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等效杠杆法分析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效杠杆法分析了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可以实现的档位数,并对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基本接合元件的布置、行星排之间可能的连接形式及各种传动简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可行的传动方案。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程序,对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的各种传动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建立了对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各传动方案的模糊评判目标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数学方法,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了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2.
五挡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等效杠杆法分析了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可以实现的挡位数,对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基本接合元件的布置、行星排之间可能的连接形式及各种传动简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可行的传动方案。对可行方案进行了挡位、运动及力矩等方面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建立了对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各传动方案的模糊评判目标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数学方法,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了评判结果,为自主研发自动变速器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程序,对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的各种传动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建立了对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各传动方案的模糊评判目标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数学方法,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了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行星排特性参数较大、行星齿轮间载荷不均匀分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介绍了该传动机构的技术优势,并对其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基于转化机构法,建立了新型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基本元件间的运动学和力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各元件的转速、转矩、功率等动态特性。最后基于啮合功率法,研究了新型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的效率特性。  相似文献   

5.
《机械》2018,(11)
利用简单行星排传动比计算式,导出行星排基本运动学关系式。对某型号坦克三自由度行星齿轮变速箱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揭示出三自由度行星齿轮变速箱可通过操纵元件的不同结合,实现不同的动力输出,通过利用行星排基本运动学关系式和行星齿轮变速箱中离合器的两两不同结合这个约束条件,对有关的行星排基本运动学关系式进行简化,从而比较容易地计算出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的传动比。  相似文献   

6.
三自由度三排并联行星变速器传动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效杠杆法分析三自由度三排并联行星变速器传动方案,明确三自由度三排并联行星变速器能实现的档位数,得出了五档和六档自动变速器结合元件布置的一般规律,并给出合理的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7.
用图论的方法对行星齿轮变速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将基本行星轮系表示成三角形单元的形式,每个行星单元满足相应的运动方程。首先建立行星变速机构初始图论模型,根据控制元件结合情况,得到各个挡位的图论模型,再由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各个挡位传动比。以三自由度、两行星排行星变速机构和二自由度、四行星排行星变速机构为例,给出了系统的分析过程。该方法具有简单、规范、通用性较强、易于编程的特点,可适用于多自由度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两种计算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方法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孙逸华 《机械》2008,35(5):13-15
探讨计算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的两种方法--转化机构法和速度图解法联合应用的可行性.转化机构法是研究行星齿轮传动运动学最常用的方法;速度田解法在用于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时,虽可计算单排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但无法对两排及两排以上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进行求解.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尝试先用速度田解法后用转化机构法,求解两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和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变速器挡位分析、运动分析及力矩分析的通用数学模型,给出了各种变速器分析模型的统一表达方法。利用相应的计算机分析程序对BMW5HP-24型变速器中的三自由度单行星三排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方案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该型变速器不能实现六个前进挡位的依据,为自主研发变速器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机械传动》2017,(10):146-151
从传统行星齿轮传动技术的基础入手,对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零件数少,功率密度高,安装条件简单,齿形配置自由,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基于相对速度法,研究分析了双内啮合齿轮传动各构件的转速关系。在匀速转动条件下,分析了双内啮合齿轮传动各构件受力情况和特点。根据双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特点,对行星轮的支撑结构进行了设计。基于转换机构法,对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和基本啮合效率进行了分析。搭建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效率测试平台,测试了其传动效率在91%以上,验证了双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基本啮合效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11.
对带有圆锥齿轮的复合行星传动进行运动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虚功率理论分析该复合行星传动在不考虑啮合功率损失和考虑啮合功率损失时的功率流,在定义速比与转矩比的情况下,获得复合行星传动效率表达式,进一步研究速比、转矩比和啮合功率损失系数及几何参数比对复合行星传动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开展相关试验验证。理论分析表明:在复合行星传动啮合功率损失系数和几何参数比被确定的情况下,复合行星传动效率随着转矩比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速比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复合行星传动速比和转矩比及几何参数比被确定的情况下,各齿轮副的啮合功率损失系数对复合行星传动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复合行星传动速比和转矩比及各齿轮副的啮合功率损失系数被确定的情况下,复合行星传动效率随着几何参数比的增大而增大。传动效率试验表明:选用高精度等级的锥齿轮、增大复合行星传动机构的转矩比及其行星轮的节圆半径可提高复合行星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吴斌  孙付春  段钦华 《机械》2009,36(7):4-6,15
带式差支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是一种可进行无级调速的封闭式行星轮系,实际上是带式无级变速器和行星轮系的组合。在对带式无级变速调速范围和差动轮系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设计带式差动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的方法。并通过实例,给出了研究此类无级变速器功率流分析和啮合效率计算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可设计出调速方便、承载能力强、效率高、调速范围大的带式差动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某大型立式行星传动齿轮箱的结构和动态性能特点,建立了其直齿行星传动的平移-扭转耦合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基于模态叠加法采用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对齿轮箱的高速轴、低速轴、行星轮和太阳轮等构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得到了整个传动系统的频响函数和模态频率。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该行星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对齿轮箱产生的振动及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考虑随机制造误差的风力机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综合传递误差的随机波动对风力发电机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综合传递误差等因素,建立风力发电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动力学模型。以随机风速引起的齿轮系统转矩波动作为行星齿轮系统的外部激励,对某1.5 MW风力发电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系统各响应量时域内的统计特征和齿轮副间的动态啮合力统计特征。分析表明:行星架、行星轮和太阳轮在扭转方向上的振动特性与外部载荷相关,其振动位移与外部载荷波动有相似变化的趋势;综合传递误差随机分量的离散程度对行星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齿轮副间的动态啮合力有较大影响。随着综合传递误差随机分量离散程度的增加,行星架、太阳轮和行星轮在扭转方向上的振动幅值明显增加;综合传递误差随机分量的随机性使齿轮副间动态啮合力产生随机波动,随机分量离散程度越大,动态啮合力波动越明显;当随机分量的离散程度达到某一值时,齿轮啮合过程发生脱离,引发啮合冲击。  相似文献   

15.
三自由度行星变速器传动方案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一种三自由度行星变速器方案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对行星变速器的档位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轿车4档自动变速器基本接合元件的布置形式,分析了行星排之间的构件连接形式,明确了变速器的输出构件只能取齿圈或行星架,给出了4档轿车自动变速器可行方案的运动简图。  相似文献   

16.
以5HP-24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传动为例,通过采用杠杆法计算行星轮系的啮合效率,杠杆法不但对求多排并联行星轮传动比比较简单,通过杠杆图建立转速图和受力图,可以方便判断各行星轮的啮合功率流向,是计算行星轮系传动啮合效率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低速大扭矩压马达,该马达的核心是一个变中的中心距的非圆行星齿轮机构。这种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将行星齿轮传动与液压马达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机械传动与液压动传动的结合。简要介绍这种马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马达的结构,排量和配流与行星齿轮机机构类型的关系。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液压马达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了一个比较实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动变速器中行星齿轮组的等效杠杆分析法,详细论述了杠杆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并运用等效杠杆法对双排行星齿轮组进行分析,得出一种计算行星齿轮组扭矩和转速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行星齿环传动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游梁抽油机的新型传动机构--行星齿环传动.该传动机构主要由上下齿条和左右半内齿轮构成的封闭形状和行星轮组成,行星轮分别与齿条和内齿轮啮合,带动该机构直线往复运动.该文通过建立行星齿环传动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导出了其系杆和齿环滑决速度、加速度计算公式.在行星齿环式无游梁抽油机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研制出该抽油机的小型样机,并对样机的运动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传动机构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