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花儿这种民间歌曲之所以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沿袭不断,靠的就是那些勤劳、质朴而又默默无闻地生活在民间的歌唱者——花儿歌手。在文化转型期中花儿歌手及其传承也陷入了窘境。文章基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对花儿歌手的生存环境、花儿歌手的传承方式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康红英 《社科纵横》2007,22(5):98-99
洮岷花儿是流行在甘肃洮河流域的一种民歌形式,又叫"野曲"、"野花儿",本文从花儿的演唱地点、歌词内容以及"花儿会"中的某些风俗等方面论述了花儿的"野".  相似文献   

3.
党彩娟 《社科纵横》2011,26(6):106-108
在我们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化遗产中,"花儿"以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广阔的流传范围和受人民大众喜爱的程度占有重要的位置,从内容上来说",花儿"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程式",这是一个由西方民间文学研究者提出并且运用十分广泛的概念,将"花儿"的研究与"口头程式理论"结合起来,可以在新的领域对"花儿"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六盘山花儿作为西北花儿中的一枝奇葩,名声越来越大。然而,不可置否的是,花儿在得以有效弘扬的同时,由于打工就业等原因,使得长期生活在花儿氛围中的歌手大量外出,花儿传承后继乏人。同时,整理花儿歌词与录制歌手的原音,保存这些歌手和"串把式"及其传唱花儿的空间,又面临着抢救难题。尤其是民间花儿歌手的现实生存状态,更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9,(4):114-116
西北"花儿"作为中国西部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诸多民歌乃至世界民歌艺术宝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地方性口承文艺,也是最富有民间艺术生命力的文化瑰宝。2009年申遗成功以来,对于中国西北"花儿"的传承保护,依然要首先抢救、保护和挖掘那些濒于消失的真正的传承人及其众多"花儿会场"等等原生态的活态资料,特别是深藏于西北民间沃土田野的"花儿"老歌手、老唱把式,以及那些来自基层田野的一线民间文艺工作者等等。  相似文献   

6.
吉文莉  宋晓娟 《社科纵横》2013,(10):113-116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无伴奏合唱《夜夜的晚夕里梦见》的艺术特点。通过陇中花儿《下四川》由一首山歌到四部合唱的成功"演变",引发对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方式的思考,得出以西洋作曲手法改编或在原民歌基础上二度创作是对民间音乐的一种比较好的、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方式的结论。最后提出五种切实可行的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魏素萍 《社科纵横》2005,20(2):180-180
“花儿”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财富,但花儿的发展正面临消亡的险境。本文通过对花儿特别是“洮岷花儿”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发展措施,以唤起人们对花儿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政府主导牵头组织的"花儿文化节"在西北各地大量出现。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花儿文化节"在"非遗"保护和民众生活中产生的双重影响进行理论反思,以期对花儿会非遗保护提供些许科学积极的决策建议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周亮 《社科纵横》2012,(5):73-75
河湟花儿由歌词和曲令共同即兴编创而成,歌词与曲令之间互为条件,二者的结合程度决定了其艺术价值和功能。歌词与曲令在平衡中实现融合,既是花儿内在生长要求,也是花儿艺术特质得以形成的基础,其艺术生命绵延不息正缘于此。  相似文献   

10.
汪海峰 《社科纵横》2012,(11):71-73
西北“花儿”按地域可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陇中花儿”三大类。不同于“河湟花儿”、“洮岷花儿”较为热闹固定的民间展演活动,“陇中花儿”现在没有演唱会,“陇中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传唱的人日渐稀少而濒临失传。近几年,在陇西县搜集到的陇西山歌就有两百多首,不但证明了“陇中花儿”大量存在于民间,也以此证明了陇西是“陇中花儿”的重要传唱地。陇西山歌使用当地方言、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了下来。同所有的山歌一样,陇西山歌与陇西方言也是密不可分的。限于篇幅,这篇文章不专门讨论陇西方言,只想以陇西山歌里常见的方言土语为例,分析这些词汇所传达的特殊情感以及民俗生活点滴,至于整体陇西方言背后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则有待于方言学者来考证研究了。  相似文献   

