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应用自行设计的五项“水感”测试指标,对四川省游校等12所游校或集训队414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经Q检验证明:速度感、定向感、重量感、浮力平衡力等4项水感指标与运动成绩关系很大,且基本不受训练年限的影响,属保守的非代偿性指标,具有高度选材价值。用逐步回归分析证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5项水感定量指标与水感经验评分以及有代表性的身体形态、素质指标进行选材价值研究。414例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测试结果表明:(1)5项水感定量指标中有4项与运动成绩关系很大,且属保守的非代偿性指标,选材价值高于形态、素质指标。(2)水感定量指标较经验评分更为准确可靠,是游泳选材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61名游泳、足球、田径、排球运动员训练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的测定。结果发现训练后短时间内体液免疫指标有升高倾向,而细胞免疫指标普遍降低,其中以E花环(%)和 IFNr活性下降最为明显(p<0.01),IL-2的产生能力下降亦显著(p<0.05)。同时发现唾液中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01),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跆拳道运动被列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中国加强了对这一项目的训练、研究,但对该类运动员心血管机能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众所周知,心血管机能由其是心功能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评价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一项有效科学指标,而HR(心率)和BP(收缩压,舒张压)又是心血管系统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本研究选用HR和BP生理指标,观察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从事递增负荷运动及恢复期间HR及BP的变化特征,并设立对照组,以观察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后HR、BP适应性变化特征,为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山西省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运动员训练强度、成绩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生化指标。方法在连续36 d的时间里对山西省跆拳道队4名女子运动员的血睾酮(T)、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三项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其中监测密度为4 d一次,于当天训练结束后3-5 min内肘部静脉采血。血睾酮(T)以磁分离酶联免法测定,血红蛋白(Hb)采用无毒溶血剂法进行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采用酶偶联法进行测定。结果①4名队员血睾酮值呈现相近的变化趋势,训练强度大,血睾酮值降低,训练强度下调后升高;长期处于较低的训练强度,血睾值升降周期延长。②血红蛋白呈现与血睾酮类同的变化趋势,其值与运动强度呈负相关。③血清肌酸激酶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运动强度大,肌酸激酶值高。结论综合三项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可知三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时运动员运动状态良好;而CK水平高,T和Hb水平下降时运动员呈现疲劳状态。由此可指导教练员及时掌握运动员体能状况,调整训练强度及训练项目,有效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用沪产“FJD-80”型单筒肺量计在桂西的百色市、平果县二地,检测三所业余体校7岁~16岁少儿游泳运动员213名(男101人、女112人)的肺功能,各分五个年龄组。选用肺活量、最大通气、体表最大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四种指标。发现运动员的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都优于当地学生组(P值<0.05),体表最大通气量除男、女7~岁组和女15~岁组外(P值>0.05),其余七个年龄组的运动员优于当地学生组。而时间肺活量仅有女运动员13~岁组优于当地学生组(P<0.0 5)。  相似文献   

7.
游泳运动是重要的体育运动,取得好成绩不仅是运动员的荣耀,也是国家运动发展和国家荣誉的体现。因此运动员均会竭尽全力进行训练,以获得好成绩。随着国家对游泳运动重视程度的增加,对游泳训练后疲劳恢复方法的研究已成为运动研究的重要的内容,实践证实疲劳恢复对提升运动员成绩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对现阶段常用的疲劳恢复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游泳运动训练疲劳的恢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拉伸紧张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并加强对抗肌群的力量对游泳运动员肩关节前倾姿势的影响。方法在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适龄专业运动员中选出48名游泳运动员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完成常规游泳项目训练,观察组采用8周的肌肉拉伸和力量方案进行训练,并对其训练前后双肩的姿态进行测试。结果在训练后的军姿站立姿势和放松自然姿势测量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受试者相比,肩峰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8周的肌肉拉伸和力量训练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游泳运动员肩关节前倾的姿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久居高原西宁(2260m)的大学生运动员(n=31),在该海拔集中训练及下到平原大连比赛期间(2周),进行“光单纯反应时”测定,并观察感觉运动反应改变与运动能力改变之间的关系。反应时明显缩短者占58.1%,无明显改变者占38,7%,明显延长者占3.2%,反应时明显缩短的大多数运动员,运动成绩显著提高(≥2%)。其中短跨项目吻合率为80%,中长跑为70%。反应时测定在“高原训练”中似可做为评定和监测运动能力的一项客观指称。  相似文献   

10.
<正> 游泳属于耐力性运动。因水阻力大,机体前进比较困难,加上水对胸廓的压力比大气对胸廓的压力大,易给呼吸造成困难,所以人们认为游泳是发展呼吸机能最好的运动项目之一,采用呼吸机能指标来检测游泳运动员,对选苗和科学训练有着特别意义。我们于1982年5月对百色地区业余体校游泳、田径、潜水、体操、举重、乒乓六个队的143名少儿运动员进行了肺功能检测,其中游泳46名,男17,女29;田径54名;(其它运动队人数较少,暂不纳入统计)。与此同时,我们按自然抽样方法,还分别对百色市郊一所小学和一所地区中学的学生,同样进行了肺功能测定,检测各  相似文献   

