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李磊 《大家健康》2014,(9):209-209
目的:对胸部肿瘤以致异位ACTH综合征进行分析,找到其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式,进以提高其治疗水平,促进医学发展。方法:通过对2003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胸部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的9例患者治疗过程及临床病状进行分析整理,确定胸部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临床特点,同时分析其治疗方式,找到最佳治疗方案。结果:我院确诊并收治的9例患有异位ACTH综合征的患者,其主要临床病征为,低血钾、高血压等现象,部分病人出现水肿现象。采用胸腺类癌及支气管类癌手术进行切除对治疗异位ACTH综合征有一定的效果,对小细胞肺癌合并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首选化疗方式,但是采用化疗进行治疗效果虽然优于其他方式,可是预后效果却不理想。结论:胸部肿瘤极容易引发异位ACTH综合征出现,在患病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低血钾、高血压或水肿等症状的患者就极有可能出现异位ACTH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异位ACTH肿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兆平  王浩飞 《上海医学》1999,22(12):767-768
异位ACTH肿瘤临床罕见,我们收治二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性,32岁。1995年7月因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夜尿增加、口干、多饮,低血钾,血钾在2mmol/L左右,收治入院。进一步检查:肾上腺CT扫描示“双肾上腺增生,以左侧为著”,血、尿皮质醇升高且周期节律性消失,血ACTH正常,诊断为“肾上腺腺瘤,库欣综合征”,入院后患者出现低热,咯血,胸片示“右上肺浸润性肺结核(空洞)”,即行抗痨治疗。1996年2月胸部CT平扫提示“胸腺窝内扫见软组织肿块,约23mm×22mm大小,CT值38Hu”。抗痨…  相似文献   

3.
异位ACTH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例次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恶性程度高,病程短,男性多见。除肿瘤的一般症状外皮质醇增多症的症状多不明显,血ACTH、8:00血皮质醇、24h尿游离皮质醇明显增高,不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多有高血钠、低血钾、碱中毒及肾上腺增生。结论 对病程短、8:00血皮质醇、24h尿游离皮质醇及血ACTH高伴低血钾、碱中毒者应疑及此病。  相似文献   

4.
胸腺癌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癌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一例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徐爱乡关键词胸腺癌;异位ACTH综合征中图号R736.3非垂体及肾上腺肿瘤引起的柯兴综合征称异位柯兴综合征(亦称异位ACTH综合征)。胸腺癌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者国内报告不多,经病理确诊者更...  相似文献   

5.
异位ACTH综合征伴顽固性低血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巴颖  杜建玲  白然  李昌臣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3):260+264-260+264
1临床资料 女性,74岁。高血压病史12年,血压波动于120~180/80~110mmHg,间断口服复方降压片,近3月应用拉西地平片(三精斯乐平,钙离子拮抗剂)。近2月无诱因出现口渴,空腹血糖10mmol/L,伴四肢无力,颜面、双下肢浮肿,血钾2.14mmol/L,于2002年2月以疑似“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70/95mmHg,脉搏90次/min,体重指数24.8kg/m^2。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面容,无紫纹,无色素沉着。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球结膜水肿,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减低。入院后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联合降压治疗,血压波动于120~160/80~95mmHg。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纵隔肿瘤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表现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纵隔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总结外科治疗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柯兴氏综合症的多项临床表现,仅有7.89%(4/38)的患者有局部肿瘤症状;病理类型分析显示,胸腺类癌在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纵隔肿瘤中最常见(50%);手术后血皮质醇[(1402.16±354).79nmoi/L vs(712.23±201.63)nmol/L,P<0.01]和血ACTH[(310.77±73.11)pg/L vs (76.00±16.21)pg/L,P<0.01]均明显降低,血压和血糖基本恢复正常,血钾恢复正常.结论 致异位ACTH综合征的纵隔肿瘤大多数肿瘤源于胸腺,胸腺类癌最常见,以典型的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为主,纵隔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手术近期效果明显.手术前积极补钾和手术后激素替代治疗有利于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7.
