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413例GD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205例)和对照组(2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如营养宣教、运动及血糖监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管理。分别对两组孕妇干预前后体质量增长、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变化、产科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结局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体质指数18.5~24.9、25.0~29.9、>30 kg/m2的患者孕期增重均低于对照组[(12±5)kg比(16±7)kg、(8±6)kg比(11±7)kg、(6±3)kg比(10±4)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2±0.8)mmol/L比(4.5±0.6)mmol/L、(6.0±0.8)mmol/L比(6.4±0.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体化管理应用于GDM孕妇,可有效控制体质量增长及血糖水平,显著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围产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以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围产期开始实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血糖控制情况、母婴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血糖和HbAIc水平均明显降低,围产期合并症及围生儿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史慧芳 《海南医学》2014,(13):2019-202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预防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病理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单胎孕产妇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并实施妇产科护理常规,研究组除了实施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外,还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如情绪护理、疾病知识健康教育、膳食指导和严密监测等。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GDM并发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优质护理服务后,孕产妇空腹血糖为(4.43±0.52)mmol/L,对照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为(6.49±2.04)mmol/L,研究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58%(7/48),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06%(24/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产妇的护理服务总满意率达到97.92%(47/48),而对照组仅为80.85%(38/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能有效帮助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很好的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对母婴的危害,对促进母婴健康、提高病理产科护理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规范化治疗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8例GDM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孕产妇予以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胰岛素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孕产妇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孕产妇的FPG及2 h 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孕产妇与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产妇的规范化治疗有利于更好地控制GDM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改善母儿预后的作用.方法:比较个体化饮食控制组和常规饮食指导组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差异.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个体化饮食控制组的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饮食指导组低(P<0.05),但两组的剖宫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治疗有助于GDM患者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林玲 《河南医学研究》2009,18(3):236-23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体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及科学控制血糖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5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根据血糖控制理想与否分为两组:血糖控制理想组A组(4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组B组(18例),观察GDM孕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血糖控制理想组的GDM孕产妇妊高征、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发生率显着低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重视孕期糖筛查可以尽早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积极科学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可以降低GDM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肖卫清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217-217
目的:通过对6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GDM)孕产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将6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的血糖控制,母婴并发症及剖宫产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给予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可降低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使血糖控制理想,提高正常分娩率,达到良好的妊娠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控制饮食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另4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强化饮食控制。对比两组孕产妇血糖控制达标率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产妇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产妇与围生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饮食控制,有利于提升孕产妇血糖控制达标率,减少高血糖对孕产妇与围生儿的不利影响,确保母婴平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社旗县人民医院11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饮食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及午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7.02%(4/57)低于对照组22.81%(1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并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早期干预的方法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51例早期GDM并进行干预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未经干预在分娩时发现的GDM孕妇41例作对照组,记录两组GDM孕妇的分娩、围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和产后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生儿胎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妇经过早期筛查并干预后,可以有效减少分娩风险以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583-585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GDM孕妇120例,其中接受孕期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满意者78例(观察组),未接受孕期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不满意者42例(对照组),同期选择血糖正常的孕妇60例为正常组,对3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和正常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81%(31/42)、14.10%(11/78)和11.67%(7/60),剖宫产率分别为80.95%(34/42)、53.85%(42/78)和46.67%(28/60),对照组孕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42.780、8.638,P<0.05)和正常组(χ~2=40.810、12.180,P<0.05);观察组孕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0.699,P>0.05)。