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汽轮发电机组在小修后进行了发电机短路试验,测量了主变压器出口、厂用电6kVI段,厂用电6kVⅡ段、厂用电10kVI段、厂用电10kvⅡ段的短路电流、励磁电流、励磁电压和无功功率等数据。通过数据绘制出发电机短路特性曲线,与厂家提供的发电机短路特性曲线进行比较,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试验结果证明机组参数满足发电机短路要求,并提出在进行发电机短路试验时三相短路点应尽量位于接近发电机引出线端,三相短路线最好采用铜排或铝排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发电机变压器组整套启动试验方法的改进,即用发变组短路特性试验替代发电机短路特性试验,用发变组空载特性试验替代发电机空载特性试验,并以某1 000 MW电厂的试验数据验证新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刘宏  王嘉誉 《电气制造》2013,(11):74-76
某2×135 MW热电厂2号机组大修后进行整套起动空载试验时,发电机出口发生A、B相间接地故障,发电机、主变压器及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迅速切除故障,故障造成发电机出口母线及CT二次电缆蛇形软管损坏。陈述了故障发生的状态,并根据保护动作情况分析故障点,查明故障发生的起因及过程,提出故障处理方案,为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爽 《高压电器》2011,47(11):77-80,86
针对大容量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选择问题,依据GB/T 14824-2008、IEEE Std C37.013-1997和IEC 60909-0-2001中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型式试验报告的有关数据,以某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为例进行了比较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提出了对发电机出口短路器短路电流开断能力不能采用百分比...  相似文献   

5.
水轮发电机组短路特性试验是水轮发电机组起动的重要试验项目之一.根据青铜峡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的短路特性试验的实施情况,对如何选择合适的励磁电源和三相短路点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进行该项特性试验时,励磁方式应采取他励,现场应使用备励装置进行升流.对于无备励的水轮发电机组短路特性试验,必须通过改变现场电气联接接线方式,选择合适的励磁电源和三相短路点,方可在现场进行无备励水轮发电机的短路特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研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问题,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端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的产生机理,给出了双馈风力发电机在空载同步转速条件下的定转子短路电流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双馈风力发电机内部的电磁关系,分析了发电机故障前不同转速、输出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等运行状态对双馈发电机短路电流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3 MW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对发电机定子端三相短路故障状态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定转子短路电流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和发电机故障前的初始状态可以有效对双馈发电机短路电流进行定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双馈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印度卡玛朗加电厂1号机组(350MW)在启动调试阶段进行同期并网时,发电机出口发生两相短路事故。基于保护装置的故障录波图、微机事件报文和发生事故时的信息,分析事故原因;将更换断路器后进行的主变压器检测试验、发电机断路器特性试验、发电机短路和空载特性试验、机组带负荷试验(更换发电机断路器后进行)的结果,与事故前检测试验数据比较,确认事故后主变压器、发电机的安全性、可靠性没有改变,可以投入运行;针对此次事故暴露的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  相似文献   

8.
印度卡玛朗加电厂1号机组(350 MW)在启动调试阶段进行同期并网时,发电机出口发生两相短路事故。基于保护装置的故障录波图、微机事件报文和发生事故时的信息,分析事故原因;将更换断路器后进行的主变压器检测试验、发电机断路器特性试验、发电机短路和空载特性试验、机组带负荷试验(更换发电机断路器后进行)的结果,与事故前检测试验数据比较,确认事故后主变压器、发电机的安全性、可靠性没有改变,可以投入运行;针对此次事故暴露的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型发电机组整套启动电气总试验过程中,发电机-主变压器组系统的工况与正常运行时不尽相同。基于实际工程发电机组整套启动电气试验的全过程,论述了不同试验阶段的特点。针对整套启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继电保护在电气总启动中应该采取的策略,包括:励磁变压器临时试验电源的定值设置依据、同期定值的调整原理、保护的投退原则等。这些策略可供大型发电机启动调试借鉴。  相似文献   

