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西藏7地(市)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血样3214份及23例住院附红细胞体病患者血样或骨髓标本中的附红细胞体.结果 3214份标本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3.2%,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  相似文献   

2.
黄正美 《医学动物防制》2000,16(10):534-535
<正>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为了解玉溪市人群中附红体的感染状况,1997年对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附红体病为人兽共患的一种机会性致病疾病,了解龙岩市人及动物的感染情况。方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2006年龙岩市首次发现2例疑为间日疟病人,后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重度感染者。据了解2003年龙岩市发生一起猪附红体病流行。结果龙岩市人群的附红体感染率为35.57%;哺乳动物的附红体感染率为29.20%;禽的附红体感染率为26.80%;鱼未检出。结论龙岩市人、哺乳动物及禽均检出附红体,人与动物的附红体是否同一种类,人与动物附红体能否相互传播,传播途径是什么,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按其主要特征应属于血液病。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目前国家上广泛采用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进行分类,将队红体旬为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血虫体属也称附红细胞体属。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体各有其名,实际上是种名,如锦羊附红体、温氏血虫体、猪附红体、牛附红体、人附红体等。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附红体有14种,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彩凤  李久纯  冯会权  赵微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2):125-127,I0004,I0005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的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猪附红细胞体部分CDS基因序列(AJ504999)设计引物,建立一种新的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通过实验室染毒实验,建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小鼠模型,并应用研制的PCR方法进行实验室验证.应用建立的PcR诊断方法对辽宁5个城市的385个猪样本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情况调查,确定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率.结果 成功建立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通过染毒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并估计出辽宁省猪群中附红细胞体总体感染率95%的可信区间为(82.50%,89.44%).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为辽宁地区乃至全国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发现的亲血性支原体,广泛寄生在人和各种脊椎动物体内,主要致病是附着于宿主的红细胞表面并通过自身免疫等机制破坏红细胞引起宿主发热、贫血、黄疸甚至死亡[1]。附红细胞体病又称为附红体病,是人兽共患病,我市上杭某养猪场曾发生猪附红体病流行,100头猪15只患病,死亡2头[2]。附红体病的传染源一般认为有猪、牛、羊、狗、猫及鸡鸭等多种动物,传播途径一般认为可经昆虫、血液、垂直、消化道及接触传播,其中与动物接触者感染率高[3]。为了解我市动物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人群感染情况调查提供依据,2006~2007年我们开展了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反刍兽源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 ,研究附红细胞体的感染途径及在小鼠体内的消长规律 ,试图建立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模型。方法 经小鼠腹腔、皮下接种含有附红细胞体的奶牛、山羊血液 ,脏器悬液和接触感染。结果 四种接种方法均获成功 ,附红细胞体在小鼠体内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感染后第 8天附红细胞体在小鼠的血液可以查见。感染后第 15~ 18天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到高峰。感染后第 2 0d附红细胞体逐渐消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见感染小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 可以用小鼠建立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模型。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方式有以下几种 :腹腔、皮下接种、接触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分析我国附红细胞体流行状况。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中国2001—2012年发表的有关附红细胞体流行病学文献进行汇总、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64篇文献,入选44篇。附红细胞体感染在我国分布广范,人群平均感染率为41.88%,动物平均感染率为62.51%。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呈现家庭聚集性。结论我国为附红细胞体高感染地区,开展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研究对其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西部地区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1996年,采用涂片染色法调查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和乌兰察布盟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结果表明:调查1529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3532%,感染强度以轻度感染者为多,占感染者的8962%。与附红细胞体感染有关的流行特征表明:性别组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秋季节感染率高于冬春季节;农牧区感染率高于城镇;疾病状态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基本健康组,感染率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以老年组感染率最高,幼儿及少年组感染率低。本文还对附红细胞体在人末梢血液和骨髓内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人附红细胞体在肿瘤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并初步分析感染因素。 方法 2016年8月—2018年7月从就诊人群中随机抽样,获得肿瘤组106人和健康体检组114人,采集EDTA-K2抗凝全血,采用瑞氏染色法和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对标本进行染色,以二者皆为阳性确定为人附红细胞体感染,并收集年龄、性别、血细胞计数、干预治疗情况等信息,运用χ2检验对阳性率进行差异性分析。 