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1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的应用体会和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6例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180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8例放置T管,57例Ⅰ期胆总管缝合,25例经胆囊管取石;6例术中中转开腹。结果术后胆漏2例,经引流痊愈;5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行ERCP或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平均住院时间(6.0±3.5)d。带T管的98例患者术后4周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结石残留,胆道通畅,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诊治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0年我科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实施胆总管探查术的65例临床资料。结果:65例中6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率4.6%(3/65);阴性探查结果5例。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常规留置T管,术后10~14 d作T管造影,术后14~40 d拔除T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不仅安全有效,而且病人痛苦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优势、手术要点及术后处理。方法分析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要点。结果 8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出血30 mL,平均住院7 d。8例术后出现胆漏,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拔T管后胆漏。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理想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2010年5月~2014年5月,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完成胆道探查术。沿胆囊管切口纵行切开胆总管侧壁3 mm,完成胆道探查后一期缝合切开处或放置T管。结果 60例均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汇入部胆道探查取石术,53例一期缝合汇入部,7例放置T管。60例全部取净胆总管结石。经胆囊管取石困难36例,经胆囊管置入胆道镜困难18例,合并肝总管结石6例。手术时间55~150 min,(92.2±31.8)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15.8±8.2)ml;术后住院2~7 d,(2.7±1.5)d。2例发生胆漏,保留腹腔引流5~7 d后痊愈。56例(93.3%)随访7~55个月(中位数22个月),未发生胆总管狭窄,2例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和经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二者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体会。方法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3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98.50±12.78)min,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1.89±5.62)h,术后腹腔引流管时间(4.39±1.04)d,术后住院时间(5.22±1.50)d。术后出现1例胆漏、经充分引流后痊愈,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及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出院前1d常规复查MRCP均无胆道残余结石发生。2例行LCBDE放置T管者术后6周行经T管胆道造影检查,证实无结石残留后拔除T管。术后患者均获随访8~12个月,未发生胆道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总结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为4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185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 ml;结石取净率100%。术后1例出现少许胆漏,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完全可行,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三镜联合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及最优选择.方法 对2003年8月至200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治疗,分析微创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05年12月以前患者23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均放置T管引流.1例术后1 d T管脱出行腹腔镜T管放置术,另有1例术后3个月拔除T管时出现胆漏而行腹腔引流术.2006年1月以后患者29例,根据术前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大小决定是否术前行十二指肠镜治疗.其中6例胆总管结石≥12 mm者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检查取石,2例放置T管引流;23例行术前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mtomy,EST),成功取石16例(69.6%),随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取石失败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1例放置T管引流;未放置T管引流者共10例均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未出现胆漏、胆管狭窄以及胆总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①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趋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②腹腔镜手术前是否行十二指肠镜取石应按胆总管结石大小来确定,对于胆总管结石超过12 mm或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的病例选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③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是安全的,并可避免T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镜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适用范围、操作要求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10例。为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86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8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95~160 min,平均(130.5±12.5)min;术中出血量20~200 ml,平均(40.0±8.2)ml;术后住院4~12 d,平均(5.8±1.2)d。术后无出血、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发生胆漏,经腹腔引流后顺利出院。结论:在严格的适应证、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前提下,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7月对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并取出胆总管较小结石,较大结石行汇入部微切开后取出,再将胆囊管成形缝合夹闭。结果 20例均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其中4例因胆总管结石较大,行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汇入部。20例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净,胆总管结石大小0.2~1.0 cm,其中3例为泥沙样结石。手术时间78~195 min,(96.2±21.8)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32.8±10.2)ml;术后住院3~10 d,(3.5±1.5)d。1例发生胆漏,保留腹腔引流10 d后痊愈出院。20例随访6~26个月(中位数11个月),无胆道感染和胆管狭窄发生,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为20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107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腔镜组),101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切口感染率、结石残余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治疗费用、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感染率、结石残余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但腹腔镜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27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B组(29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和C组(28例,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一般资料和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F检验;手术后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组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把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手术指征及具备熟练的腹腔镜、胆道镜操作技能下,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联合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探查术式的选择和决策(附9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的术式和决策。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结论:严格掌握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的适应证、禁忌证,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有效、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和胃镜三镜联合在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3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道镜、胃镜联合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BD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的治疗方式;对照1组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的治疗方式;对照2组采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道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三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引管拔管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单次结石取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腔感染、出血、胆漏、窦道断裂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胆道镜、胃镜三镜联合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取石+BD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痛苦小,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操作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 1年6月~ 2013年6月18例腹腔镜下辅助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有一例因切开胆总管时出血不止而被迫中转手术;一例因腹腔粘连较重,腔镜下无法操作而被迫中转手术,其余16例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具有扎实的腹腔镜操作经验,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实施胆总管探查取石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疗效并对炎性因子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胃肠功能恢复、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2 d引流量更少(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vs 20.00%,χ^2=6.061,P=0.01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可明显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炎性反应,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57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组(129例)与开腹组(1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胆漏情况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T"管造影均未发现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为10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80 min;19例经胆囊管完成胆总管探查取石,84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术后住院3~8 d,4例发生胆漏。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接受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的14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探查方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44例患者中32例经胆囊管探查,88例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24例采用胆总管切开方式;其中2例因手术暴露困难加用辅助孔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3例放置T管,术后行胆道镜治疗。术后10例发生胆漏,保守治疗后3~7 d痊愈。结论:三孔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合理、有效的术式,术中胆道镜的应用及胆管缝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