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生物信息数据库相关资料,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索Oncomine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检索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对比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FEN1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检索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可视化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FEN1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Plotter在线分析FEN1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检索肿瘤单细胞(CancerSEA)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与乳腺癌单个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FEN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FEN1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FEN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来看,FEN1基因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此外,FEN1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多种细胞功能状态相关,其中与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DNA损伤、DNA修复正相关性最高。结论FEN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并且与乳腺癌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及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5抗原和CD44v6蛋白在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5抗原和CD44v6蛋白在51例乳腺癌及67例乳腺增生中的表达.结果:CD44v6蛋白在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和37.3%,而CD15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4%和44.8%,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5抗原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状况及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况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CD15表达与CD44v6表达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联合检测CD15抗原和CD44v6蛋白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肿瘤数据库挖掘数据分析DCTP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讨DCTPP1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及功能.方法 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中的DCTPP1基因mRNA表达水平,利用Human Protein Reference Database数据库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组织中DCTPP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GEPIA乳腺癌数据分析DCTPP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在gene-mania和WebGestalt数据库对与DCTPP1基因表达相关基因及其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基因功能.结果 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DCTPP1基因mRNA呈高表达(P<0.05).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肿瘤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DCTPP1基因均呈高表达(P<0.05).乳腺癌组织中DCTPP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与低表达比较,DCTPP1基因高表达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HR=1.9,P<0.05).基因功能分析提示与DCTPP1表达相关的20个基因主要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及细胞膜性结构中,参与细胞的代谢、生物调节、细胞生长等过程,在结合蛋白、酶活性、结合核酸等过程中发挥着作用.结论 DCTPP1基因在乳腺癌中明显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干预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肿瘤数据库挖掘数据分析DCTP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讨DCTPP1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及功能.方法 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中的DCTPP1基因mRNA表达水平,利用Human Protein Reference Database数据库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组织中DCTPP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GEPIA乳腺癌数据分析DCTPP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在gene-mania和WebGestalt数据库对与DCTPP1基因表达相关基因及其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基因功能.结果 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DCTPP1基因mRNA呈高表达(P<0.05).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肿瘤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DCTPP1基因均呈高表达(P<0.05).乳腺癌组织中DCTPP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与低表达比较,DCTPP1基因高表达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HR=1.9,P<0.05).基因功能分析提示与DCTPP1表达相关的20个基因主要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及细胞膜性结构中,参与细胞的代谢、生物调节、细胞生长等过程,在结合蛋白、酶活性、结合核酸等过程中发挥着作用.结论 DCTPP1基因在乳腺癌中明显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干预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收集我院经手术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初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共112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4+/CD2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D44+/CD24-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情况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月经状况、年龄、脉管癌栓、肿瘤大小、分期、雌激体、孕激素受体、HER-2、P53、Ki67表达无关(P>0.05)。因此认为CD44+/CD24-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情况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BCG2、CD44、CD24及CD44+/CD24-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CD24-细胞的表达并应用单染方法检测ABCG2、CD24、CD44的表达情况,同时以60例癌旁组织及3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作对照.结果 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癌旁及乳腺增生症组织中均有表达.CD44+/CD24-细胞与CD44表达呈正相关(r=0.304,P<0.05),与ABCG2、CD24表达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 ABCG2表达与无瘤生存期相关(P<0.05).CD24在复发及间质无淋巴反应者中阳性表达高于无复发及间质有淋巴反应者(P<0.01及0.05).结论 CD44+/CD24-细胞表达并非乳腺癌组织特异性,其与CD44表达呈正相关;ABCG2阴性患者无瘤生存期长;CD24高表达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制作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与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癌旁正常黏膜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共125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利用这些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组织芯片上检测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率与喉癌和下咽癌临床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CD44v6在原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和原发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CD44v6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高分化组明显低于中分化组(P<0.05),而CD44v6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浸润范围、年龄、性别等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 CD44v6在喉癌和下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和估计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徐健  杨琦  吴翠晖  段鸿露 《浙江医学》2022,44(12):1261-1267,1272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2-α(TOP2A)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及其对LUAD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Oncomine、TIMER数据库获取TOP2A在不同类型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Oncomine、GEPIA、GEO、Ualcan数据库获取TOP2A在LUAD中的表达水平。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TOP2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LUAD中的表达差异。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TOP2A表达对LUAD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利用HPA数据库分析TOP2A在LUAD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获取TOP2A基因突变信息及对LUAD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LUAD中TOP2A表达与免疫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利用TISIDB数据库分析TOP2A的表达与趋化因子及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的关系。结果TOP2A在肺癌、膀胱癌、乳腺癌、胆管癌等多种癌组织中高表达(均P<0.05)。TOP2A在LUAD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在不同人种、性别、年龄、吸烟史等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P2A蛋白在LUAD组织中高表达。TOP2A过表达组的LUAD患者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TOP2A突变组LUAD患者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TOP2A表达水平与B细胞、CD8+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显著相关(均P<0.05),和多种趋化因子、免疫增强剂基因及免疫抑制剂基因均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TOP2A是LUAD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可能通过肿瘤免疫机制影响LU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4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HMGA1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的120例乳腺癌组织、46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43例乳腺腺病组织中HMG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MGA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乳腺癌组织中HMG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和乳腺腺病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HMGA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P<0.05),三阴性乳腺癌HMG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HMGA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疾病组织明显升高,并与临床分期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