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肝肺综合征概念及其进展1884年,Fluckiger发现1例女性患者紫绀和作状指与肝硬化共存[1]。1935年,Snell报告3例肝病患者合并有低氧血症[2]。1956年,Kydell和Haffbauer详细描述了1例17岁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尸检结果:患者有进行性呼吸困难、肺血管分流(心输出量的40%)和血氧饱和度降低(73%);尸检发现肺血管扩张和动静脉交通[3]。1977年,Kennedy和Knudson报告1例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患者在门脉分流术后4年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这两位作者首先采用了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sydndrome,HPS)这一诊断名称[4]。其后有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86例,其中符合诊断标准的肝肺综合征21例。结果15例患者好转(71.4%),6例死亡(28.6%),其中3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肝性脑病、1例死于肝肾综合征。结论肝肺综合征是肝病患者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高,动脉氧分压降低,低氧血症呈慢性发展,治疗困难,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刘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482-1483,1487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份以来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及符合诊断标准的肝肺综合征18例。结果:好转15例(83.3%),死亡3例(16.7%)。结论:肝硬化合并HPS发生率高,临床上若出现杵状指、肝掌、蜘蛛痣、门静脉增宽及Childpugh C级的患者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蒋瑾  付凯 《医学科技》1997,(1):47-49
目的:讨论肝硬化伴肝肺综合征X线表现意义。材料与方法:分析经临床诊断为肝肺综合征,在完整资料的31例X线胸片。结果:肝肺综合征病理改变和X线征像形成关系密切。肝肺综合征X线表现与肝硬化所致心肺X线改变往往同时出现。部分X线表现如两下肺间质性改变、斑点影与粟粒点影对肝肺综合征有相对特异性。结论:及时、准确认识肝硬化与肝肺综合征X线表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以慢性进行性肝病、严重低氧血症及广泛肺内血管扩张为特征的综合征。多见于各种肝硬化患者,也见于急、慢性活动性肝炎,但不包括存在于许多种肝病的肺胸膜疾患。15%-45%的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20%的晚期肝病患者存在HPS。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危及生命。现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合并HPS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肺综合征王萍1焦国梅2综述赵会泽3审校关键词肝-肺综合征;诊断,治疗;综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12.6近年来肝脏疾病时肺脏受累现象日益受到重视。伴发于肝病并影响肺血管床的肺脏疾患主要有肝-肺综合征(HPS),其特点是动脉血供氧不足,低氧血...  相似文献   

7.
肝肺综合征HPS(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可发生于5%~30%肝硬化患者中,其主要病理生理反应为肺血管床扩张以及血管增生。肝肺综合征可使患者肺通气/灌注比值失调,氧弥散障碍和肺内动静脉分流,是一种临床表现为难治呼吸困难和顽固低氧血症的肝硬化并发症。本文中主要讨论目前HPS病理生理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无原发性肺疾病的肝硬化患者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血氧降低,20世纪70年代Kennedy和Kundsoy将与慢性肝硬化相关的缺氧和肺内血管扩张性疾病命名为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本文通过近年来收治的25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分析肝硬化程度与血气变化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易智勇  颜晓玉 《四川医学》2009,30(10):1588-1589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8例。结果其中45例合并HPS,发生率51.14%。胸部X线检查表现正常6例(13.34%),表现为肺纹理增多,间质性浸润样改变共39例(86.66%),Child-pugh分级B级与C级较A级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有肝硬化失代偿表现如蜘蛛痣、腹水、脾大、门静脉增宽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者HP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肺弥散功能损害占50%,限制性通气障碍占20%,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占30%。结论HPS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尽早行必要的血气分析有助于HP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syndrome,HPS)是指肝功能不全引起肺血管扩张,肺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的低氧血症及其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1],多见于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现对5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气分析等检测发现17例合并肝肺综合征,与肝硬化非合并肝肺综合征患者对比,临  相似文献   

11.
肝肺综合征(HPS)是指肝功能不全引起肺血管扩张,肺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的低氧血症及其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HPS三联征为肝功能不全、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征[1]。本病发病率高,低氧血症呈慢性发展,治疗困难,远期预后不良。现对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住院治疗的36例肝肺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均符合肝肺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35~71岁。其中继发肝炎后肝硬化28例(77.8%),继发酒精性肝硬化5例(13.8%),继发胆汁性肝硬化2例(5.6%),继发重症肝炎1例(2.8%)。1.2临床表现本病8…  相似文献   

12.
肝肺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青  刘传胜 《医学综述》1997,3(9):436-437
<正>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重症肝炎等的病程中,也常伴有低氧血症等呼吸系统伴发症,最近,Sherlock氏把肝脏疾病所引起的各种肺部变化,统称为肝肺综合征。本文就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田雅玲 《四川医学》1997,18(5):294-294
肝硬化并发肝肺综合征1例涪陵市第二人民医院(648000)田雅玲患者,男,57岁。因反复黑便2年,伴活动后呼吸困难1月,加重半月于1996年9月16日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在外院予止血、输血治疗,好转出院。半年前又因呕血、便血来我院求治,诊...  相似文献   

