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积极防御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李声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中国战争全局的基本战略思想。积极防御作为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作为战略思想.毛泽东作了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确立抗日战争战略思想上的全球意识主要是指毛泽东从全球视域把握抗日战争战略思想.从全球视域把握抗日战争战略思想是由抗日战争本身性质所决定的;是当时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局的客观要求.毛泽东从全球视域思考问题、制定战略思想的方法论,不仅在当时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而且为后来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房功利 《东岳论丛》2004,25(1):147-153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进行的第一次保家卫国的国防之战,它不仅凸现了新中国谋虑现代国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其战争实践加深了新中国领导人对现代局部战争规律的认识和现代战争条件下国防建设的思考。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到50年代中期,以"积极防御"国防战略方针的提出为标志,我国形成了建国初期比较完备的国防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之一.毛泽东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建设.他提出:统一领导,长远规划,积极筹建一流的国防科技队伍;坚持自力更生,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尖端技术;重大问题实行党和国家高层决策.在毛泽东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国防力量得到迅速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以斗争求团结战略思想的正确性,这一战略思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文章就这一战略思想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作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国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卫国护家之铮铮铁律。毛泽东国防思想主要表现在其对国防战略、国防实质、三化建设、国防与经济关系、国防后备力量与国防科技建设等方面的深刻阐释。这些思想对建设我国当代国防有重要启示,即卫国护家是国防第一要务,党指挥枪是稳固国防之基,积极防御策略,条件许可时打一场必要的局部战争,以及辩证处理韬光养晦与敢于亮剑之关系等。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今天,只有在坚持毛泽东国防思想指导下捍卫国防,才有可能在遭受战争威胁时做到进退有度,以强大国防气场御敌于国门之外,达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似文献   

7.
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利用一切可能性,全力收集党中央的文件和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结合东北抗日斗争的实际情况予以认真学习和贯彻。对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著作的学习和贯彻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开展对敌斗争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战略战术的指导,为我国东北地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坚定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作为伟大的战略家 ,他筹划和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 ,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并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战略思想。毛泽东战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科学性、全局性、重点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等特色 ,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实施过程中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思想的时代和民族特点 ,展现了毛泽东鲜明的领袖个性与风格。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人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习毛泽东人权思想,对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不断取得国际人权斗争的新胜利,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和军工技术专家,他的军事防御思想集中体现在扶弱救困的军事行动和国防战略中。他的“善守御”的军事防御策略具体表现在战前准备、军事部署、军事斗争、武器装备、伐谋伐交、联弱抗强等方面。他的军事防御理论对现代防御战争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30-34
1938年夏秋之际在毛泽东倡导下成立的延安新哲学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旗帜、原则和目标指导下从事哲学理论研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团体,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助推器。新哲学会积极地同党内教条主义做斗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统一了党内思想;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列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初步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伟大、最广泛、最深刻的人民革命战争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神圣战争中,作为重心之一的华北抗战,曾经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占据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华北抗战的整个过程,从它的准备、发动、发展、坚持到胜利,都是在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周密部署和正确指导下进行的;它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抗日战争战略思想伟大胜利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3.
张瑞安 《理论界》2010,(9):105-106
长征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为挽救党和红军的命运,同党内各种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毛泽东展示了高超的斗争艺术,实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最终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并为长征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是毛泽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产物.其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一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以反帝联苏为中心,在处理与苏、美、英等国的关系中多方面展开,形成了诸多国际战略思想原则;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处理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先后做出了中苏联盟、联美遏苏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包括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根据这个规律提出了不断革命的思想.列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都发展了这个思想,创造了光辉的革命范例.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以后,紧接着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经常以不断革命的思想教育人民,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至于在共产主义社会,还需不需要不断革命的问题,毛泽东同志给予肯定的回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早期国际战略思想以反对帝国主义、维护中华民族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于仇日亲俄中显现出阶级分析的国际政治观,在调侃揶揄中表露出对英美法等列强的蔑视,展示了毛泽东早期国际战略思想的宏观思想视野、辩证思想方法和民主思想理念之特色.早年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虽尚不完备,但观点明确,特色鲜明,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发展历程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关手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思想 ,是一个具有科学预见性的战略思想。他最先认清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的阴谋 ,并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展了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斗争的实践。结合当前对江总书记“三个代表”和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学习及其启示 ,在新形势下 ,为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向前发展 ,防止“和平演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豫豫 《理论界》2006,2(7):204-205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当时国际环境做出准确判断,提出并采取了相应的国际战略。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不仅为挽救民族危亡,夺取抗战胜利建立了历史功勋,而且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理论与实践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针对国民党的反动腐朽统治,就提出了建立廉洁政府的思想,并且始终告诫党的各级干部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保证了党的战斗力,使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同志的廉政思想,对今天的反腐败斗争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45年秋天,抗日战争刚结束,美国海军陆战队企图登陆烟台接管防务,经过解放区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开展有理有节的积极斗争,美军最终放弃了登陆计划。本文将此事件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分析取得斗争胜利的主客观原因,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一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