11.
<正> 训练年限半年-3年,年龄在10-17岁之间,其中男16人,女22人,共38人。运动员都是来自百色地区12个县少数民族,入队时一般体检无疾病即入队。关于心电图方面的检测未能采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只有在京、沪、津、川等地搞过,但也是局限于探索,仍未能广泛运用。我们对百色地区业余体校游泳运动员作了心电图结果的调查,我们认为这对我区在少数民族集居地区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将常规描  相似文献   

12.
血液尿素氮(BUN)的动态变化已作为评价运动员机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小鼠运动后血尿素氮的改变一直未见详细的报道。本文首次系统测试了不同游泳条件下小鼠BUN的改变情况,为筛选抗疲劳药物提供一个疲劳模型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3.
检测90名7~12yr受训时间不同的游泳运动员,训练前、后尿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训练后即刻较训练前显著下降(p<0.01),休息5h较训练后即刻极显著升高(p<0.001),休息15h后渐回落,休息24h,受训越长者,越快恢复至训练前水平。说明游泳训练可明显降低儿童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婴儿游泳是一项有益婴儿成长的健康保健活动.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家医院先后推广并开展了新生儿游泳活动,并把新生儿游泳列为产后延伸的一项医疗服务.通过对新生儿进行游泳训练,观察游泳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获得各研究指标的临床意义.确定游泳对婴儿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育的最佳方式,对提高儿童身体健康水平及心理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量训练对高校中长跑运动员机体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每周训练6次的青岛科技大学中长跑队运动员,经过12周的体育锻炼后,观察受试者血液中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FRT)及转铁蛋白(TRF)水平的变化。结果运动员训练后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较训练前显著下降(t=5.890、4.466,P<0.05),其余指标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运动员训练前后TRF、FRT水平具有明显差异(t′=5.846、4.872,P<0.05)。结论由于12周的运动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安排不合理,运动员出现了轻微的铁代谢紊乱,运动过度是造成运动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有氧耐力型运动项目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接受不同类型运动训练儿童的执行功能特点.方法 以40名参加乒乓球训练(乒乓球组)和41名参加游泳训练(游泳组)的6~9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完成GO/NOGO任务,采集和分析两组儿童的行为学指标(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及事件相关电位成分N2的波幅.结果 与乒乓球组比较,游泳组GO和NOGO的反应时间较快,而正确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游泳组和乒乓组脑电图CPz点NOGO-N2的波幅分别为(-11.36±9.4)μV和(-7.55±7.99)μ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乒乓球训练的儿童在抑制性控制方面强于接受游泳训练的儿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00-103
目的 探讨高强度负荷训练对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者心电图及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根据运动员的整体机能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方法 选择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加入本研究的150名运动员,技能主导类运动员61名纳入技能组,体能主导类运动员89名纳入体能组。两组运动员均给予相同的高强度负荷训练,对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电图指标、心率、血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高强度负荷训练后技能组心率减速率(DC)低于体能组,心率变异性(HRV)、QT离散度(QTd)均高于体能组(P0.05)。高强度负荷训练后技能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体能组(P0.05)。技能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67%(12/61)高于体能组的5.62%(5/89)(P0.05)。结论 运动员经高强度负荷训练后,相比于体能主导者,技能主导者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增强,各项心电图指标有明显改变,增加了运动者的心肌易损性,各种心律失常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多。  相似文献   

18.
本病在运动员中非常多见,因而在文献中曾被称为“运动员之踝”(Athlete’s Ankle,Mor-ris,1943),或“足球运动员之踝”(footballer'sAnkle,McMurray,1950)。以后 D.H.ODonoghue(1957)又名之为踝关节撞击性骨疣(Impingement Exostosis)。本病多见于足球、体操、兰球、滑雪及举重运动员,以及舞蹈演员,有时严重的影响训练,成绩提高及演出。  相似文献   

19.
用心阻抗法同步描记了40名男性青年学生和40名男性运动员,在50W和150W荷重踏车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及恢复各时程(30″、1′,2′、3′、5′)的心电,心音、心阻抗(△Z)及其一阶导数图(dz/dt)。经测算:1)给出了坐位状态下SV、CO等指标的常数值。2)在荷重状态下,“运动员组”心搏指数的增加高于“学生组”,而心率的增加则低于“学生组”。3)心脏指数的恢复速度随荷重增加而减慢,在150W荷重下“运动员组”的恢复速度远较“学生组”为快。提示系统训练能增加心脏潜力、提高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以下简称“完右”)具有病理性意义,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此症也可见于没有心脏病证据的健康人中,但比较少见。在运动员中也有发现。此种心电图异常的临床意义如何,训练安排及预后如何,是运动员、教练员和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报告心电图示“完右”的运动员12例,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