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桡骨小头位于肘关节.幼儿时期,骨骼发育还不健全,尤其是四岁以下幼儿,由于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仅靠一条环状韧带将其与相邻的尺骨包绕.如果幼儿的手臂被牵拉过度,桡骨小头就会从环状韧带脱出,脱位就发生了.笔者在工作中曾遇见过多起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例,有的是幼儿自己洗手后双手使劲甩水引起;有的是家长替孩子脱衣服时用力过度而发生;还有的是冬天洗手前,幼儿园老师在帮助孩子捋起袖子时用力不当造成.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表现为肘关节疼痛,手臂活动受影响,患儿不愿接受检查,也不愿上举或取物.  相似文献   

2.
倪洁 《早期教育》2000,(7):22-22
小儿桡骨小头位于肘关节。幼儿时期,骨骼发育还不健全,尤其是四岁以下幼儿.由于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仅靠一条环状韧带将其与相邻的尺骨包绕。如果幼儿的手臂被牵拉过度.桡骨小头就舍从环状韧带脱出,脱位就发生了。笔者在工作中曾遇见过多起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例,有的是幼儿自己洗手后双手使劲甩水引起;有的是家长替孩子脱衣服时用力过度而发生;还有的是冬天洗手前、幼儿园老师在帮助孩子捋起袖子时用力不当造成。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表现为肘关节疼痛.手臂活动受影响,患儿不愿接受检查.也不愿上举或取物。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关节囊以及韧带的伸展性大 ,关节的柔韧性比较好 ,关节运动范围比成人大 ,但是儿童的关节囊、韧带比较松弛 ,而且关节窝比较浅 ,关节头很容易从关节窝中脱离出来 ,所以幼儿同成人相比 ,更容易发生关节脱臼。常见的脱臼主要有这么几种 :牵拉肘、腕脱臼、肩脱臼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牵拉肘了。下面介绍一下有关牵拉肘的知识。所谓牵拉肘是指当儿童肘部处于伸直状态时 ,被用力牵拉手臂所造成的“外伤性桡骨头半脱位” ,也就是肘关节在强大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一种脱臼现象。发生肘关节脱臼以后 ,儿童肘部会处于一种半屈状态 ,而且比较疼痛 ,…  相似文献   

4.
刚刚能够独走的幼儿平衡能力较差,步态不稳,很容易跌倒,因此,父母或祖辈带领孩子外出时总习惯拉住他的一只手,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可是,家长的这—做法,有时却会给孩子带来另外的伤害——牵拉肘。 牵拉肘的医学称呼应该是“桡骨小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幼儿肘部最常见的外伤,多是由于家长没有正确搀住幼儿的上肢,用力牵拉手部而引起的。例如家长拉着幼儿手臂上楼梯;幼儿要跌倒时,猛然拉住他的手部;家长牵拉幼儿的双手玩耍;给幼儿穿衣把手从袖口抽出,以及给幼儿做按摩时用力过猛等。  相似文献   

5.
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举起了左手,老师点了一个男生,结果这个男生一个字儿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男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男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这位老师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男孩,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有的家长不注意,在与孩子玩闹或穿脱衣服时,因牵拉孩子胳膊过猛,出现小胳膊被拽脱位的情况。宝宝即刻出现疼痛、哭闹、拒绝活动,但当胳膊被复位后,一切情况恢复原样,小孩继续玩耍。这种情况即桡骨小头半脱位,发病多是胳膊被用力牵拉,加上儿童体重的反牵引力  相似文献   

7.
一位在中学任教的同行向笔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老师要上一节观摩课,事前要求学生在老师提问时,一律都要举手,会的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可到了课堂上,教师一时疏忽,叫了一个举左手的学生。被叫到的学生慌忙地说道:“老师,我举的是左手。”顿时全扬哗然,满座皆惊,教者也尴尬万分。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口令主要有这样两类: 1.集合和队列口令: 集合队伍时,教师一般发出的口令是“面向老师成×路纵队集合”或“面向老师成×列横队集合”(后者仅限于大班下学期使用)。成纵队集合时教师的手势应是:左手半握拳屈肘于体侧,拳心向后,右手半握拳前平举,拳心向下;成横队集合时,左手半握拳屈  相似文献   

9.
急诊室里,幼儿园老师气喘吁吁地送来一个直叫痛的小男孩,不等医生开口,孩子就主动诉说:“医生,医生,我轧牢了,轧牢了……”两手扶着生殖器。原来这孩子生殖器的外皮被裤子上的拉链轧牢了,老师把孩子的裤子剪了个洞,也解决不了问题,只得到医院求援。现在有的孩子的裤子很紧很小,前面装有拉链,很容易把身  相似文献   

10.
将行为问题转化为教育资源杨老师所教的四(2)班有个叫小波的同学,上课坐不住,课外尽惹事,老师们都说他“精力有点过剩”,同学们则认为他“脑子怪怪的”。这不,近来又有不少同学和农民来反映,说小波在路上常常用锥子、铁钉之类的东西扎人家的抽水机软管。杨老师请小波帮忙把作业本抱到办公室,可她三步两步跨进办公室就把门给关了。小波抱着作业本在外边等了好几分钟,心中慢慢生出一股怨愤之气。这时,杨老师开门出来了:老师叫你抱本子来,却把门给堵了,让你完不成任务,你心里一定非常的不痛快,老师向你表示歉意!见小波神情轻…  相似文献   

