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改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巡回护士配合方法.提高手术患者、主刀医生的满意度及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选择手术时间≥2 h妇科腹腔镜手术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及手术配合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及改进手术体位配合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患者、主刀医生满意度增高,明显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改进后的巡回护士手术配合方法更能符合手术患者的生理学及力学的角度,满足手术患者及主刀医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石位手术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截石位腹腔镜手术患者56例,将循证护理思维运用于手术期截石位的护理,制定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干预,56例截石位手术患者在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安返病房。结论:循证护理可以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丰富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提高了截石位手术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廖翠明 《妇幼护理》2022,2(4):733-735
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截石位安置中的应用。方法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7 月接受截石位手术的 70 例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下肢舒适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皮肤完整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下肢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妇科截石位手术 患者的皮肤完整性受损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总 满意率(P<0.05)。结论 对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可改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情况,减少患者发生肢体神经损伤和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截石位的摆放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操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2例,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采取改良截石位;对照组61例,采取传统截石位。对比分析两组手术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术中操作影响。结果:试验组不同体位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1例出现术中体位重新调整,而对照组61例中有19例需要在术中重新调整体位,影响了手术医师的操作,延长了手术时间,且有2例因术中重新调整体位而导致患者肌肉损伤。结论:改良截石位既不影响术中医师的操作,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适合所有妇科截石位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术中体位干预对术后腹腔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入住我院妇科病房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5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包括6种术式(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整形通液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腹腔镜下异位妊娠诊治术、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或加双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出术、腹腔镜下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将每种术式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由巡回护士在手术医师吸净腹腔内残余液体前调整手术床位置,使患者从原来的头低臀高截石位调整为水平截石位或头稍高位置;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将手术床恢复水平位置。统计两组术后腹腔引流总量、置管天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6种术式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腹腔引流总量、置管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除腹腔镜下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一项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中体位干预有利于提高术后腹腔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来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展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对于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廖慧 《当代护士》2008,(6):38-39
目的探讨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选用截石位和改良平卧位2种不同的手术体位护士的体力强度和繁琐度,以及两种不同手术体位的患者术后肌肉酸痛情况及患者满意度,了解手术医生对2种手术体位的满意度。方法对200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摆放截石位和改良平卧位2种不同的手术体位,采取术前访视、术中登记、术后回访进行分析。结果选用改良平卧位的患者,护士省时节力,患者术后舒适度好,患者满意度高,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结论腹腔镜手术采用改良平卧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订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手术室巡回护士护理工作程序表,观察手术室巡回护士护理工作程序表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中的应用效果,实现巡回护士工作程序化。方法选取2015年6~10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其中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 A组)运用自行设计的巡回护士工作程序表实施手术配合,并总结实施经验,同时与传统方法配合的手术30例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质量评价,以及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手术室护士长及护理质控小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A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护理质量评价,以及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工作程序表,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质量,实现了手术护理配合有序、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林晓燕  林佩琼  纪铭麒 《妇幼护理》2023,3(24):5806-5808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7 月收治的做腹腔手 术的 148 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7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 理配合,观察组采用巡回护士护理配合。评估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肛门 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巡回护理配合,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不 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良Foester Dandy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指导手术配合,提高改良Foester Dandy手术及其他显微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通过对12例改良Foester 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手术配合,提出循证问题、检索循证依据,提出循证配合,分析循证结果,总结术中护理配合的注意要点。结果循证护理在手术中提出了可靠的护理依据,12例改良Foester Dandy手术患者术中手术顺利,术后无眼损伤、皮肤压疮等情况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在改良Foester Dandy显微手术中,实施效果好,为其他类似手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传统手术体位与改良手术体位在妇科不孕症行腹腔镜下高压灌洗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改良手术体位在不孕症行腹腔镜下高压灌洗术的可行性。方法将不孕症行腹腔镜下高压灌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6人和对照组56人。对照组仍采用膀胱截石位完成手术,实验组采用平卧位,臀部下垫一软垫抬高15-20cm。观察2组不同手术体位用物准备及体位放置时间对手术的影响,巡回护士体力消耗满意度情况、手术视野暴露及手术医生满意程度、术后患者肢体不适度。结果2组手术视野暴露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时间准备、护士体力消耗,手术时间、医生满意度、术后患者肢体不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手术体位后,既减少巡回护士工作量,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医生助手术中转位率、降低术后患者因手术体位导致肢体不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截石位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泌尿外科截石位手术患者24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截石位术后现存的及潜在的并发症,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皮肤压力性损伤、下肢舒适度、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皮肤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截石位手术后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截石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下肢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2例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宣教,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并做好相应的器械准备;术中台上、台下密切配合;术后器械处理与保养。结果:32例手术配合经过顺利。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3~4d,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Dixon术的手术配合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手术室专科护士更好的配合手术进程以及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经验总结40例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Dixon术的围手术期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术中洗手护士配合、巡回护士配合。结果:发生肠扭转引发的肠梗阻并发症1例。结论:手术室护士要全面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术前细致精心的护理准备以及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能有效的促进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顺利完成,为加快手术进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有助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舰  查园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110-2111
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已逐渐取代一些传统剖腹术,愈来愈多的患者更愿意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腹腔镜最常用的体位有:平卧位,平卧头低位,头高臀低截石位、头低臀高截石位等,其中,发生并发症最多的是头低臀高截石位.传统头低臀高截石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易造成臂丛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腓总神经损伤、静脉血栓形成、术后肩背酸痛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观察传统头低臀高截石体位摆放与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体位摆放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舒适度、手术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TEM直肠肿瘤切除手术巡回护士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本院52例接受TEM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手术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手术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TEM直肠肿瘤切除手术巡回护士配合中的应用,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有效减少了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患者和主刀医生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配合护理经验,提高手术配合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熟练的术中配合,是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黄晓波  孙钰婷  刘培培 《妇幼护理》2022,2(11):2465-2467
目的:讨论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接诊60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及手术资料等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发生压力性损伤单因素,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与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年龄、BMI、麻醉方式及是否有压力性损伤史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手术耗时≥4h、举宫器使用不合理、手术床骶骨受压迫、术中低体温、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因素机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耗时≥4h、举宫器使用不合理、手术床骶骨受压迫、术中低体温、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为引起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很容易因为手术耗时长、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等因素而发生压力性损伤,为改善这一问题,应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尽可能降低此症状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妇科病人压力性损伤相关情况,根据检索结果分析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结合2016版压力性损伤最新指南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妇科病人,观察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2017年7月—2017年12月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妇科病人未发生压力性损伤,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3%。[结论]针对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移动式可折叠操作台在提高连台截石位手术护理工作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泌尿外科连台截石位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每台术前、术毕安置体位程序按常规进行。观察组:第一台术前截石位安置方法同对照组,第一台术毕体位转换和后续连台截石位手术开始前体位安置时,护士采取推移操作台方式与手术床尾对接,以临时替代手术床腿板,支撑病人双下肢。在此过程中无需重复安装和拆卸手术床腿板。结果两组一台截石位手术体位安置工作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毕体位转换护理环节耗时比对照组减少了68%(缩短了7.44 min),术前、术毕安置体位总耗时比对照组减少了44.03%(缩短了8.16 min/台),减轻护士身体负荷60 kg/台。两组医护人员和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操作台的临床应用,有助于优化连台截石位手术体位安置护理流程,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