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扁鹊是战国初期的名医,姓秦,名越人,今河北任丘人。因他医术高明,轩辕皇帝时有个名医叫扁鹊,人们也就称他扁鹊.本名反而没有多少人知道了。相传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有一次,他到晋国,晋国的大臣赵简子已经昏迷五天了,他看后说:“不妨事,再有一两天就会醒来。”  相似文献   

2.
璧昭 《药物与人》2007,20(3):1-1
大约2400年前,有一位被称为扁鹊的中医大夫,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其实,他的本名叫秦越人,因为给当时一个小国(虢)的太子看好了“尸厥”病,愣是把太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从此“名闻天下”。听到人们夸他医术高,扁鹊很是过意不去:“其实我的医术根本没有我的大哥二哥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扁鹊。他是赵国勃海郡郑(今河南新郑市)人(一说齐国卢邑人),本名秦越人,因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史记》等书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遂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他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被尊为“医祖”。  相似文献   

4.
《扁鹊三兄弟从医》是中医“治未病”中最有名的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洽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相似文献   

5.
“二书记”是他的绰号,他的真实姓名叫董光荣。董光荣是一位极其普通、又极其善良而乐于助人的人。我与他分别虽已30多年,但他的人品性格依然不时地萦于脑际,总是难以忘怀。董光荣在三年困难时期,才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在那年月,虽有些亲眷想抚养照顾他,但同样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地望着他,听天由命了。幸好,当时的公社书记是位好心人,看他凄惨可怜,就把他送到一所农业中学去放牛,才得以幸存下来。因为是书记安排他去放牛,救了他的命,就有人送了个“牛书记”的绰号给他。又因为公社书记是“一把手”,而牛书记就只能是“二把手”了,于是“二书记”就顺理成章地叫响了。一直到今天,大家仍管他叫作”二书记”.而他自己真实姓名倒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6.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相似文献   

7.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8.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扁鹊三兄弟的故事.说扁鹊在世时,一次到了魏国,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只有我,到了病情比较明显,或者比较重的时候,才知道病因,而运用药物、针灸等方法治好重病、难治之症,大家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所以我的名声响遍数国."  相似文献   

9.
《药物与人》2001,14(2):63-63
主持人璧昭(以下简称“璧”):观众朋友!提起高血压,很多人都知道,但提起高血压的危害就不一定知道得那么清楚了,今天我们就请洪教授给大家讲第二讲“无声杀手”——高血压。洪昭光教授(以下简称“洪”):由于高血压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并造成死亡的最多,叫它“杀手”是很形象的,为什么叫“无声的杀手”呢?因为高血压经常没有什么自觉症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个医术最高?”扁鹊回答:“长兄最高,仲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让扁鹊解释一下。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他的名气根本传不出去。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乡里人才知道。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别人见我割肉切骨,动作颇大,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故事的要义,可以概而言之为:上医…  相似文献   

11.
扁鹊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  相似文献   

12.
《健康》2008,(6)
春秋时期的扁鹊,因医术非常高明,而被大家尊为神医。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医术谁最高明?"扁鹊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不解:"那为什么你名气最大?"扁鹊解释:"我大哥治病,是治于未发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根,他的名气也就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些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传遍全国。"  相似文献   

13.
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诊法”。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扁鹊非常精通四诊法,望诊技术出神入化,被人称为“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一天,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骇怕,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健康必读》2008,(7):46-46
大画家刘海粟是个很达观的人。“文革”中红卫兵毁掉他不少字画,大家都为他惋惜,但他自己却并不悲观,反而用劲作画、写字。白天挨批斗,晚上回来,叫夫人望风,照样画画写字。每晚他要写几个特别的字:“不要发脾气,要争气”。他还在一幅画上题款:“看庭院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问心无愧”。  相似文献   

15.
在乳山市午极镇.问起乡村医生于龙云.村民们众口一词:“那可是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人。”老人们叫他“二哥”或“二弟”.年轻人则亲切地呼他“二叔”或“二爷”。老于是午极镇的老人.也是一个倍受爱戴的名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2007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只知道他干了40年.是一个庄户人信得过的好医生。  相似文献   

16.
医家介绍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记入正史的医生,司马迁的《史记》有《扁鹊仓公列传》。他曾周游列国,到邯郸时,听说当地人尊重妇女,就主要诊视妇科疾病;到洛阳时,听说那里的人敬爱老人,就做专治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当他游历到秦国时,听说秦国人喜欢小孩,又专治小儿疾病。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还会使用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因此,被人们誉之为上古神医扁鹊,他的本名反倒不被人提起了。  相似文献   

17.
《家庭医学》2006,(10):61-61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相似文献   

18.
“神仙都怕脑后风” 民间流传着一个有关养生健康的故事:话说上古有个叫彭祖(彭祖.传说他一生经历夏朝至殷末.活了八百余岁,后成仙人)的人苦患头痛.一直找不到原因何在。后来发现他睡觉的地方有个洞正对着脑后.风从洞口吹入,便用东西塞住这个洞口。自此以后,彭祖就不再头痛了。于是“神仙都怕脑后风”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9.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自己肾虚,其实他的肾不虚.他哪儿虚?心虚!你看,我只要一说补肾,大家都愿意听,都愿意接受.但我要说“您是实证”,好多人就不乐意了:“徐老师,你看我哪儿虚呀?”我说:“您不是哪儿虚,您是实证.” 什么叫“实证”?有了不该有的东西叫“实”,没有该有的东西叫“虚”.有句古话叫“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就是说,我用大黄把你肚子里面堆积的残渣余孽、痰浊瘀血给泻出去,我救了你的命,结果你不谢我.因为你让我泻了,让我拉肚子了,你伤着我了.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卫生》2009,(6):16-17
“去市卫生局.知道路吗?”“知道,局长叫孙庆九。”“你认识孙庆九?”“在广播里经常听到他的声音.说话干脆利索,声音洪亮,解答问题清楚。卫生局做了很多好事.像免费给每个15-45岁的人打乙肝疫苗.免费给育龄妇女筛查乳腺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