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睫状体冷冻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前提和保证。晚期青光眼患者虽然无光感,但是眼部难以忍受,解除病人疼痛为主要治疗目的,睫状体冷冻术常被选择。该类患者出院时应给予及时、正确的出院指导,避免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患者的出院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2):1189-1190
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病人在出院后能够继续接受护理,对促进病人恢复健康,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青光眼病人,由于出院后仍需要点眼继续治疗,因此患者出院时必须给予及时正确的出院指导,避免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忽视甚至中断治疗和护理,从而导致疾病复发,手术失败.我科对青光眼患者进行了一系列连续有效的出院指导,受到医生、病人及家属的欢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素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55-156
目的探讨重视青光眼患者出院指导与眼压变化相关性的观察。方法将9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进行出院指导的基础上,重点对青光眼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指导。结果两组出院患者眼压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青光眼患者出院健康教育指导,可以增强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手术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恒维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36-4539
目的:探讨青先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通过观察16例青光眼术后患者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治疗与护理。结果:通过有效规范的护理与治疗,16例患者中药物治疗好转1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氩激光治疗2例、后巩膜放液加前房成形术3例、晶状体切除加前段玻璃体切除术6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4例。随诊0.5 a~2 a,眼压≤21 mmHg 14例,眼压>21 mmHg 2例。结论:应用各种治疗方法,重点观察患者前房深度、眼压的变化,做好用药护理,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出院指导更为重要,是保证恶性青光眼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手术患者23例,行尽快降低眼压,心理护理,疾病知识教育,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生活指导,出院指导.结果23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出院眼压正常,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发症少.结论迅速有效的降低眼压可挽救视功能,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特色的专科护理可使患者很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兴 《吉林医学》2014,(11):2457-2458
目的:分析探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青光眼阀植入术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56例,57只眼为研究对象,术后接受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系统护理,患者青光眼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出院时所有患者眼压恢复正常,且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护理,有助于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患者出院时,应根据不同职业和性格,进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的出院指导,防止患者出院后忽视、甚至中断治疗及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开展对患者的出院指导已势在必行。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的前提和保证,尤其青光眼属于终生疾病,不能根治。因此,患者出院后给予及时正确的出院指导是必不可少的。1一般资料本组156例患者,男72例,女84例。年龄44~62岁。其中,9例行双眼虹膜根切术,36例行双眼小梁切除术,8例行调压阀植入术,103例患者行单眼虹膜根切术,另眼小梁切除术。2出院指导方法对性格开…  相似文献   

8.
赵恒维 《实用医技》2007,14(33):4536-4539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通过观察16例青光眼术后患者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治疗与护理。结果:通过有效规范的护理与治疗,16例患者中药物治疗好转1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氩激光治疗2例、后巩膜放液加前房成形术3例、晶状体切除加前段玻璃体切除术6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4例。随诊0.5a~2a,眼压≤21mmHg14例,眼压〉21mmHg2例。结论:应用各种治疗方法,重点观察患者前房深度、眼压的变化,做好用药护理,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出院指导更为重要,是保证恶性青光眼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致盲性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从而视力下降甚至终身失明。如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得到持续有效、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指导,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这就要求患者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自觉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认真遵从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8例(108眼)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结果88例青光眼患者中83例眼压得到控制,治愈出院,5例好转。结论术前做好解释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健康指导是确保该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小梁切除术治疔青光眼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28例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结果 228例青光眼患者中223例眼压得到控制,治愈出院,5例好转。结论 术前做好解释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健康指导是该手术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林菊  杨红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91-3093
目的:研究减压阀安置治疗角膜移植术后继发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对采用减压阀植入治疗的48例角膜移植术后继发青光眼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48例继发青光眼患者安置减压阀后,眼压基本降至正常,随访2个月~24个月,46例降至正常.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正> 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措施。但手术对病人的机体可造成一定的损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也有少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急性期控制后不愿手术的,需带药回家继续治疗和护理。所以,做好青光眼病人出院后康复指导,可预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不同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眼压和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患者52例,均为单眼手术,根据患者年龄、健康情况、认知水平等分为自行按摩组29例,家属协助按摩组23例。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护理人员专业眼球按摩,出院前详细指导患者或家属眼球按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分别于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眼压,并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按摩护理效果。结果:自行按摩组患者术后3个月眼内压明显低于出院时眼内压,(P<0.05);协助按摩组患者术后3个月眼内压明显高于出院时眼内压(P<0.05);自行按摩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协助按摩组(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的自行按摩护理方式效果优于协助按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加强青光眼病人护理系统性和连续性,避免患者失明.方法 对我科197名青光眼患者的调查分析:着重于在患者出院前,根据不同的病情、年龄、性格、职业等进行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的追踪调查指导.结果 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和监督.均能积极配合治疗,稳定疗效,但在出院后,脱离医疗环境,患者往往有意或无意背离治疗要求,忽视甚至中断治疗和护理,才导致青光眼病情加重,引起手术失败.结论 加强青光眼患者护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过程中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方法对手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5例60眼青光眼手术的患者通过适当的治疗和采用多种心理护理措施及临床护理,使患者能够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手术.结果:35例6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全部给予小梁切除或/和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浅前房15例,经保守治疗效果明显,60眼眼压正常出院.结论: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过程中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方法对手术后效果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 对31例PKP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做好支持性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科学的健康教育。 结果 31例青光眼患者中22例经药物治疗后眼压正常;9例接受了手术治疗,6例术后眼压得到控制,3例眼压仍高。 结论 系统完善的护理措施、有效的心理疏导、科学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莫兰范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735-3736
目的:分析术后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的79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之眼球按摩护理。对2组患者各时间段眼压及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术眼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实施眼球按摩护理,有利于患者眼压的控制与疼痛的缓解,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的前提保证。目前,超术治疗白内障,在临床上日益普及。它具有,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等优点;但患者出院应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从而避免患者和家手术做完,就中断继续治疗和护理导致人工位,虹膜后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8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综合护理组44例及对照组45例;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青光眼的详细健康教育,并增加床边教育和查房次数,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就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配合治疗及护理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术前眼压控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89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经3~5d治疗后眼压降至适于手术的值,其中9例患者经药物降眼压效果差,予前房穿刺后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综合护理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护理组术前眼压控制时间平均为3.2d,对照组平均为4.5d,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平均眼压为(13.0±2.1)mmHg。平均住院天数综合护理组为(4.0±3.1)d,对照组为(5.0±3.4)d,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P〈0.05),疗效显著。结论全面及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必需的,对临床的治疗起着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