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玉金  陈伟  范正军  曹静  王宇鹏  刘磊 《轧钢》2020,37(4):103-105
针对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套筒卷取无法保证连续批量生产及卷取质量的问题,对其卷取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卷取张力、张力锥系数、张力锥作用卷径系数以及皮带助卷器压力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卷取参数的优化试验,确定了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的无套筒卷取最优工艺参数,下线钢卷质量良好。薄带无套筒卷取工艺在酸轧机组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钢卷内圈质量,还降低了套筒的周转与消耗,从而降低了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刘玉金  陈伟  范正军  曹静  王宇鹏  刘磊 《轧钢》2007,37(4):103-105
针对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套筒卷取无法保证连续批量生产及卷取质量的问题,对其卷取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卷取张力、张力锥系数、张力锥作用卷径系数以及皮带助卷器压力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卷取参数的优化试验,确定了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的无套筒卷取最优工艺参数,下线钢卷质量良好。薄带无套筒卷取工艺在酸轧机组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钢卷内圈质量,还降低了套筒的周转与消耗,从而降低了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市场对薄板坯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本钢1880 mm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经常会发生塔形钢卷,塔形钢卷需经过平整机组返修才可外发,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也给平整机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本钢技术人员从工艺及设备等方面分析了本钢1880 mm机组热轧带钢卷取塔形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改进的措施,确保了薄板坯钢卷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带钢连续处理机组和精整机组卷取机前的出口伸缩导板在带钢穿带和甩尾时的位置控制方式,计算确定了出口伸缩导板摆动角度的绝对值编码器的脉冲数m与钢卷直径DC的关系,实现了根据钢卷直径的变化对出口伸缩导板摆动角度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卷取运行的稳定性和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全长性能均匀性是影响钢卷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带钢热轧卷取后晶粒继续长大,卷取温度越高,冷却后最终产品晶粒越粗大;卷取温度越低,冷却后最终产品晶粒越细小。钢卷头、中、尾部位不同的冷却条件导致头、中、尾晶粒度存在差异,表现为钢卷头、尾晶粒细小强度高,钢卷中部晶粒粗大强度低。通过投入热轧U型冷却工艺,可以显著改善钢卷全长性能一致性,降低因头、尾强度波动太大导致的酸轧重焊率高、头尾板形不良等问题,提高冷轧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闻青山  吴冬梅 《轧钢》2009,26(4):63-66
针对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双机架可逆式冷轧机组因原料钢卷卷重只有设计时的一半和每卷轧制都有 较长的带头带尾而导致轧机产能和成材率受影响的问题,开发了“2卷拼1卷”和“3卷拼2卷”的拼卷轧制生产模式,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瓶颈。介绍了该机组的工艺流程,拼卷轧制的数据、控制和生产组织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取向硅钢的卷取质量直接影响到钢卷在后工序流转过程中成材率等重要指标,针对某取向硅钢机组卷取塔形缺陷,分析了卷取塔形缺陷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氧化镁涂层及干燥工艺,改善了带钢表面氧化镁状态及厚度均匀性,通过优化卷取张力参数、保证套筒尺寸精度及提高带头卷取质量等措施,保证了钢卷层与层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层与层之间的错动,消除了卷取塔形缺陷,提高了带钢的卷取质量,使取向硅钢冷轧工序成材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卷取过程中钢卷内部应力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钢卷径向弹性模量作变量处理,同时考虑卷取过程中卷筒的缩径,从而建立了卷取过程钢卷内部尖力分布以前卷取机卷简单压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较吻合。  相似文献   

9.
