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镓锗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地综合回收.采用新型镓锗萃取剂G315,从炼锌系统含镓、锗的溶液中萃取分离镓锗,研究表明,镓、锗的萃取率可分别达到95%和98%.解决了目前镓锗萃取剂如YW100消耗量大及对锌系统影响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从含铀锗褐煤灰的浸出液中萃取锗的研究。通过不同萃取剂的筛选,提出了癸基异羟肟酸和三脂肪胺两种萃取锗的萃取剂。测定了锗的萃取率、萃取剂的水溶性、锗反萃取率等。结果表明,此两种萃取剂都能完成从含锗溶液中萃取锗的要求。癸基异羟萃酸肟取锗的能力强、分相快,能在较大酸度范围内萃取锗。用三脂肪胺萃取锗需加入酒石酸,当H_4C_4O_6/Ge摩尔比为4时,锗的萃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从铅锌生产尾料中综合回收锗镓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铅锌生产尾料中综合回收锗镓铟,采用先蒸馏提取锗,镓和铟留在蒸馏残酸母液中,通过使用萃取剂A萃取镓,再用萃取剂P204萃取铟的方式生产,锗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镓回收率88%以上,铟回收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新型镓锗萃取剂G315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镓锗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地综合回收.采用新型镓锗萃取剂G315,从炼锌系统含镓、锗的溶液中萃取分离镓锗,研究表明,镓、锗的萃取率可分别达到95%和98%.解决了目前镓锗萃取剂如YW100消耗量大及对锌系统影响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早先研究成功的《D_2EHPA萃铟-丹宁沉锗-A101萃镓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在硫酸介质中萃取锗和镓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首次发现了D_2EHPA和YW_(100)~(1))在硫酸介质中对锗和镓具有明显的协同萃取效应,进而又研究了影响协同萃取的诸因素,并据此设计了两个萃取工艺方案。由于锗的反萃取相当困难,本文还着重研究了锗的反萃取,并寻找出了一种高效、无毒、来源广和价廉的反萃剂——AN~(2))为试剂。最终获得了GeO_2精矿或高质量的GeO_2以及纯度为99.99%的金属镓。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作者早先研究成功的“电锌厂回收铟锗镓新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即反萃取锗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一种新的反萃取剂——AN-64,并给出了可供选择采用的两条从反萃液中回收锗的工艺路线.本方法既克服了 HF 反萃法有毒、腐蚀性强、需二次萃取富集且从反萃液回收锗困难以及氨水及反萃取法反萃率低的缺点,同时也保持了 HF 反萃取法反萃率高和氨水反萃取法无毒、腐蚀性小、不需二次富集且从反萃液中回收锗容易的优点,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反萃取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拜耳循环母液回收镓过程中溶液钒、铝、硅等杂质影响后续电解高纯金属镓的纯度和电解效率等问题,采用螯合树脂吸附-酸解吸-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反萃取工艺除杂富集镓的试验。结果表明:(1)偕胺肟螯合树脂对氧化铝循环母液中的镓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当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35 ℃、吸附树脂质量4 g时,镓的吸附率达82%;酸对含镓树脂具有良好的解吸效果,1.5 mol/L的盐酸在室温10 min对镓的解吸率达72%,硅和钒基本不解吸;(2)萃取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20%的TBP(煤油为稀释剂)在3 mol/L的盐酸体系下对解吸下来的镓进行萃取,镓的萃取可达到99%以上,铝萃取率基本为零;采用1~4 mol/L的氢氧化钠,反萃取率可达到85%~97.41%,氢氧化钠中镓浓度达5 000~6 400 mg/L,不含铝、硅、钒,实现镓的富集提纯。采用树脂吸附和萃取联合工艺,可获得高浓度含镓溶液,与现有工艺相比提高10倍,且不含钒、铝、硅等杂质,获取等质量Ga(OH)3时明显减少酸碱用量,降低药剂成本。   相似文献   

8.
以国外某含锗、镓的铜钴白合金为原料,采用硫酸氧压酸浸工艺分离合金中有价组分.试验结果表明:与常压氧化酸浸相比,氧压酸浸可以显著提高白合金中有价组分的分离效率.在常温常压预浸2h,再150℃氧压浸出4h,合金中铜、钴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7.%和98.24%;锗、镓铁共存于铁红渣中,渣中铜、钴含量可降到0.2%~0.4%,实现了铜、钴与锗、镓、铁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通过显微镜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电子探针及矿物自动检测仪等分析技术,对福建某镓锗伴生型沉积热液铁矿石的矿物组成、镓锗载体矿物嵌布特征、镓锗平衡分配以及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讨论了镓、锗的替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金属为铁,并伴生有价金属元素镓、锗、钼、银。磁铁矿为最主要的铁矿物,同时也是镓、锗的主要赋存矿物。镓、锗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进入载体矿物的晶格,在矿石中表现出多种赋存形式。矿石中磁铁矿主要嵌布于脉石矿物中,粒度分布极不均匀,主要粒度范围为0.005~0.32 mm,粒级小于0.01 mm的微细粒级分布率高达16.26%,致使磨矿解离较为困难。选矿可采用磁选方法回收主要有用矿物磁铁矿,再通过湿法酸浸、净化、萃取等工艺进行浸出液铁、镓、锗的综合回收。从矿石中回收镓、锗的理论品位为27×10-6和112×10-6,理论回收率为40%和82%。   相似文献   

10.
从丹霞冶炼厂锌浸出渣中综合回收镓和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有效综合回收镓、锗、银的工艺从丹霞冶炼厂浸出渣中回收镓、锗.结果表明,经过还原酸浸和高温高酸浸出,镓和锗总回收率分别达89.4%~90.81%和62.88%~70.77%,比现行工艺分别高10%和12%左右,渣率在18.37%~26.81%.锌和银的同收率分别达到95%和92%~95%.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SMA超弹性及减隔震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岳云 《同煤科技》2012,(4):48-49
从投稿方式、审稿方式、作者群3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锚索规格普遍采用φ15.24mm和φ17.8mm,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地压大的条件下,锚索常出现拉断现象。为保证巷道支护稳定和安全,研制出φ18.9mm和φ21.6mm大直径锚索,使锚索最大承载力分别比φ15.24mm和φ17.8mm锚索提高12%和38%。对大直径锚索的研制以及对配套锚具和施工机具的研制进行了表述,同时对煤矿井下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义礼 《煤炭技术》2002,21(2):23-26
通过对选煤厂生产性质及工艺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深刻地阐述了大中型选煤厂集散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构成 ,系统配置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阴畅 《煤矿机械》2012,33(2):261-263
介绍了矿用设备关键元件聚氨酯密封件质量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等生产工序,分析了各生产工序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点,指出了各生产工序的注意事项,为提高聚氨酯密封件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应力、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动力,而煤体(或岩体)的坚固性则是起阻碍突出发生的力。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