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目的采用双荧光探针实时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不同样品中H1N1病毒核酸,了解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快速诊断及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用双荧光探针实时RT-PCR法分别检测118例H1N1患者发病48 h后和(或)恢复期咽拭子、血浆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中H1N1病毒核酸。结果 118例H1N1患者发病48 h后咽拭子H1N1病毒核酸阳性;57.5%(23/40)重症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H1N1病毒核酸阳性,恢复期3例阳性;37.5%(15/40)重症患者血浆中检测到H1N1病毒核酸。结论双荧光探针实时RT-PCR法可以快速检测H1N1病毒感染,血浆中H1N1病毒核酸阳性可能是重症患者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RT-PCR法及细胞培养法检测甲3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采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PCR及经典的狗肾传代细胞病毒分离等3种方法,同时对流感监测点送检的60份疑似流感标本检测甲3型流感病毒.结果细胞病毒分离的阳性数为10份,RT-PCR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阳性数分别为12份和15份.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灵敏度达0.01TCID50且对甲1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H5、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及其它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h左右.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由于检测在密封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产物与环境间的交叉污染,且是3种方法中最为快速敏感的方法,适用于公共卫生应急疫情的实验室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诊,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WHO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09年6月~12月萧山地区采集的436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1型流感病毒、甲3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进行快速分型。结果:436份咽拭子标本中有144份呈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33.03%,另检出甲1型流感病毒15份,甲3型流感病毒30份,没有检出乙型流感病毒。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操作方便、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茂名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茂名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法对采集的病人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采集病人2份咽拭子标本,其中1份咽拭子标本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H1及N1的RT—PCR反应体系扩增曲线有明显对数增长且Ct值分别为25.21(H1)和25.07(N1),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另1份咽拭子标本则呈阴性。后采集第3份咽拭子标本连同第1分标本送广东省疾控中心复检,结果2份标本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结论]这名病人为福建省第2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由于及时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的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快速确诊了病例,为疫情的控制争取了时间,防止了2代病例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疑似流感病毒患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诊断,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WHO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10年10月本地区采集的8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8份咽拭子标本中有6份呈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7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操作相对简单,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基层疾控中心流感疫情可靠的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05年12月湖南省湘潭县发生的一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导致该病例的主要病因。方法采集病例的呼吸道标本,利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核酸;应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进行病毒鉴定。结果呼吸道标本及其细胞培养物H5亚型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均为阴性;甲型、H1亚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均为阳性;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经鉴定为H1N1。结论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为感染流感病毒(H1N1)实验室确诊病例,排除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适应口岸马秋波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用专业软件设计引物和TaqMan-BHQ探针,以人工合成马秋波病毒S基因的片段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研究。〔结果〕模板的Ct值与模板稀释浓度的对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Y=-3.281X+50.975,R2=0.999361,PCR扩增效率为101.0%,其最低检出限为28 copies/μl。〔结论〕应用TaqMan-BHQ1探针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马秋波病毒核酸,具有耗时短、灵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流感毒株序列,应用生物软件在甲型流感病毒膜蛋白(MP)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与筛选引物和MGB探针,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通过对疑似流感临床样本的检测,以评价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该方法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通用性,对乙型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RSV和腺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 ID50,可从疑似流感患者含漱液中直接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2.5 h左右,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MGB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适用于甲型流感疫情的应急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9年1月北京地区禽流感应急监测期间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情况,探讨应急监测措施的作用,为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法,对1 936份甲型流感病毒快检阴性的咽拭子样本进行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同时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400件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阴性的样本同时检测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 1 936份甲型流感快检阴性样本中RT-PCR法和实时荧光RT-PCR法检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样本有996份,阳性率为51.45%。400件甲型流感病毒阴性的样本中,检出其他病毒的阳性样本有60份,阳性检出率为15.00%。15岁以下患者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8.60%,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B(RSVB)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7.3%。结论 2009年1月禽流感应急监测期间选用的快检试剂敏感性较差,以此作为应急监测的初筛手段有待商榷。甲型流感病毒为调查期间北京地区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性致病原,15岁以下人群中其他病毒性病原的检出率较高,以RSVB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研究常德市8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发现更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要求,收集常德市2020年1月24日—2月22日确诊的8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血液常规及抗体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标本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2例确诊病例标本中,呼吸道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3.9%,流感病毒A/B核酸均为阴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中,大部分标本Ct值分布在较高区间,病毒载量较低,重症病例Ct值与普通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液标本新冠病毒IgM阳性率64.6%,IgG阳性率78.0%,阳性率明显低于核酸检测(χ2=24.059,P<0.001);血液标本中C反应蛋白普遍偏高,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65和χ2 =3.998,P均<0.05);血液标本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早期呼吸道标本病毒载量不高,容易漏检,重症和普通病例标本病毒载量无差异,将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和血液样本抗体检测及血常规分析等方法联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病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不同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各类型DNA污染模拟样本,分析检测方法性能,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鉴别DNA污染提供依据。 方法 取实验室保存的新冠病毒RNA核酸样本和新冠病毒阳性质控品(含病毒序列的质粒样本),按不同比例混合,并进行梯度稀释,制成模拟样本。分别使用实时荧光RT-PCR、灭活逆转录酶前加样并去除RT步骤的PCR(PCR Set 1)和灭活逆转录酶后加样并去除RT和灭活步骤的PCR(PCR Set 2)三种不同方法,使用同一型号设备对同一批模拟样本进行检测。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确定最佳的DNA污染判断方法。 结果 新冠病毒RNA核酸样本中,相比实时荧光RT-PCR,PCR Set 1下所有样本的Ct值增高2-4个循环,PCR Set 2中除原始样本N基因阳性外,均为阴性。新冠病毒DNA污染样本三种方法检测Ct值无明显差异。含等量DNA污染的混合污染样本和含梯度DNA污染的混合污染样本三种方法检测显示Ct值存在差异。三种方法检测不同新冠病毒基因,变化规律无明显差异。 结论 PCR Set 1和PCR Set 2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鉴别DNA污染,特别是PCR Set 2方法对各浓度的DNA污染均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3.