取向硅钢的卷取质量直接影响到钢卷在后工序流转过程中成材率等重要指标,针对某取向硅钢机组卷取塔形缺陷,分析了卷取塔形缺陷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氧化镁涂层及干燥工艺,改善了带钢表面氧化镁状态及厚度均匀性,通过优化卷取张力参数、保证套筒尺寸精度及提高带头卷取质量等措施,保证了钢卷层与层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层与层之间的错动,消除了卷取塔形缺陷,提高了带钢的卷取质量,使取向硅钢冷轧工序成材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力卷取过程卷筒压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有限元方法对张力卷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卷取过程中带卷内的压力和应力分布情况 ,并对影响卷筒压力的几个主要因素 (张力、摩擦力、带卷外径 )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卷筒压力和张力、摩擦力、带卷直径之间的关系。根据计算结果 ,得出一适于工程计算的卷筒压力计算公式 ,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晓宇  陈静  崔熙颖 《轧钢》2021,38(6):54-59
针对某1 420 mm冷连轧机组成品卷带钢头尾出现划伤的问题,从卷取张力波动入手,首先对头尾起步建张对带钢挫、划伤缺陷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分别选取正常卷带钢和问题卷带钢的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头尾建张对带钢挫、划伤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该1 420 mm冷连轧机卷取机组存在张力波动问题,首次张力波动发生在距离钢卷尾部约150 m处,第2次张力波动发生在距尾部约40 m处;张力波动使带钢卷取得不够紧密,会产生滑移而形成松动层,加上运输等外部因素,造成松动层处层与层之间相互摩擦、碰撞,最终造成带钢挫、划伤缺陷。通过对卷取头尾张力波动不大于0.5 MPa、张力变化率不大于1.24 N·s-1,速度变化率不大于12 m·s-2,紧密系数大于1.25的控制,带钢松卷和挫、划伤缺陷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700 MPa级高强钢主要采用Ti微合金化成分体系,利用纳米级Ti析出相来提高强度,但存在塑性不足、性能波动大等问题。利用OM、SEM和物理化学相分析法,对比研究了带钢头、中、尾部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析出相的类型与大小。结果表明,带钢头、中、尾部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头部晶粒尺寸细小,中部和尾部晶粒尺寸相对较大,然而带钢头部强度显著低于中部和尾部。通过分析强化机制,发现带钢头部M(CN)析出不充分,沉淀强化作用相对较小是其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此,对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优化,采取提高头部卷取温度、轧后送入缓冷坑等措施后,带钢头、中、尾部析出相数量基本相当,性能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张结刚 《轧钢》2022,39(2):96-101
针对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 250 mm热轧板厂厚度h≤2.5 mm高强钢、热成形汽车用钢、700 MPa以上宽厚规格高强钢等钢种卷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卷形缺陷,分析了卷形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生产表明:通过对辊道速度的修正、对夹送辊辊缝偏差的控制以及张力转换系数的调整,有效控制了厚度h≤2.5 mm高强钢内塔、外塔缺陷,钢卷返修比例由27%降至约5%;通过对层间系数的修正、对张力转换斜率及助卷辊压力和芯轴膨胀系统压力的调整,有效控制了热成形汽车用钢扁卷缺陷,钢卷返修比例由0.63%降至约0.32%;通过对冷却均匀性控制、张力控制、对尾部进行热补偿,有效改善了700 MPa以上宽厚规格高强钢的层错缺陷,提高了卷形质量,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张春煜  白劳炼 《轧钢》2014,31(4):52-53
本文就连续处理机组入口带尾准确停车进行了设计计算,主要介绍了卷径的计算、剩余带钢长度的计算、设定带钢长度的计算、剩余带钢长度与设定带钢剩余长度的比较,相对于传统计算方式,此设计计算能使入口带尾自动停车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史素红  苗旺 《轧钢》2019,36(3):86-89
针对热轧酸洗高强钢酸洗机组出口卸卷过程中频繁发生松卷的问题,逐一从生产流程的剪切、甩尾、钢卷小车接卷、送卷等工序分析松卷原因,并通过机械设备调整、电气控制功能优化等手段进行改进,经过近一年的生产应用,厚规格、高强钢松卷发生率由原来的90%降至目前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彭冲  李素珍 《轧钢》2016,33(5):49-51
针对连退线技术工艺特点,对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难题,如清洗段带钢划伤、步进梁连杆变形、钢卷头尾带钢溢出边、通道切换导板划伤等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取向硅钢的典型牌号,在带钢长度上的夹杂物和析出物的种类、形貌和分布做了系统的检测和分析对比。 1 μm以上的夹杂物主要为Al2O3及CaO-Al2O3夹杂,其分布在钢卷不同部位差异较小;尺寸在0.5 μm 以下的细小析出相主要为AlN、MnS以及它们的复合析出,在钢卷头部分布的数量明显较尾部多。夹杂物和析出物分布的差异造成了晶粒尺寸的差异,头尾晶粒尺寸差异达到20%左右,进而造成了头尾磁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刘建兴  欧阳奇  彭松 《轧钢》2015,32(4):73-76
在分析了现有各种带钢对中传感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带钢对中位置两段式脉冲电磁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电磁感应工作原理,实验装置由原边激励线圈、两段式副边差分检测线圈、脉冲激励/检测装置组成。经功率放大的脉冲电压信号对原边激励线圈进行激励,通过数字示波器在线采集检测线圈输出的差动信号并进行分析。该装置具有1.2%线性度,±1.0 mm检测精度,±0.1 mm分辨率,能满足工业生产现场对带钢对中检测及纠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远旭 《轧钢》2012,(3):59-61
分析了冷轧卷综合成材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料卷重、酸洗切头尾和切边损失,以及冷轧工序卷芯和卷尾损失,通过采取提高热轧原料宽度精度以减少切边量、将酸洗切头尾量由原来的12m减少至8m、提高热轧原料卷重、实施拼卷轧制等改进措施后,使冷轧卷成材率由89.5%提高到9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系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德强  胡昌宗  黄波 《轧钢》2005,22(5):29-30
针对凌源钢铁集团公司中宽热轧带钢厂原有带钢冷却系统存在的冷却效果差、卷取温度不可控等问题,运用热轧带钢冷却机理,开发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系统,应用温度控制模型实现了钢卷温度自动控制,且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