李莹  曹益瑞 《罕少疾病杂志》2011,18(5):20-22,26
本病例报告1例胸腺瘤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进行诊断思路的分析.该病例有典型库兴征临床特征,并出现血压、电解质、性激素、血糖 异常及免疫低下.因皮质醇及ACTH异常升高,提示我们向异位ACTH病灶搜寻,发现肾上腺均匀增生及胸腺占位,行纵膈肿瘤切除术,病理证实胸腺瘤(倾向A型).  相似文献   

8.
异位ACTH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异位ACTH肿瘤的认识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分析2例异位ACTH肿瘤患者起初的诊断、治疗过程及最终的确诊、治疗过程,提出避免误诊、漏诊的措施。结果 1例患者手术治愈,另1患者术后死于转移性肿瘤所致全身衰竭,尸体解剖提示为转换性分泌ACTH肿瘤-类癌。结论 异位ACTH肿瘤临床少见,往往表现为柯兴氏综合征,诊断困难,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通过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术前能作出正确诊断,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异位ACTH肿瘤围术期麻醉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安全可行麻醉方案。方法:5例患者经过术前补钾、降糖、降压准备,择期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原位肿瘤切除术。麻药按正常剂量的1/2进行诱导,全组诱导后地塞米松10mg静注,2例切瘤后分别氢化考的松100mg静滴。间断测血气,于术日晨、术中分离瘤体、切瘤后0h、1h、5h抽静脉血测ACTH和皮质醇浓度。术后继续补钾、预防用氢化考的松。结果:2例术中血钾〈2.5mmol/L,给予静脉补钾。剥离肿瘤时,ACTH较术前升高(P〈0.01),切瘤后ACTH骤然降低,甚至低于正常(P〈0.01)。1例术后8h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测血ACTH〈2.2pmol/L,氢化考的松400mg静滴后血压、心率回升。术后24h内血钾、ACTH、皮质醇恢复正常。结论:术前补钾、降糖,改善全身状况,麻醉用药减半,术中、术后监测血钾、血糖、ACTH和皮质醇,切瘤后应用氢化考的松预防皮质醇危象,是协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异位ACTH肿瘤的认识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分析2例异位ACTH肿瘤患者起初的诊断、治疗过程及最终的确诊、治疗过程,提出避免误诊、漏诊的措施.结果 1例患者手术治愈,另1患者术后死于转移性肿瘤所致全身衰竭,尸体解剖提示为转移性分秘ACTH肿瘤一类癌.结论异位ACTH肿瘤临床少见,往往表现为柯兴氏综合征,诊断困难,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通过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术前能作出正确诊断,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1996 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异位ACTH综合征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11~68岁,平均32岁。血ACTH显著升高,平均77.6 pmol/L(16.5~365.6 pmol/L,正常值为<10.1 pmol/L),垂体MRI未见占位,CT检查双侧肾上腺均有不同程度弥漫性或结节样增生。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选择分为3组:A组25例,未发现异位肿瘤的异位ACTH 综合征,行双侧或单侧肾上腺切除的手术治疗;B组16例,发现异位肿瘤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C组16例,非手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57例患者中有40例随访6个月至10 年,A组因病情凶险程度不同、术中情况各异,采取的治疗方式也有差别,部分为分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或仅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其中4例死于严重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导致的糖尿病、肺部感染,18例存活至今,3例失访,存活率为81%(18/22)。B组16例行异位肿瘤根治性切除者,5例术后0.5~6.0年死于肿瘤复发, 3例存活至今,8例失访,存活率为37.5%(3/8)。C组4例放射疗法加化学药物治疗者1年内均死于肿瘤转移、糖尿病或肺部感染, 6例单纯化学药物治疗者均于1年内死于肺部感染,另6例失访,无1例存活。结论:异位ACTH 综合征的治疗难度大,靶腺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库欣综合征临床症状严重而原发肿瘤无法定位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肺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中的图像特点,提高EAS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的EAS患者,术前行18FDG PET/CT躯干和脑显像,同期行鞍区脑核磁共振成像(MRI)、胸部高分辨CT显像、奥曲肽(OCT)全身显像和岩下窦静脉取血(IPSS)。对18FDG PET/CT图像所示肺部病变行半定量分析,计算病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病变/正常肺组织SUVmax比值。 结果:18例EAS包括2例类癌,4例不典型类癌,2例小细胞肺癌。8例IPSS患者ACTH水平中央与外周比较无明显差别。26例(75%)患者初诊时胸部CT示肺内结节,2例为不典型病变。5例同期MRI示垂体微腺瘤,2例(25%)OCT显像为阳性。38例(100%)肺部病变18FDG PET/CT表现为结节样、团块样或斑片样代谢增高,肿瘤的SUVmax为0.72~14.05(3.67±4.68),病变/正常肺组织SUVmax比值为1.69~27.54(8.14±9.63);8例双侧肾上腺均为团状代谢异常增高,同时4例提示垂体瘤。 