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年来,法国煤矿积极应用氮气惰化技术,取得了很好的防灭火效果.实践表明:向火区注入氮气,可以防止煤的自然发热和自燃;降低燃烧强度;消除爆炸危险;还可防止密闭漏风.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应用,对氮气的贮存和运输以及在通风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惰化摸索出了一套工艺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出了用空气和氮气混合物情化火区时判别火区爆炸危险程度的方法.这对我国煤矿应用氮气防灭火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空区遗煤自燃火灾是影响煤炭生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基于Fluent数值模拟技术,构建采空区三维物理模型,模拟研究了采空区流场立体分布规律,并以O2体积分数为判别指标划分了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通过分析采空区遗煤空间分布规律及不同惰性气体的惰化特性,提出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复合惰化技术,即高位压注CO2和低位压注N2,并与单一气体惰化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惰化技术相较于单一气体惰化技术有着更好的防灭火效果;在工程应用中,各监测点CO体积分数在短时间内均降低到2.4×10^-5以下,压注惰气期间防灭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龙固矿N1301综放面调向期间煤层自燃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龙固矿N1301综放面调向期间煤层自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放面调向期间的自燃监测及预防技术方案,建立了以"阻化、惰化、降温"为一体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分别采用注氮惰化为注、注黄泥复胶体封堵降温阻化相结合的防灭火技术措施。这些技术的成功运用为预防调向期间采空区遗煤的自燃,保障综放面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焦坪矿区高瓦斯易自燃厚煤层开采的实际开采条件,统计分析了该矿区近年来的煤自燃发火地点、规律及原因,同时以焦坪矿区4-2煤自燃发火规律为依据,结合矿井实际条件和各种防灭火技术的特点,以胶体防灭火技术和惰气防灭火技术为主要手段,因地制宜,合理地运用注惰气泡沫、堵漏、灌浆、注胶及矿井应急防灭火技术,有效的预防了该矿区煤自燃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浅埋深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安家岭二号井工矿B901综放工作面开采期间,对煤层自燃隐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按照现场观测和全过程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出并实施了针对性较强的以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测预报为基础、以注氮惰化采空区为主的氮气防火技术,结合工作面漏风通道封堵充填技术、局部破碎带压注黄泥浆或高分子灭火材料等防灭火技术,形成了综放工作面火灾防治的"预、防、灭"一体化的综合防灭火技术对策体系。从而有效地杜绝了煤层自燃灾害,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力度的加大,矿井采空区自燃火灾频发。基于采空区煤自燃特点,分析了液态CO2防灭火技术对采空区的降温、惰化特性,研究了液态CO2防灭火技术工艺和装备。以平煤十二矿17060采空区自燃火区治理为例,通过在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液态CO_2在治理高瓦斯矿综放工作面自燃火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山 《煤矿安全》2012,43(9):149-151
针对温庄煤业150201综放工作面采空区CO超限实际,分析了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原因,结合目前国内外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灌注液态CO2惰化灭火的方法,并研究了液态CO2灭火技术工艺及相关参数。现场实践表明,液态CO2灭火能力强、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惰化抑爆作用,是煤层自燃火灾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长城煤矿根据对1301N工作面煤自燃控制重点区域研究,通过利用束管监测和煤体温度自动监测系统两种主要监测方法相结合的自燃发火早期预报体系,实现了煤层自燃早期预报;建立的以胶体防灭火为核心,惰气灭火为辅助,其它防灭火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实现了首采综放面的防灭火。应用一次成孔钻杆及钻头、移动式胶体压注机、注氮防灭火系统等组成了应急防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华丰煤矿1411工作面开采条件和工作面布置方式,分析了大倾角厚煤层负煤柱综放工作面撤架期间的煤自燃危险性,结合现场生产情况,制定了集"堵漏、降温、惰化"于一体综合性的防灭火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但煤炭开采面临着有煤自燃灾害的严重威胁。煤自燃不仅烧毁大量煤炭资源,还易引发瓦斯燃烧、爆炸等重特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对煤自燃灾害的防控能力,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分析了煤自燃理论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煤自燃监测预警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对比分析了煤矿常规的防灭火技术,介绍了煤自燃防治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较详细地阐述了煤自燃过程及特性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煤自燃的低温氧化过程机制、煤自燃分段过程特性及特殊条件下的煤自燃特性;较全面地总结了包括标志性气体方法、测温法等多种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的原理以及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在上述煤自燃理论和监测预警基础上,针对常规注浆、注惰气等技术对煤自燃防控效果有限、难以满足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研发了三相阻化泡沫、凝胶泡沫、无机固化泡沫、稠化砂浆等防灭火技术,同时介绍了液氮(液态二氧化碳)快速灭火降温技术。