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了解家长对婴幼儿合理喂养的习惯和行为状况,为职能部门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湛江市霞山区某社区部分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353名婴幼儿喂养方式中,纯母乳喂养占44.8%,配方奶粉喂养占17.0%,配方奶粉+母乳喂养占38.2%。男女婴幼儿喂养方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671,P<0.05);比较挑食偏食占19.6%,较少挑食偏食占22.9%,不挑食不偏食占57.5%,不同年龄段婴幼儿挑食偏食习惯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1.683,P<0.05);添加婴幼儿辅食情况:60.9%有添加蛋类及蛋制品,60.9%有添加鱼类及水产品,61.5%有添加肉类及肉制品,35.1%有添加豆类及豆制品,63.5%有添加新鲜蔬果。结论家长需要掌握合理喂养知识,重视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谈起孩子挑食偏食这个话题,涵涵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头疼,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尝,人瘦得像根豆芽似的,把家长都快急疯了,孩子明显营养不良了,以后影响智力发育怎么办?其实,小儿偏食、挑食是儿童中常见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那么,偏食挑食对孩子的健康有多大危害,如何解决偏食挑食的问题,如何保证孩子的营养呢?  相似文献   

3.
陆姣  张彦君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0-22,26
了解澳门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及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行为的影响,为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暨青年局所记录的学校及学生人数,选取澳门7所幼儿园1 229名3~6岁学龄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应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澳门3~6岁学龄前儿童进餐规律较好,能定时、定点、定量吃饭者占71.4%;70%以上的儿童能保证每日都进食水果蔬菜,但有47.3%的儿童会挑食偏食;超过70%的儿童喜欢吃零食,主要为糖果(69.8%),味道好是孩子喜爱零食、含糖饮料和西式快餐的主要原因(63.7%).88.3%的家长常在吃饭时对孩子进行饮食教育,92.8%的家长会引导孩子均衡饮食,91.5%的家长会赞赏孩子的良好饮食行为,但56.0%的家长会强迫孩子进食.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偏食挑食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强迫进食是导致孩子偏食挑食的主要家庭因素(B=0.78,P=0.00);当孩子的主要照顾者为父母(F=3.8,P<0.05)且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F=3.1,P<0.05)时,孩子的挑食偏食行为就越少.结论 父母应承担起照顾儿童日常饮食的责任,以身作则并以鼓励而非强迫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饮食,减少幼童的偏食挑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李荩 《医药与保健》2004,12(3):55-55
挑食、偏食 挑食的幼儿往往出现营养不良,重者还会出现贫血等疾病。为了克服幼儿的偏食,每天的食品要变花样,粗粮细作,荤素得当,烹调方法多样,色香味俱全,合乎幼儿的口味,逐渐改变挑食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李红 《中国校医》2013,27(8):635-636
目的了解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学生饮食行为及习惯情况,为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6各年级共600名学生进行早餐习惯、食物种类、吃零食和挑食偏食等情况调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学生饮食行为存在一定问题,有15.7%(94人)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32.2%(193人)学生经常吃零食,仅有44%(264人)的学生,每天摄取的食物种类多样,营养较全面,51.7%(310人)的学生存在明显的挑食偏食行为。结论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饮食知识及营养搭配知识的宣传教育,家校联合共同纠正学生不良的饮食行为,促进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生活习惯,为更好地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在青岛市4个城区各随机整群抽取1所示范幼儿园全部在园儿童共1 111人,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和电子产品时间2 h的比例为29.35%,5.09%的幼儿看电视距离2 m,用眼姿势不正确的占30.83%,有做眼保健操习惯的幼儿仅占10.93%;保持饭后漱口习惯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比例分别为59.26%和51.02%,存在吃零食习惯的比例达58.52%;挑食偏食的幼儿占43.33%,经常吃甜食的占56.48%,偏爱肉类的幼儿比例为72.41%,63.98%幼儿不能够独立安静用餐;存在啃指甲咬嘴唇行为的占25.93%,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占31.85%。结论学龄前儿童的生活习惯仍存在问题,应该及时发现并给予科学纠正,做好学龄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朱本浩 《家庭医学》2020,(10):36-37
正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有40%~60%的儿童存在挑食、偏食问题。而且与一般人的认识相反,偏食、挑食的现象在中学生比小学生还要严重一些。显然,孩子们偏食、挑食的习惯并没有因为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反而越来越严重了。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钟情"洋快餐",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的高达85.2%。43.6%的孩子每月都吃"洋快餐",其中"每周吃几次"和"几乎每天都吃"的有6.1%。此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其抚养人喂养行为的特点。方法对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636人及其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的不良饮食行为儿童中,不良进食习惯者占54.2%、胃口差47.8%、挑食偏食26.7%、害怕进食11.8%,父母过度关心34.6%。喂养人的喂养行为以哄骗分散儿童注意力占比最高(60.7%),担心儿童营养不良占60.1%。结论在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中,不良进食习惯占比最高;喂养人普遍存在不恰当的喂养行为。应加强抚养人的健康饮食和喂养行为指导,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3~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上海各选国家一级一类幼儿园3所,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3~5岁儿童1620人,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调查儿童中约44.5%偏食,50.1%挑食,87.5%吃零食,70.3%喜欢喝含糖饮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OR=2.11,95%CI:1.55-2.87)、就餐时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OR=2.25,95%CI:1.65-3.05),就餐时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OR=1.73,95%CI:1.21-2.48)与儿童挑食、偏食行为均相关;母亲文化程度(OR=2.11,95%CI:1.55-2.87)与儿童喝含糖饮料相关。结论偏食、挑食及喜欢喝含糖饮料是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饮食行为问题,在宣传科学喂养的同时,要培植家长正确的育儿理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唐山市4所托幼机构中510名3~5岁儿童,以询问家长和教师为主,儿童实验为辅,对儿童偏食、厌食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偏食儿童123名,占受检人数24.11%;厌食儿童81名,占受检人数15.88%;儿童偏食,厌食的发生与儿童任性、过分依赖大人、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熬夜等身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居家隔离期幼儿挑食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特殊时期幼儿饮食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3月18-20 日整群抽取深圳市5所幼儿园1 829名幼儿进行电子问卷调查,使用SPSS 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冠肺炎期间幼儿挑食行为报告率为43.8%.家长挑食、幼儿吃零食、家长对孩子胃口越担心、家长对孩子不喜欢食物的态度是强制或哄骗与幼儿挑食行为发生呈正相关[OR值(OR值95%CI)]分别为3.86(2.74~5.43),1.44(1.15~1.80),3.21(2.45~4.22),2.21(1.65~2.95);而家长引导孩子吃各种食物后孩子会服从与孩子挑食行为发生呈负相关[OR值(OR值95%CI)= 0.38(0.29~0.49)](P值均<0.05).结论 新冠肺炎期间幼儿挑食行为报告率较平时下降,但父母仍需做好幼儿日常饮食管理,鼓励引导孩子健康饮食,减少幼儿挑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监护人饮食行为对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监护人饮食行为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为改善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南京市玄武区1128名3~6岁儿童及其主要监护人为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和监护人自身的饮食行为等。结果约59%的学龄前儿童有挑食偏食行为,其监护人不挑食偏食(OR=0.510)、饮用牛奶(OR=0.831)、食用鸡蛋(OR=0.906)的行为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的因素。结论玄武区学龄前儿童的挑食偏食行为问题非常突出,与其监护人自身的饮食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机关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探讨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与零食消费情况,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况调查,对三种对象人群共计53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58%的孩子偏食、61.6%的孩子挑食,95.2%的孩子有吃零食的习惯,94.8%的孩子喜欢喝饮料,另有78.4%的孩子家中没有制订孩子的饮食计划,92.8%家庭孩子的饮食由(外)祖父母和母亲决定,家长、老师对于孩子的饮食健康非常关注。结论学龄前儿童吃零食的现象较为普遍。鉴于对学龄前儿童的年龄阶段考虑,呼吁家长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关注外,要正确认识零食的利与弊,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孩子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儿童近视,一般人都将其归罪于遗传因素,以及平时用眼习惯不卫生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以下三大易被忽视的常见因素,对导致儿童近视高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应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NO.1:挑食偏食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多种营养充分供给,而挑食偏食会使其所需某些营养元素不足、失衡,  相似文献   