14.
垂体功能减退多见于鞍区肿瘤及术后, 常导致生长激素缺乏(GHD)。长期GHD可引起物质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包括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肺综合征是肝硬化导致的晚期并发症, 肝肺综合征预后不良, 肝移植是肝肺综合征的唯一治疗方式, 数据显示, 肝移植患者中肝肺综合征占到5%~30%。本文报道了1例因颅咽管瘤行手术切除治疗的青年女性, 术后全垂体功能减退但未规范应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术后10年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 诊断为肝硬化、肝肺综合征, 予生理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通过分析总结本例诊治经过, 为长期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出现肝肺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经验, 提示早期诊断并适时开始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肝移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肝-肺综合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洁  郭仓 《医学综述》1998,4(6):300-301
<正>肝-肺综合征(Hep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包括:慢性肝病、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肺血管异常、动脉氧合功能降低放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病变的疾病.而患者一旦发生肺动脉高压,多于1年~5年内死亡.早在1884年即有学者发现肝硬变患者伴发绀和杆状指.其后又有学者尸检发现肝硬化患者肺血管扩张和肺动-静脉交通.1977年Kennedy和Kncedson又有机关报道.但肝-肺综合征首先由瑞典Eriksson及其同事于1988年提出.近年来随着肝脏移植术前准备的深入研究及其移植的频频成功,有关肝一肺综合征的报道日趋增多,本文拟就此作一综述.l 病因和发病机制HPS的直接病因是慢性肝病,尤以慢性活动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多见,也有便门脉高压而无肝硬化但出现HPS者.肝功能不全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在实验大鼠肝肺综合征中的作用。 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锌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和假手术组。胆总管结扎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锌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模型制备同肝硬化组,仅在标本采集前24小时分别腹腔给予锌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30mg/Kg。测量平均动脉压、门静脉压,血气分析;病理观察肝硬化和肺血管扩张形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O-1蛋白在肺内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HO-1 mRNA的表达。 结果:病理显示手术组4周肝硬化形成;肺内血管扩张,肺泡间隔增加伴有肺不张。与假手术组相比,肝硬化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门静脉压显著升高(P);肺泡动脉血氧梯度增加(P);动脉碳氧血红蛋白、肺组织HO-1蛋白及HO-1 mRNA显著增加(P< 0.05)。与肝硬化组相比,锌原卟啉组肺泡动脉血氧梯度下降、动脉碳氧血红蛋白、肺组织HO-1蛋白及HO-1 mRNA显著减少(P< 0.05),肺内血管扩张缩小;钴原卟啉组肺泡动脉血氧梯度增高、动脉碳氧血红蛋白、肺组织HO-1蛋白及HO-1 mRNA显著增加(P< 0.05),肺内血管扩张加重。 结论:肺内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增加在肝肺综合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Budd-Chart综合征(BCS)(布一加综合征或柏查综合征)是由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栓塞引起的以腹胀、腹水、水肿、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极易误诊为肝硬化腹水。现将近3年我们曾误诊的BCS24例,就其误诊原因、诊断与鉴别诊断予以分析。116床资料1.回一般资料男女各12例,年龄12~58岁,平均34岁。误诊时间35d~23年,平均4.2年。误诊为肝硬化19例,肝硬化井发上消化道出血行手术治疗3例。1.ZIR床表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心悸气短3例(12.5%),呕血或便血5例(20.8%),黄疽3例(12.5%),胸腹壁静脉曲张20例(83…  相似文献   

18.
肝肺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喜  王封玉 《医学综述》2000,6(2):F002-F002
<正>肝肺综合征(hepatopul monary syndrome,HPS)为肝功能不全、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综合征。是指不合并原发性心肺疾病的肝硬化患者,由于肺血管异常而出现的动脉氧合不足、动脉低氧血症、发绀、杵状指等症候群。HPS作为活动性肝病在肺脏的并发症,因肺血管扩张和肺动静脉分流引起严重低氧血症对肝及全身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因此,对HP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将有利于其低氧血症的逆转,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临床上对肝肺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门诊收治的110例肝肺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研究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和有针对性的治疗,进一步保证预后的效果以及提高治愈率.结论:对于肝肺综合征患者而言,做好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工作,才可以减少并发率,提高临床治疗肝肺综合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是指在肝病的基础上发生的肺血管异常。动脉氧合功能降低。临床上出现低氧血症表现,是终末期肝病的一种严重肺部并发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达30%。故加强对HPS的研究,寻找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法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