此外,为了满足煤矿智能化、精准化开采对矿井煤自燃防治的新要求,在矿井火灾监测指标信息化与预警智能化、火源辨识与防治技术控制精准化、防灭火材料绿色化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测绘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矿山测量的新任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合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测绘学科的交叉,分化与融合模式,结合矿山测量专业的现状和特点,针对新的科技社会环境以及矿山测量的新任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地测防治水专业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的问题,现提出整改对策,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测绘科技应用与发展的优势转变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测缓科技的应用必须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优势转变和调整,拓宽和发展应用领域,服务于区域持续发展战备的实施。主要的转变策略包括由技术支持的向决策支持的转变、由基础性工作向全过程调控的转变、由独立技术向综合集成技术的转变,并应形成新的发展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矿浆流变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矿浆流变性测量及矿物浮选试验,考察在不同碳酸根和硫酸根浓度下矿浆流变性与矿物浮选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碳酸根和硫酸根随浓度的增加都能显著降低矿浆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值,对矿物颗粒起分散作用。碳酸根和硫酸根的加入对黄铜矿和蛇纹石的浮选回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主要是通过加快黄铜矿的浮选速率,降低精矿中MgO含量,从而达到相对抑制蛇纹石的效果。蛇纹石浮选速率与矿浆黏度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对菱锌矿和石英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菱锌矿和石英纯矿物的浮选试验、动电位的测试、金属离子溶液化学计算结果表明,Fe3+、Fe2+对菱锌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无金属离子存在时石英基本不浮,Fe3+、Fe2+在碱性条件下能活化石英的浮选;在碱性条件下,Fe3+或Fe2+呈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吸附在石英表面,使石英表面吸附活性质点增加,是Fe3+或Fe2+活化石英浮选的主要原因;Fe3+或Fe2+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覆盖在菱锌矿表面,阻碍了捕收剂在菱锌矿表面的吸附,是Fe3+或Fe2+抑制菱锌矿浮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地矿局建局63年以来,钻探工程作为地质找矿的重要技术手段,发展至今已形成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技术精湛的专业体系。本文在总述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找矿辉煌成就的基础上,从小口径岩心钻探、大口径深井钻探、地下水机井钻探、浅层地温能钻探等几个重点方面详细回顾了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今后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树海  郭德 《煤矿机械》2012,32(7):189-191
分析了目前选煤厂常用的几种细煤泥脱水设备的优缺点,指出了沉降过滤式离心机在细煤泥脱水方面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沉降过滤式离心机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铜钼矿石的选矿及铜钼分离工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军成 《矿业快报》2006,25(8):13-16
介绍了铜钼矿选矿的研究现状及铜钼分离的几种方法,即脉动高梯度磁选、充填式浮选柱浮选和充氮浮选。提出了铜钼分离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钙镁离子对长石和绿帘石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维伟  刘旭 《矿冶工程》2022,42(3):59-63
通过小型浮选试验、动电位测试、吸附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油酸钠体系下Ca2+和Mg2+对长石和绿帘石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 纯净的长石和绿帘石矿物几乎不浮, 加入Ca2+、Mg2+后, 矿物可浮性得到改善;钙镁离子主要以Ca2+、CaOH+、CaCO3(s)和Mg2+、MgOH+、MgCO3(s)形式吸附在矿物表面;油酸钠和钙镁离子在长石和绿帘石矿物表面存在静电吸附, 且钙镁离子可以促进油酸钠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20.
"5. 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公路交通系统遭受了巨大的环境生态经济损失,而公路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是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相关的环境损失经济评估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综述了公路发展的重要性,列举了有关公路工程环境经济损失的风险影响的因素,阐述了工程环境损失评估方法步骤,提出建立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高速公路应急机制,为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