11.
也许是从小就特爱吃甜食的缘故,本来一口雪白的牙齿逐渐变成了一颗颗黄中带黑的蛀牙,还常常引发牙疼。这不,昨夜一颗蛀牙把我折腾得一夜没睡。人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一点不假。今天一大早,我捂着脸冲着刚起床的爸爸妈妈直喊痛。爸爸却说:“平时叫你少吃点甜食,不听吧,这就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妈妈微微笑了笑说:“长痛不如短痛,今天妈妈带你去把牙拔了。”到了医院牙科室,医生很热情,妈妈介绍完我的牙痛史后,医生便决定立即给我拔牙。我吓得浑身发抖,爸爸在一边给我打气,说:“别怕,不痛的,作个深呼吸吧。”医生也微笑着叫我放…  相似文献   

12.
甜品小段     
兽压公去年期末考试考历史,有一道填空题应填“鲁庄公”。隔桌的阿兵忘记了,趁监考老师不注意时东张西望。可他胆子太小,到我试卷上看了点模糊的字迹后就作答了。待考试结束后,我拿起他的试卷,见上面写着三个醒目的大字——“兽压公”。阴差阳错某日,上数学课,老师叫小D回答问题,答案是(-4,3)(念作负四、三)。小D不会回答,缓缓起身后,立即用目光向同桌求援。同桌在草稿本上写道:“日本最著名的山?”于是,小D立即答道:“富士山。”发短信上课时,小波丢了张纸条给阿丽,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生气地问:“小波,你在干什么?”小波站起来答道:“老师…  相似文献   

13.
108班的班主任朱老师带着凯钺走进我的办公室的时候,我看见凯钺左手上有一片红色的东西。我问朱老师是怎么回事,朱老师告诉我那是干了的血迹。我很诧异地问:“怎么啦,他被人伤了吗?”“不是呢。”朱老师解释道,“他叫凯钺,我班上的。就在不久前他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把班上一个男同学的手划破了,流了不少的血。”“不会吧?”我有点不解地看着秀秀气气的凯钺很安静地站在朱老师旁边。“怎么不会?他用左手抓住男同学的手,然后就用刀狠狠地割了一下,不小心把自己的手也划破了。”朱老师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14.
“嘿,一点也不痛,再来一针我也不怕!”我对同学说。说真的,打针的时候,我一点痛的感觉也没有。但是,一想到打针前的心情,我就禁不住想笑。“丁零零……”上课了。今天走进教室的不是老师,而是医生。医生一进教室,就要我们排队准备打针。“哎呀,要打针了!”我心里一惊。打针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陌生的事。以前,我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也只是吃药,不打针。我想:打针一定很痛。以往在医院里见医生给小孩打针时,小孩一个个痛得呲牙咧嘴,有的甚至嚎啕大哭。虽然我内心怕打针,但这次当着众人的面,我也只好打起精神,做出一点都不怕的样子,免得同学笑我…  相似文献   

15.
每天早晨,欢欢总是高高兴兴地来托儿所,见到晨检医生会高兴地叫一声“医生早”。今天欢欢却一声不响,不高兴地站在那里接受医生晨检,这一反常情绪引起了医生的注意,接车的阿姨说:“今天欢欢不愿下车,是我硬抱下车的,所以不高兴。”医生的目光突然停在欢欢下垂的左臂上,故意让欢欢用左手拿晨检牌,欢欢却用右手拿。这一异常  相似文献   

16.
医生手记 笔者曾在宁波市中医院伤骨科进修1年,经常接到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小儿患者,特向广大家长和保育员提示:胎儿受到母体子宫空间的限制,以及便于经产道娩出,全身的许多骨骼是软骨,出生后才逐渐演化成硬骨,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22岁~25岁,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过早学坐,可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过早学走,可能导致下肢弯曲;孩子学走路时,不少家长喜欢牵着胳膊走以防不慎摔倒,常导致胳膊脱环,即医学上所说的“桡骨小头半脱位”。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 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 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 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看到他举左手 ,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 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小君: 讲个“举手”的例子给你听:一位教师在执教六年级数学教研课时,要求学生用举右手表示判断题的正确,用举左手表示错误。突然一位叫王练华的女同学(课后了解是一名后进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知道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语音刚落,全班学生大笑。但见执教老师一刹那的惊讶之后便很冷静地制止了全班学生的笑声,对提问的学生先后伸出左手和右手说:“请王练华同学看好,这是左手,这是右手。”接着,这位教师又说:“同学们,这其实并不可笑,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冒牌医生     
△冒牌医生开了家诊所。一日,来了位病人,伤口不停地流着血,痛得“哇、哇”直叫。冒牌医生束手无策,只好安慰他说:“你多忍耐一会,按理讲,等血流完你就不痛了。” △小孩:“医生叔叔,我吃了一粒种子,它不会在我肚里生根发芽?” 医生:“从植物的生长发育来看,你只要不  相似文献   

20.
举手的故事     
故事一:数学课堂,老师让学生一起做判断题,老师出示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表态:对的举左手,错的举右手,一学生惶恐.师问其故.生曰:“我不知道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众生大笑:看着孩子一脸的诚实,老师微笑沣说:“噢.这不要紧,你这叫暂时性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