对照组、观察组和正常组孕产妇围生儿中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10%(37/42)、15.38%(12/78)和15.00%(9/60),对照组孕产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和正常组(χ~2=59.740、53.310,P<0.05);观察组孕产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结论对GDM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9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管理;选择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人院时才确诊的GDM孕妇19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只予传统的常规治疗护理.比较两组的血糖情况,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健康情况.结果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通过在孕期对GDM孕妇采取健康管理,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尽早对GDM孕妇实施科学正确的健康管理,可降低GDM所导致的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入院时OGTT试验确诊为GDM的患者150例,将其中进行早期筛查并干预良好的103例作为干预组,将24周以后确诊不遵循饮食治疗方案或34周以后确诊且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4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并发症等资料。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比较发现,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胎膜早破、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围生儿并发症比较,干预组死胎、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血素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对孕妇常规进行早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子痫前期风险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成本效果比。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合理饮食轻松降低血糖》指导患者学会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同时根据运动负荷试验选择《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中适合患者本人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对照组26例,按照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对饮食和运动只做一般的口头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3,6,9,12个月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变化和每组干预前与干预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变化,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干预后3,6,9,12个月时干预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或P〈0.05);对照组的2hPB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的HbA1c为(6.52±0.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1±1.25)%(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的FPG、2hPBG、HbA1c分别为(6.10±1.17)mmol/L、(7.30±1.64)mmol/L、(6.28±0.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7±2.00)mmol/L、(9.31±2.07)mmol/L、(7.25±1.05)%(P〈0.05或P〈0.01);干预后9个月干预组的FPG、2hPBG、HbA1c分别为(5.78±1.28)mmol/L、(7.27±2.07)mmol/L、(6.19±0.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0±2.33)mmol/L、(10.22±2.53)mmol/L、(7.33±0.98)%(P〈0.01);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的FPG、2hPBG、HbA1c分别为(5.75±1.27)mmol/L、(7.23±2.08)mmol/L、(6.17±0.6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0±2.33)mmol/L、(9.03±2.57)mmol/L、(6.97±0.98)%(P〈0.05或P〈0.01)。12个月来用于糖尿病的药费,干预组为(2 507.97±1 539.21)元,对照组为(3 539.53±1 901.0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的成本—效果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强化饮食运动疗法可以更快、更平稳的控制血糖,效果显著,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15.
宁华丽 《当代医学》2013,(16):46-47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者妊娠、围生儿情况,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12月东莞市石碣医院确诊为GDM的患者256例,将其中进行早期干预血糖控制良好的184例作为干预组,将初诊时已为孕中、晚期,血糖情况不佳的7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2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3组同时对3个组别进行妊娠、围生儿情况观察,对比分析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妊娠情况和围生儿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对孕妇、胎儿危害性较大。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利于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113例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的研究,析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2003年3月~2007年4月共发现GDM 113例,给予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A组血糖控制良好78例为观察组,组血糖控制不良35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GDM患者中血糖控制不良组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及剖宫产率增高.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死胎等发生比例较观察组高.结论:孕期提早发现并控制血糖,降低GDM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行为干预对出院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行为治疗1年,观察干预治疗组对糖尿病知识、新发并发症、重复住院情况,以及血糖变化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干预组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比对照组丰富,新发并发症和重复住院情况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糖监测:1年后,干预组空腹血糖(5.84±0.6)mmol/L,餐后2 h血糖(8.05±0.62)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7.05±0.58)mmol/L,餐后2 h血糖(10.06±0.48)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实施行为干预能丰富病人糖尿病知识,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和重复住院次数,及良好的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妊娠糖尿病86例母婴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患者86例(GDM组)和同期分娩的健康对照孕妇5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和围生儿的最终结局。结果:GDM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孕产妇住院天数及孕产妇妊高征、羊水过多、感染、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生儿病死率及围生儿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对母婴结局危害较大,临床工作者应重视GDM疾病知识和孕妇生活方式的宣教及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GDM)孕妇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实验组空腹状态下血糖及餐后2h的血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空腹状态下血糖为(7.39±1.59) mmol/L及餐后2h的血糖为(9.22±1.68) mmol/L,与对照组的空腹状态下血糖为(8.90±1.58) mmol/L及餐后2h的血糖为(11.29±1.71) mmol/L进行比较,实验组的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时,临床效果显著获益,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期间在本院产前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在产科营养门诊接受医学营养治疗的孕妇88例(研究组),在进行总热量控制的基础上,使用食物交换法结合食物升糖指数的方法进行饮食指导,经上述处理血糖控制不理想者配合胰岛素治疗。把同期未接受该方法而采用传统营养治疗的GDM孕妇197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围生儿结局及孕产妇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的围生儿结局中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产妇分娩结局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胎膜早破发生率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DM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能降低孕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改善围生期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