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压力系统井段钻井中,常出现"又喷又漏"的复杂情况,一直是困扰安全钻井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目前处理这类问题一般采用常规复合堵漏或水泥浆堵漏的方法,但存在着一次堵漏成功率低、效果差、深井或高密度下用水泥浆堵漏易闪凝等问题.为此,从水基热敏性重晶石成塞堵漏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在室内对其影响因素、配方、成塞条件、塞子强度等进行研究,形成了具有热敏性强、成塞快、强度高、塞子厚度可调、施工简便等特点的水基重晶石成塞堵漏技术.该技术在剑门1井和龙岗001-27井堵漏中应用均获得成功,较好地处理了"上喷下漏"或"下喷上漏"的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2.
深井长裸眼复杂压力层系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深井钻井大多采用长裸眼钻井技术,在同一裸眼井段,特别是在长裸眼段,经常存在喷漏同层、下喷上漏、上喷下漏、高渗透性漏失以及多压力层系性漏失等情况,给施工带来极大难度,增加了勘探开发成本。通过对该地区地质特征、地层压力系统等方面开展堵漏工艺研究,达到节约开发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龙探1井在对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深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超高压气藏的钻进中,受井身结构的限制,同一裸眼井段内面临高温超高压复杂压力剖面,?190.5 mm井眼钻进至栖霞组发生溢流,在控压循环加重的情况下引起下喷上漏,如何安全处理成为该井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为此,在仔细分析龙探1井喷漏同存复杂情况和处理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确定出把上部漏层与下部高压气层进行隔离、提高漏层的承压能力以满足平衡钻井要求的处理技术思路,制定出GZD刚性颗粒+核桃壳+HHH堵漏配方的具体处理实施办法:(1)通过正、反推压井液将气体污染钻井液推回漏层,降低关井的井口压力,再采用隔离法注水泥封隔喷、漏地层,阻断井下内循环;(2)堵漏施工中采用井口压力升高的时间和堵漏浆的注入量推算出漏层大致位置,推测漏失通道的大小、漏层对堵浆的吸收能力等漏层性质,作为后续作业调整堵漏浆的粒度、浓度、使用量的依据。采取上述措施成功地将龙探1井上三叠统飞仙关组承压能力提高到2.35 g/cm~3并顺利钻穿栖霞组,下?168 mm套管固井。结论认为,适宜的堵漏配方能有效地扩大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该实例可为该区及其他地区处理此类问题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双庙1井喷漏同存复杂井况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双庙1井是一口高压气层喷漏同层、下喷上漏,伴有多压力系统多漏失层的复杂井,多次打水泥和桥塞加水泥堵漏,井漏均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井漏导致井内液面下降致使井内液柱压力降低,同时使原来封堵上部漏层的桥塞反吐造成钻头卡死,又因井口下闸板防喷器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并被高压气体携带的固相颗粒刺穿,严重威胁井口安全,最终采用新型聚合物堵漏材料特殊凝胶堵漏剂尾追水泥浆的方案,一次施工便成功堵住了多点漏层和封隔了主漏层以下、钻头以上环空。测井结果表明,水泥环在2250~3200 m,返高2355 m,返高以上至漏层环空特殊凝胶柱近100 m,成功地解决了双庙1井喷漏同层的复杂井况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川西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压力系统多,在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关井挤堵、钻进井漏,开井、停泵立即井涌的"井漏反吐"现象严重,给钻井施工判断造成错觉,堵漏作业难以成功。经分析认为"井漏反吐"的原因主要是地层被压裂后形成的圈闭裂缝在压力作用下开启和闭合造成的,就预防发生和处理"井漏反吐"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Ӿ��Ķ�©ѹ��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坤 《天然气工业》1999,19(2):75-77
在多压力系统的长段裸眼内,钻遇高压油气水层时,往往出现“下吐上漏”等复杂情况,甚至出现卡钻事故。其处理难点在于,若先堵漏,堵漏液易被高压地层流体冲走;若先压井,又会发生井漏。一些井由于处理方法不当,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仍出现井眼报废,造成巨大损失。满西2井在处理卡钻事故的套铣作业中,遇到“下吐上漏”的复杂难题。经对井下情况分析后,提出处理复杂情况的合理的堵漏液配方和浓度;堵漏液走前,压井液走后;施工中合理控制回压;允许少量漏,不允许有增量。采取堵漏压井同时进行的方法,成功地解除了该井的复杂问题,为处理类似复杂情况的井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7.