贺江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10-2211
目的调查分析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防控流感和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发热或上呼吸道病例的鼻、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和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9年10月13—19日,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16例,罹患率为0.24%,学校教师没有发病;经实验室检测,1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该次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感传染性强,播散快,容易在免疫力较低、在聚集生活的人群中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含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及NP40的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灭活效果及其对核酸快速检测的影响。 方法通过测定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灭活前后病毒滴度变化,评价保存液的灭活效果;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洗脱含有SARS-CoV-2模拟病毒的咽拭子样本,评价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快速检测最低检测限和精密度的影响,并将SARS-CoV-2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中保存不同时间以评价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检测的影响。 结果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在5 min内可使SARS-CoV-2滴度至少下降2.76×105倍;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检测的灵敏度无影响,对SARS-CoV-2核酸检测Ct值的CV小于5%;SARS-CoV-2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中于25 ℃或2 ℃~8 ℃条件下可至少稳定保存4 d。 结论含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及NP40的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可有效灭活SARS-CoV-2病毒,且灭活后病毒核酸检测不受影响,适用于核酸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16.
陆红云  赵佩君  刘雪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34-1235,1243
目的通过流感病毒检测,了解宜春市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规律和流行动向,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 ,对宜春市867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73例,阳性率为20.0%(173∕867)。其中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5岁9.1%、5~15岁33.3%、15~25岁28.9%、25~60岁10.7%、﹥60岁8.3%。结论宜春市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该市2009年秋冬季的流行株,季节性流感次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DNA的性能。方法:采集16名健康者咽拭子标本(16例),选取其中10例阴性标本。阳性标本取自1例ADV4型培养液。采用RT-PCR法检测ADV DNA,并依次对检测试剂的准确性、重复性、检测下限、抗干扰能力和特异性等性能参数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RT-PCR试剂检测ADV DNA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为100%,检测下限为5×10^2 copies/ml。加入100 g/L血红蛋白,药物阿莫西林(5μg/ml)、对乙酰氨基酚(0.15μg/ml)和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ml)干扰物质后,ADV DNA的Ct均值小于未加入干扰物质的ADV DNA Ct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95%CI)上限25.51,加入干扰物质未对ADV DNA检测结果造成显著影响。该试剂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鼻病毒等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RT-PCR法检测ADV DNA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且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和特异性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是临床检测ADV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成都市一起医疗机构环境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事件,开展溯源调查并分析发生原因,探讨医疗机构环境SARS-CoV-2核酸监测模式及异常处置方案.方法 成都市和双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开展针对A医疗机构的调查,通过对A医疗机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金山区2015—2019监测年度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金山区2015—2019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通过Real-time RT-PCR鉴定流感病毒亚型,核酸阳性标本用马丁达比犬肾 (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MDCK)细胞和(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鸡胚分离培养,对甲型流感进行HA基因分析。 结果 2015—2019监测年度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标本4 263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3.95%(1 021/4 263)。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数占检测总阳性数的80.99%,主要为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及分型情况呈季节分布,各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83,P<0.05),其中60岁以上组阳性率最高30.77%,0~岁组阳性率最低12.10%,不同性别间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0,P>0.05)。基因进化分析表明金山区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与疫苗推荐株亲缘性较近,但与国内近几年分离到的甲型流感毒株比较,甲型H1N1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基因均存在一定的变异。 结论 金山区2015—2019年以甲型流感病毒株流行为主。目前的流感疫苗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预防作用,但不同年份流感病毒HA基因存在一定的变异,应加强流感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的变异情况,提高疫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