10.
龚春波 《发电设备》2006,20(4):292-294
某600 MW发电机组在做主变压器损耗试验时,因出现操作错误,导致发电机短路故障。介绍了短路故障后对发电机的检查和试验情况。同时发现了发电机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建议今后采用外接电源法做主变压器空载试验。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论证了大容量发电机出口装设发电机断路器(generator circuit breaker,GCB)的必要性,而对小容量(≤30 MW)发电机出口及发电厂内馈线是否也应装设GCB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计算分析了在开断条件最恶劣的三相短路故障情况下,12~30 MW小容量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及馈线断路器的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并从TRV上升率的角度出发,确定普通配电型断路器是否可以替代GCB安装在发电机出口及厂用电馈线处。计算结果表明,当发电机出线端及厂用电馈线中分别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断路器TRV上升率均未超过0.34 kV/μs,普通配电型断路器可以替代GCB安装在小容量发电机出口及厂用电馈线处。  相似文献   

12.
结合南瑞新型发变组保护装置RCS - 985的功能特点 ,介绍了在华能威海电厂 #1机 1 2 5MW发变组是如何实现双套主保护、双套后备保护、双套异常运行保护配置方案 ,阐明了双主双后配置方案回路简单、运行维护方便的优点 ;提出了对TA、TV的配置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王奕 《广东电力》2005,18(8):22-25
以某电厂一台300MW发电机组为例,介绍了几点关于大型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差动保护整定计算的心孽和见解,包括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定值计算的标幺值算法、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和灵敏系数,以及毫流互感器(TA)断线闭锁的设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军 《广西电力技术》2014,(1):65-68,72
某电厂对多年运行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发变组)保护装置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且更新所有二次电压、电流回路电缆,机组启动试验期间,电网正值重要保供电期,调度和电厂对改造工期、安全和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场通过计算,并结合同型机组经验数据,简化了试验流程,采用小电流试验和高精度仪器测试方法,解决了短路母排容量小和工期紧的问题,顺利完成了发变组保护改造后TA极性的校核工作,达到了安全、快捷的目的,为机组早日恢复正常运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某电厂一台300 MW发电机组运行中母线保护动作造成的发电机停机事故.分析了事故起因,确定是误操作和误整定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进一步阐明了事故中继电保护的动作情况及原理,并对发变组保护功能是否受到影响,为什么母线保护先于发变组保护动作以及厂用电切换方式三个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纠正继电保护定值设置的具体方案,明...  相似文献   

16.
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是同步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发电机运行状态,向发电机的励磁绕组提供一个可调节的直流励磁电流,以满足发电机各种运行方式的需要。励磁系统直接影响发电机的安全运行,其技术性能低下将给机组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满足电力系统对发电质量高标准的要求,确保发电机组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必须采取先进科学的励磁系统。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600 MW及以上机组的主要励磁方式,对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和无刷旋转整流器励磁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自并励励磁系统具有接线简单、主机轴系短、造价低、运行维护方便、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并分析了大容量机组采用自并励励磁系统的可行性,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兆瓦级双馈发电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本文研制了双馈发电机故障模拟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首次实现了可进行多项非破坏性电气试验,可模拟双馈发电机定转子匝间短路、相间短路、相对地短路、三相不平衡以及转子励磁电流不稳定等故障。所研制的试验平台可为研究双馈发电机故障诊断算法等提供真实有效的故障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WFB-100型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成套保护装置的结构以及保护模块软件与单元管理机 软件的具体功能,对大型发电机内部短路主保护配置及其他保护配置作了说明,对差动保护 、故障分量负序方向保护、失磁保护、转子一点(两点)接地保护、失步保护及定子一点接 地保护的保护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鉴于1000MW汽轮发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决不能简单照搬或沿用300MW及6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主保护配置方案。文中提出了2种新型中性点引出方式及主保护方案的配置,经对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1000MW汽轮发电机内部短路故障进行分析计算,发现其保护性能均优于传统的发电机中性点引出方式及主保护配置方案。为了降低技改难度并积累工程经验,应首先选择汽轮发电机按照新型中性点引出方式2进行技改,以确保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但该方案仍需电机制造和运行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