11.
孙颖 《社科纵横》2009,24(2):117-118,152
流传数百年的凉州贤孝,是西北乃至全国曲艺弹唱界的一朵璀璨奇葩。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人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演唱形式活泼,深受凉州及周边县市人民群众的喜爱,数百年来一直传承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2.
达斡尔族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传统,其民歌丰富多彩,旋律形态复杂多样,颇具特色,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的生活.其衍变经历了单句乐段、二句体、三句体、四句体、多句体,直至升华为比较高级的单二部曲式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鉴于民歌承栽着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文化的珍贵记忆,传承保护达斡尔族民歌这一艺术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应采取的传承举措为:从娃娃抓起,使民歌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纳入"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欣赏"内容,使之起到传承的标本作用;通过举办艺术节展演、演唱大赛等形式,推进民歌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它一经产生就规约了特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呈现出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和形象性特征.鉴于民俗文化具有社会认知功能、启蒙教化功能、道德规范功能和心理调适功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实施传承的策略与举措为:甄别评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承适应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舆论引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辨识力,使之自觉地做到知与行统一;资源开发,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壮大我国文化产业;树立典型,推广其先进经验,促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扎实、快捷、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6):143-145
立足陇南白马藏族,以"非遗"的视野,对陇南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渊源进行探究,对其传承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拟建构一个合理科学的、符合白马藏族实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策略,旨在丰富和完善其传承理论,保护其原真活态的发展,为其今后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周亮 《社科纵横》2012,(4):94-96
花儿是文学与音乐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统一体,花儿的情感主线构成了文学歌词与音乐旋律的内在联系,歌词与曲令沿着这条主线在互为补充完善的过程中,情感表达随之获得拓展和延伸,产生出超越文学或音乐本身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青  李宇峰 《社科纵横》2008,23(10):130-132
民族文化传承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信息的历时性传播活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进行微观研究,并注重对其传播要素进行分析,认为民族文化的传者和受者互动成为传承人并与媒介信息有机整合,共同构建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模式及传承机制,能动地实现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  相似文献   

17.
娄必刚  覃朝玲 《社科纵横》2011,26(3):102-104
笔者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贵州苗族反排木鼓舞活动的传承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反排木鼓舞传承方式有两种:传统传承和现代传承。传统传承为民风民俗传承;现代传承分为学校传承、表演传承、媒体承、节庆传承、旅游业传承、群众活动传承。探讨苗族反排木鼓舞的传承,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反排木鼓舞活动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萍 《创新》2021,15(6):98-107
文章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场域交织而成的生态系统中梳理壮族嘹歌文化的重构规律,认为嘹歌文化重构呈现出"传承—创新—再融入"的模式特点,其中,以传承干预为起点,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传承干预群体和相持互制的传承干预格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推动了传承群体从"单一我者"到"我他融合"、文化形态从"生活方式"到"区域品牌"、社区功能从"乡村秩序"到"城市纽带"的发展与转变;以乡土融合为导向,既注重文化持有者主体意识的树立和强化,也回应了文化承载地的社会关切和发展诉求."固本""汇源""跨界"是嘹歌文化重构模式中的鲜明特质,对当下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萍 《创新》2021,15(6):98-107
文章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场域交织而成的生态系统中梳理壮族嘹歌文化的重构规律,认为嘹歌文化重构呈现出"传承—创新—再融入"的模式特点,其中,以传承干预为起点,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传承干预群体和相持互制的传承干预格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推动了传承群体从"单一我者"到"我他融合"、文化形态从"生活方式"到"区域品牌"、社区功能从"乡村秩序"到"城市纽带"的发展与转变;以乡土融合为导向,既注重文化持有者主体意识的树立和强化,也回应了文化承载地的社会关切和发展诉求."固本""汇源""跨界"是嘹歌文化重构模式中的鲜明特质,对当下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传承。而传承又主要是观念和信息意义上的。直接现实性的物质文化形态只有转化为间接的符号存在形式,才能以文化基因的方式不断复制自身并世代延续下去。以符号为载体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表现为行为的模式和思想观念上认知和价值评价的二重反映形式,它们的传承具有不同特点。其中价值观念又构成了知行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