹簧肖拔除。进行这个操作,要有较好眼力和手臂力量。在横担距离较长的二十二万伏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