15.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可塑性也较强,因为挑食或偏食,造成了许多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孩子,我们须帮助孩子做到"泛食"、"杂食",拥有健康的好身心。最近,中国预防科学院儿童营养专家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大约2/3的儿童,有偏食和拒绝吃某些食物的习惯,因而容易导致身体缺乏一些必需营养,成为现代"营养不良儿",因而免疫力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16.
正当妈的都希望自家娃能有"吃货"属性,吃好了才能健康长大。可事与愿违,有的孩子只爱吃肉,蔬菜得追着喂;有的孩子直接把不爱吃的菜扔地上,简直是个小恶魔。改掉孩子挑食毛病,宝妈们可谓费尽苦心。挑食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挑食是个很普遍的问题。针对北上广5所幼儿园3045名孩子的调查显示,60%的孩子存在严重的  相似文献   

17.
<正>据国际卫生组织对16个国家的调查发现:春季孩子的生长速度是秋冬季节的2倍左右。家长们怎样才能抓住长个的"黄金时期",提速孩子身高的增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均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多补充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少吃巧克力、饮料、冰激凌等甜食。  相似文献   

18.
正经常听到一些孩子的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就喜欢吃零食,每到吃饭就挑三拣四的,什么都不愿意吃";也有的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只喜欢吃肉,就是不爱吃蔬菜。"的确,在平时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偏食、挑食的不良行为,如喜欢吃肉、吃零食、吃甜食,喜欢吃水果、喝饮料,而不喜欢吃蔬菜、喝白开水,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痛和担忧。孩子偏食的危害孩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对  相似文献   

19.
许多孩子有偏食的习惯,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不喜欢吃的食物则一点不吃,其中不吃蔬菜的孩子最多。不吃蔬菜孩子的家长不惜高价给孩子买各种水果,期望能得到补偿。水果真的能代替蔬菜吗?  相似文献   

20.
正身高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矮小症是儿童生长发育中最为常见的内分泌与营养代谢性疾病。身材矮小不仅容易使儿童苦恼、产生自卑心理,还可能影响未来的求学、择业和择偶。但调查发现,97%的身材矮小青少年其家长不认为孩子个子矮是病,认为是孩子"晚长"、遗传或挑食偏食所致,只有1.6%的家长意识到可能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