吉永忠  高强  兰霞  王代文 《钻采工艺》2003,26(5):98-100
上喷下漏是钻井工程中遇到的严重井下复杂情况。文中通过对同福6井井漏、井喷事故处理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处理这类又喷又漏井下复杂的合理方法及工艺技术,对今后类似井下复杂的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井漏综合分类及其堵漏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长 《钻采工艺》1993,16(4):15-20
本文分析了井漏特性和引起井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井漏综合分类,并给不同性质的井漏赋矛相应的代号表示,提出了不同类型井漏的处理方法及其堵漏方法的优选原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牛地气田D6121井马五段5油层组典型“定容体”井又漏又涌溢流的处理,总结出了“定容体”气井在井漏后,随着漏入钻井液量的增多,表现出地层压力不断升高和循环正常后停泵又会出现井口溢流现象的两大特征。井漏-溢流-提高密度-井漏的恶性循环是处理这类溢流的井控技术难点。当出现又漏又涌的溢流时,及时诊断是否属于“定容体”气井,对选择处理方法很重要。针对“定容沐”气井出现又漏又涌情况,只要满足安全条件.采取平推压井是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D61-21井采用循环加重和平推2种方法给合处理“定容体”气井溢流的经验与教训,对同类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霞 《炼油与化工》2021,32(3):55-56
主要论述了某厂硫氰酸钠溶剂回收装置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发生列管内漏失效的判断方法、处理措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其中在未打开设备的前提下对故障判断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3种手段判断并确认是否有列管泄漏,以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费用,对此类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内漏判断及处理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油天然气生产中出砂或钻井修井作业中储层井漏与井涌而引起井塌,进而造成卡钻或卡油管,甚至阻断循环通道。在喷漏塌卡状态下,井内管柱无法上提下放、漏失压力低、井口压力大、井筒富含油气。对付这种井下复杂,首先采用堵漏方法封住漏层,提高其承压能力。其次是应用合适的压井方法压住储层流体、降低井口压力、避免漏层复漏,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解除阻卡、上提管柱至安全位置、循环工作液、把掉块带至地面、恢复钻井修井作业。因此,研究喷漏塌卡状态下的压井与堵漏工艺技术,降低作业风险和施工成本、缩短作业周期、有效保护储层,为各油田处理类似复杂形成配套技术与工艺,将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井漏是钻井工程中常见的复杂事故,井漏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油田安全生产进程,增加了生产成本。进行了井漏过程分析,建立了井漏实验模拟装置,结合该装置,设计了热量发生与控制装置,并研制了一套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井漏发生时流体携热特征,根据这些特征研制出了一套全新的漏层位置测定仪。该仪器可以在不起钻柱情况下下入钻柱,由地面控制井下加热源,实施井筒内部加热,通过测量钻杆壁温度变化情况,分析环空流体状态,确定该测点是否发生漏失;通过改变仪器下入深度,经多点测量,最终确定漏层位置。该方法测量准确,仪器体积小,下入方便,能为安全钻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了江苏探区29井次大型井漏情况。初步探讨了该区井漏分布规律、井漏类型及漏层特征。举例说明三类井漏分别采取四种处理方法及效果。最后,提出了若干防漏与堵漏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探区井漏特征及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统计分析了江苏探区29井次大型井漏情况。初步探讨了该区井漏分布规律、井漏类型及漏层特征。举例说明三类井漏分别采取四种处理方法及效果。最后,提出了若干防漏与堵漏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地质条件复杂,属于典型的"四高"气藏,即高温、高压、高产和高含硫。由于区域构造断裂带多,裂缝和孔隙发育,约57%的井发生井漏,80%的井漏属于"漏储同层",其中失返性漏失居多,复杂井漏漏喷转化快,治理难度大,时间长,带来的井控风险和经济损失巨大。文章介绍一套用于处理复杂井漏的钻井液快速保障系统,该系统包含钻井液倒运回收利用、钻井液快速配制和堵漏浆高效配制等内容。系统在土库曼斯坦运行几年,效果显著,对复杂井漏的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钻井过程中井漏产生的必要条件及根本原因,同时阐述了漏层位置的确定方法,并为钻井施工能够安全快速钻进提出井漏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光长  康勇 《钻采工艺》1998,21(5):16-19
渡3井出现的井漏是近几年来少有的复杂井漏。本文对渡3井井漏及堵漏工程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对堵漏效果作出了评估,认清了该井井漏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今后处理类似井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汽压机组浮环密封易发生的内漏现象,通过综合分析探索,提出处理这种内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北部地区DAKHNI区块地层复杂,安全密度窗口小,井控安全工作压力大,针对该区块钻井、固井过程中经常发生溢流、井漏、卡钻和地下井喷等复杂情况和事故,提出了下套管期间产生井口高压时的压井处理及井漏后的井控处理对策,并首次应用了自动灌钻井液浮箍。此技术可以避免由于下套管引起的压力激动而诱发的井漏,且省去了灌钻井液时间以降低出现卡套管的风险,认为在下套管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下套管的速度且分段循环钻井液,防止憋漏地层。  相似文献   

20.
MP46井复杂井漏的特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健 《钻采工艺》2006,29(4):122-124
马井气田浅表层易发生失返性漏失,目地层易发生井漏返吐,采用常规堵漏方法处理成功率低、耗时长、成本高,是制约气田开发的工程难题。在MP46井的施工中,及时转换技术思路,采用“漏而不堵、强钻完井”的指导思想,钻遇井漏后进行特殊处理,MP46井采用堵漏浆强钻。钻遇复杂井漏时,堵漏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在堵漏难度较大时,反而会浪费作业时间和导致成本上升。及时转变技术思路,变“堵”为“不堵”,采用强钻,也是一种对付恶性井漏的较好方法。其成功运用,为今后处理复杂井漏拓宽了思路,在西南分公司的龙深1井钻遇几个断层破碎带,由于漏层连续而且累计厚度超过300m,也采用这一思路,使用堵漏浆强钻,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类似井漏处理上很有推广价值。较好地解决以上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