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改进型光双二进制码的选择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长距离传输系统中使用的码型(改进型光双二进制归零码MD-RZ和光双二进制非归零码MD-NRZ)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长距离传输时,采用色散补偿技术,MD-RZ信号相对于MD-NRZ信号有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接收机灵敏度.文章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保偏光纤环路镜像器(PMFLM)产生MD-RZ信号的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这种全光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改进型双二进制归零码信号在标记交换系统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以改进型双二进制归零码(MD-RZ)信号作为标记,分别采用差分相移键控非归零码(NRZ-DPSK)信号和差分正交相移键控非归零码(NRZ-DQPSK)信号作为载荷进行正交调制的新方案.然后提出了一种从标记信号中提取和恢复时钟的简单方案.比较了背对背系统中2.5 Gbit/s的MD-RZ标记叠加到10 Gbit/s的NRZ-DPSK载荷和20 Gbit/s的NRZ-DQPSK载荷上的频谱特性,证明了MD-RZ标记占空比越大,光分组信号的频带利用率越高.采用传统的二进制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系统的接收机检测得到了背对背系统中不同占空比的2.5 Gbit/s MD-RZ标记的眼图.结果表明,若采用色散补偿技术,两种光分组信号中的MD-RZ标记能够在长距离传输时克服接收端眼图的失真;当入纤功率值高于18 dBm时,占空比取值越大,MD-RZ标记的眼开度代价具有越高的传输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光双二进制归零码DRZ和改进的双二进制归零码MD-RZ的产生原理和特点,通过光通信仿真软件产生了这两种信号,并给出了光谱图.重点设计了一个40Gb/s的单信道光纤传输系统,对两种码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Q值的结果来分析其非线性容限和传输距离,并与CSRZ码的传输性能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使用Opt i s ys t em软件,对40Gb/s单信道传输系统中非归零(NRZ)、归零(RZ)、光双二进制(ODB)、改进的光双二进制归零(MD-RZ)四种调制格式进行仿真。长距离传输后,MD-RZ的眼睛睁开度最大,Q值也很高,具有较好的色散容限和非线性容限,适合长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峡库区的特殊地形,设计了一种适应三峡 库区环境接入应用的偏振复用双二进制自由空间光接入系统。在 天气较好条件下,10 Gb/s偏振复用双二进制信号在1km自由空间光 无线信道中成功进行了收发和传输。测试了该接入系统 中两路偏振复用信号传输前后的光谱、眼图和误码率等指标,测试结果表明: 10 Gb/s偏振复用双二进制信号在晴天条件下 经1km自由空间光无线信道传输后的接收眼图清晰可见,信号接收质量较高,并在误码率为 10-6情况下,测得经偏振解复 用后解调还原的两路数据信号的最佳解调判决点分别为0.5 bit和0.51 bit,系统接收机灵敏度为-2.7 dBm,该接入系统方案具 有良好的收发及传输性能。与常规接入通信方式相比,该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有限带宽内 的信号光谱效率,还能在三 峡库区的特殊地形区域实现“最后一公里”接入信号的自由空间高速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VBLAST系统的新型调制方案,来改善系统接收端作连续干扰抵消(SUC)检测时出现错误传播导致系统传输可靠性下降的问题.在该调制方案中对先检测的信号选用抗噪声性能高的调制方式(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而对后续检测的信号逐步选用频带利用率较高的调制方式(例如多进制调制),从而降低先检测的信号对后检测的信号的影响.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的系统在不降低系统传输有效性的条件下,接收端作SUC检测时的传输可靠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田-山本码(Honda-Yamamoto Codes)是当输入是非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对极化码的编码进行改进的一种信道编码方式。极化码虽然可以在二进制对称信道上达到香农容量,但要求输入分布必须为均匀分布,这极大地限制了传输效率。为了提升传输效率,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概率整形(Probabilistic Shaping,PS),而本田-山本码可以作为一种概率整形方法,应用到开关键控(On-Off Key,OOK)调制中。针对本田-山本码的解码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连续消除列表解码(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Decoding,SCL)算法,利用整形部分的信息修剪多余的路径,从而提升纠错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于短码长时,所提算法与标准的连续消除列表解码算法相比,在误帧率10-3处取得了0.69 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数字数据传输系统,在频带受限制的传输信道上,大大的增加二进制数据信号传输速率,为把二进制输入信号转换成被传输的多电平非二进制相关信号,采用了新奇的预编码相关技术。为了使传输速率改进因子达到8倍,被传输电平数目要求为7,其每个电平代表原来二进制数字的一种特殊的组合,同时由于在发射端引入相关特性便可以在接收端无须参考过去的波形而用标准的逻辑电路即可恢复出原始的二进制数据。被传输信号的相关特性也使得无须在发射端增加多余的数字便可检出错误。这个概念的比特速率的能力并不限制为二进制系统的八倍,而通常在载波应用中它等于每赫2log_2Q,其中Q等于一个非相关非二进制信号的电平数,并且是大于二的整数。  相似文献   

