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6益胃汤加味(源于《温病条辨》印氏加味)[方药组成] 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15克,石斛15克,川贝母10克,元参15克,芦根30克,蜂蜜30克(分冲)。[功用]益胃生津[主要症状] 胃痛不胀,食后还饱,食酸甜或水果较舒,口渴不能多饮,大便干燥,舌质偏红,苔少而干,脉细。[辨证要点]本证系胃阴不足,常为胃酸过少之症。痛时不  相似文献   

2.
《家庭医药》2008,(1):I0028
验方1.愈肾汤2.茯苓赤小豆粥3.茅根豆粥4.灯心花鲫鱼粥5.郁李苡仁粥6.冬瓜腰片汤7.龟肉莲子芡实汤8.山药扁豆芡实汤  相似文献   

3.
仲景养生坊     
《中国药店》2013,(23):104-104
龙眼玉珠排骨汤[配料]莲子、山药、百合、龙眼肉、薏苡仁、玉珠、芡实、蜜枣。[制法]排骨500克(也可用猪瘦肉500克或净鸡半只)洗净,配料分别清洗干净,放入煲内,将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约1~2小时后调味,可供3~5人食用。[功用]益气养阴,健脾和血。  相似文献   

4.
《家庭医药》2008,(1):I0029
验方百合莲子定神方方药:炒枣仁、生龙牡各18克,太子参、元肉、石菖蒲各9克,百合45克,陈皮、莲子心各6克,茯苓12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4.5克,辰砂1.8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痰热扰心之神经官能症(可见易惊不安等表现)。  相似文献   

5.
苏惠萍 《家庭医药》2007,(10):22-22
最近我感冒了,咳嗽、胸闷,还喘个不停,亲戚告诉了我个药方:将250克蜂蜜、50克五味子,泡在250克白酒里,过3~5天就可以食用。每次25克,每日1~2次。用后效果很好。此方省钱,人又少受罪,何乐而不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莲子30克(不去莲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相似文献   

7.
《医药保健杂志》2008,(17):60-60
原料:核桃仁、粳米各30克,莲子、怀山药、黑豆各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6克。  相似文献   

8.
[方药]当归、麦门冬、北沙参各10克,川楝子5克,枸杞子、生地黄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相似文献   

9.
[茶饮方] 决明茶 草决明250克,蜂蜜适量。用蜜热炒草决明,待冷后贮于玻璃瓶中。每次用10克,泡水代茶饮。本方能清头目,通大便,可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昏等症。  相似文献   

10.
正病后、术后人群身体羸弱,虚不受补,不适合盲目进食肥甘厚腻。在此,推荐一款平补身体的佳肴"山药芡实汤",特别适合大病初愈者、老年人或平素体虚之人,大众平时亦可保健食用。具体为:取猪脊骨250克,鲜山药100克,茯苓、芡实、莲子各20克,食盐适量。先将猪脊骨洗净焯水,芡实、莲子温水浸泡1小时,沥干备用。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入所有用料,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浮肿与心性、肾性浮肿不同,浮肿部.位或在眼睑面部或在足踝部,时消时止,常在劳累后出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黄启辉介绍说,根据他在临床上的经验,黄芪粥治疗效果较好。具体做法:生黄芪、生薏仁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为细末)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先以水60毫升,煮黄芪20分钟,捞去渣,次入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做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2.
浮肿方     
《家庭医药》2008,(1):I0066
验方冬瓜赤小豆汤方药:冬瓜皮50克,赤小豆100克,红糖适量。用法:加水煮烂后食用。功效:健脾利湿。主治:浮肿。  相似文献   

13.
正药食相宜生姜+蜂蜜生姜水煎取汁,加蜂蜜同饮,能润肺止咳,温中止呕。可用于咳嗽、呕吐者。金银花+莲子两者水煎服,能清热解毒,健脾止泻。可用于因热毒内盛、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痢疾。鲜马齿苋+蜂蜜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半茶杯,加蜂蜜30克,温开水冲服。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可用于久咳、妇女白带过多者的食疗。生麦芽+青皮两者煎汁配饮,能益胃疏肝,消食化滞。可用于两胁疼痛,胃胀、食欲不振等症。气虚无力、精神疲乏者忌服。  相似文献   

14.
验方集锦     
甘麦莲枣汤 配方:甘草6克,麦冬10克,淮小麦、莲子各15克,大枣30克. 做法:将甘草、淮小麦、麦冬煎汁去渣,用药汁煮莲子、大枣服用.  相似文献   

15.
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里列出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这类品种共有87种: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相似文献   

16.
1.21 真武汤加味 (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茯苓30克,熟附片15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 [功用] 温肾化水。 [主要症状] 水肿重在下肢或在脐下,四肢清凉,心悸头眩,筋惕肉目闰,小便短少,动则气喘。舌淡苔少,脉沉细。 [辨证要点]本证因肾阳不足,不能化水为气而产生水肿,肾居下焦,故下肢为重;肾阳虚不能温布于四肢,故四肢清凉;水气内聚,心阳不得伸展故心悸;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入头故头眩;水气停渍于内,阳气不得通行故见筋惕肉(目闰);水不化气,气不化水故尿少;肾虚不能纳气故动则气喘。  相似文献   

17.
玉米须冬葵子赤豆汤 玉米须60克,冬葵子15克,赤小豆100克,白糖适量。  相似文献   

18.
莲子粥: 莲子50克,粳米100克。 入锅同煮,至莲子熟软即可。莲子有清心除烦、健脾止泻的作用,还能够养心安神,对于暑热引起的心烦不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龟肉150克,鱼鳔30克。龟肉切块与鱼鳔同煮,加少量盐调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家庭医药》2010,(4):28-28
组成:柴胡、金钱草、浙贝、鸡内金、茯苓、枳实、郁金、莱菔子、香附、山楂、陈皮各10克,丹参、白芍各15克,黄芪3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