结论:肺癌是EAS的常见原因,其中以类癌多见,在18FDG PET中代谢多轻度增高,PET可以作为有效的定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1例嗜铬细胞瘤导致的ACTH依赖性高皮质醇血症患者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方法 ①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嗜铬细胞瘤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EAS)的患者的诊治经过;②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报道的30余例嗜铬细胞瘤所致EAS的临床和生化特点.结果 本例男性,23岁.1年体重增加5 kg.有多饮、多尿、多汗及手抖等症状.经详细检查最终诊断为嗜络细胞瘤所致的EAS.结论 ①流行病学:嗜铬细胞瘤所致EAS占全部EAS的5%~25%,发病年龄12~74岁,女性比例高(F:M=7:1);②临床特点:低血钾和高血压更常见,多为单侧肾上腺占位,偶有双侧病变;③生化特点:尿儿茶酚胺升高,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后的血皮质醇反向升高;④病理特点: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染色ACTH阳性;⑤术后转归:切除病变侧肾上腺后ACTH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库欣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因糖皮质激素过多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按其病因可分为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依赖型和非依赖型。现报告1例库欣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满月脸、雄激素增多的男性化特 征、肤色加深、血压升高以及合并肺部感染等,病因未明。在影像学检查排除垂体肿瘤和肾上腺肿瘤之后,经胸部 增强CT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在胸腺。予胸腔镜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患者伤口感染,予多种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伤 口愈合。随访21个月,患者的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近期预后良好。术后病理诊断为胸腺神经内分泌癌。此病例为1例 典型的胸腺瘤异位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导致库欣综合征,称为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谢珊莉  杨晋蓉 《四川医学》2011,32(4):524-526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妊娠32例,占同期异位妊娠7.17%,平均发病年龄(34±0.8)岁,两次异位妊娠平均间隔时间38.72个月,多有停经、腹痛、阴道流血、妇检阳性、hCG增高及B超示附件包块等表现,4例药物保守治疗成功,28例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手术11例,患侧输卵管切除17例,加对侧输卵管结扎5例,术中证实均系输卵管妊娠,有盆腔粘连21例(75%)。结论重复异位妊娠好发于年轻女性,盆腔炎症、首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减少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首次异位妊娠合理、及时的治疗以及术后有效监测和治疗是预防重复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董保国  梁驰 《广西医学》2000,22(3):468-470
目的:探讨胸外伤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及诊治.方法:应用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进行早期预测及动态观察.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及综合治疗.结果:本组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1值为-26.00±10.00.平均MV时间为6.5天.死亡率19.23%.结论: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作为早期预测ARDS及动态观察的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判断其治疗转归.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有效方法,根据病情可以选用不同的呼吸机及通气方式.同时应注意处理原发伤、抗休克及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定位导引下氩氦刀治疗胸部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评价。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部肿瘤(41处病灶)在CT定位导引下经皮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计算冰球覆盖率,统计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冷冻消融治疗后,胸部肿瘤病灶呈球形低密度,CT值均明显下降;最大径小于3cm、3cm~5cm、大于5cm的肿瘤冰球覆盖率分别为96.3±1.9、84.2±2.8、60.1±3.6,前2组与第3组的冰球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13.8%(5/36):其中气胸3例,肺出血2例。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胸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在CT准确定位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