9.
喷泉码在码长较长时,采用复杂度与码长呈近线性关系的置信传播译码,可靠性接近香农限,编码效率接近1。由于喷泉码在编码效率和译码复杂度方面具有优势,因而在多媒体广播多播、分布式存储、容迟容断网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二进制的传统喷泉编码,为了获得较好的译码性能和编码效率,码长比较长,一般都需要达到几千甚至几万个符号;应用于短文件的存储、传输,编码效率大为下降,带来存储和效率的急剧下降。文章介绍了一种多进制喷泉编译码,其效率与二进制编码相比,在效率和性能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但译码复杂度仅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0.
在长距离同轴电缆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传输的趋附效应及信道带宽的限制,传输基带信号时,高频信号会衰减,从而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限制信号传输的速度。在不使用复杂电路的情况下,对一种基于时域脉冲宽度调制(PWM)局部预加重技术进行研究,有效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度,并以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编码信号为例,通过仿真给出了PWM预加重的最佳位置,并通过眼图观察预加重后的信号传输质量。仿真结果证明,用此方法可有效克服信号的码间干扰问题,大大延长BPSK信号在线缆中的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11.
光DQPSK调制格式原理及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简单介绍了光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调制格式的调制和解调方式,对光DQPSK的预编码也进行了必要的说明.使用软件Matlab构建了光DQPSK背靠背系统,得到了不同的DQPSK调制的频谱图和眼图,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就NRZ-DQPSK和RZ33-DQPSK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方国荣  沈冠群 《中国激光》1990,17(11):681-684
本文简要分析了采样伺服光盘的特点,讨论了不同摆结构对径向误差信号的影响,从而提出了能获得最大跟踪伺服信号增益的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非线性光学环路镜(NOLM)成功地实现了非归零(NRZ)脉冲向归零(RZ)脉冲的变换。实验中采用 开关激光器产生的超短光脉冲作为控制光、锁模激光器输出光经外调制后得到的光轮训珧。对变换信号采用时分复用(TDM)方式得到了20GHz光信号。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光纤光参量放大的多通道全光非归零/归零码转换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参量放大器(FOPA)的多通道全光非归零码(NRZ)/归零码(RZ)调制格式转换的方案.该方案中,非归零码信号与同步的时钟抽运光共同注入到高非线性光纤(HNLF)中,由高非线性光纤构成的参量放大器把非归零码信号转换为归零码信号,同时不改变信号光的波长.多通道的码型转换器以两路10 Gb/s的非归零码进行了实验论证.转换后的归零码信号的信噪比(SNR)高于7.6 dB,其脉冲宽度约为30 ps,并且具有3dB的消光比(ER)提高.根据多通道码型转换器的实现原理,该码型转换器可以应用于40 Gb/s或更高比特率的多通道码型变换操作.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450 Gb/s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ed (WDM) channels over the standard 50 GHz ITU-T grid at a net spectral efficiency (SE) of 8.4 b/s/Hz. The use of nearly ideal Nyquist pulse shaping, spectrally-efficient high-order modulation format, 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cation,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of ROADM filtering effects, coherent equalization, and high-coding gai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code may enable future 400G systems to operate over the standard 50 GHz grid optical network.  相似文献   

16.
在40Gb/s的光纤通信系统中,用三段模拟器模拟光纤传输中的一阶与二阶偏振模色散(PMD),采用单偏振态的偏振度(DOP)作为多级PMD补偿器的反馈信号,对归零(RZ)码、非归零(NRZ)码、载波抑制归零(CSRZ)码和啁啾归零(CRZ)码分别进行四个自由度的一级、六个自由度的二级和十个自由度的三级PMD补偿器的补偿.仿真得到了四种码型的DOP与误码率(BER)的关系,同时补偿后的BER、DOP和PMD的变化关系表明,对RZ和NRZ码采用二级补偿器的效果比一级和三级补偿器要好得多,对CSRZ码和CRZ码采用单偏振态的DOP作为反馈信号进行PMD补偿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利用TOAD实现10 Gbit/s全光非归零码到归零码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从非归零(NRZ)信号中全光提取的时钟,采用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TOAD)实现了10 Gbit/s非归零码到归零(RZ)码的码型转换。非归零信号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进行时钟分量增强并用平面波导阵列(AWG)滤出相应的伪归零(PRZ)信号,然后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注入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进行时钟提取,提取的时钟信号和待转换的非归零信号分别作为抽运光和探测光输入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在其中进行码型转换。转换后输出的归零信号的质量仅由恢复的时钟信号和非归零信号的质量决定,受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中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恢复时间的影响极小。实验测得转换后的归零信号消光比为8.7dB,码型效应非常低,其光谱明显展宽.并且出现谱间隔为0.08nm的多峰结构,与10 Gbit/s的比特速率相对应。该方法对时钟信号的码型效应有一定的容忍度。  相似文献   

18.
光突发交换(OBs)技术比电路交换具有更高的带宽利用率、更低的网络延时,而且比全光分组网更加易于实现,文章针对基于JET资源预留协议的光突发交换网络,在突发汇聚、QoS保证、控制分组和数据分组的具体内容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光突发交换(0BS)结合了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势,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缺点,将成为下一代光IP骨干网的核心技术.针对基于JET资源预留协议的OBS网络,在帧结构设计、偏置时间的管理、QoS服务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