结果 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02%和1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45,P<0.001);肿瘤患者组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在不同系统肿瘤、是否经过干预治疗、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等因素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白细胞计数增加组中感染率出现了增高的趋势(χ2=2.885,P=0.089),健康体检组中儿童与成人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2,P>0.05)。 结论 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附红细胞体感染,但肿瘤患者比健康体检者更易感染人附红细胞体;肿瘤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能存在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情况;肿瘤患者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与是否经过干预治疗、肿瘤系统类别、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年龄、性别等因素无明显相关;健康体检者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寄生于红细胞、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类微生物,能导致人和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附红细胞体感染后可以引起溶血、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和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但由于其致病性较弱,一般呈隐性感染,故一直以来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在人畜的发病率均有趋于上升的态势,对畜牧业及人群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威胁,其致病性逐渐引起较多关注,但是由于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分离培养尚未成功,因而制约了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在附红细胞体感染后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后续的研究和防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附红体病(Eperythg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血浆中的单细胞原生物——咐红体(Epreythgrozoon)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本病呈全球分布,已有30多个国家发现人、畜中有附红体感染存在叫,我国于80年代有零星报道,90年代初作了较广泛的调查。安徽省至今无附红体病报告。为了摸清本病在阜阳市的存在与否,我们组织力量进行协作,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步查明阜阳市^畜中存在附红体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茂名石化职工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方法:对18 316名健康体检、职业体检的职工行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结果:茂名石化职工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8.1 %,感染与年龄无关,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宠物组阳性率最高,感染有症状者阳性率高于无症状者.结论: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普遍存在,危害健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人附红细胞体的电镜观察及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进一步研究人附红细胞体(EH)的电镜特点及EH的感染率、发病 率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门诊及病房患者187例,观察末梢血涂片附红体感染强度;选择8例EH病,2例EH重度感染者的静脉血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本组附红体感染率为81.8%,发病率为5.2%;扫描电 镜下EH呈多形性小体,球形多见,直径为0.3-1.5μm寄生于成熟红细胞表面,寄生EH的红细胞表面出现皱褶、突起、凹陷,大型EH带有纤丝扒嵌在红细胞膜下。结论:非健康人群的EH感染率很高,电镜观察显示被EH寄生的红细胞可发生膜的改变,是导致EH病发生溶血的原因之一,大量附红体寄生于红细胞上,使糖代谢发生改变,导致血糖下降;尽管血涂片转阴,但电镜下仍可见到少量EH存在。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小鼠模型,对附红细胞体在小鼠模型中的感染进行病理变化的检测,以探索该病在啮齿类动物体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揭示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方法用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血液感染昆明小鼠,定期进行感染率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建立了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小鼠模型,通过对感染小鼠模型的检测,发现在感染的不同阶段各组织器官均发生了不同的病理变化。结论成功建立了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模型,通过对感染小鼠的感染率和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和检测,进一步揭示了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阿拉善盟发现人群感染附红细胞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内蒙古阿拉善盟发现人群感染附红细胞体杜跃峰我国自1981年首次发现家兔感染附红细胞体以来,也陆续报道过其他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我盟1985年曾相继发现羊、骆驼、牛、马、骡、驴、鸡、兔、草原鼠均感染有附红细胞体。羊的感染率达90%以上,严重者可致死。1...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对Vero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附红细胞体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取附红细胞体感染病人的全血与vero细胞共同培养;细胞培养物进行SDS-PAGE蛋白质电泳。结果附红细胞体感染Vero细胞后,Vero细胞形态改变;蛋白质电泳图谱显示附红细胞体阳性培养物较阴性培养物多三条蛋白条带。结论附红细胞体附着Vero细胞并引起Vero细胞形态改变,附红细胞体存在分子量分别为18.4kD、25.0kD和45.0kD的三种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剂量人工接种,尝试用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移居高原(海拔3700m)的成年家兔,观察高原环境下人附红细胞体是否感染家兔及接种方式与剂量对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移居高原适应30天以上的成年家兔,经耳静脉、腹腔、皮下接种人附红细胞体,之后连续30天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三种接种方式均可成功感染家兔,接种后第4~9天在成年家兔血液中可检测到附红细胞体,接种后第15~16天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到高峰,接种后第28天附红细胞体逐渐消失;不同接种方式、剂量可致感染窗口期不同,耳静脉接种较其他方式接种窗口期早3天出现,高剂量接种较低剂量接种窗口期早2天出现;不同接种方式、不同接种剂量附红细胞体高峰期和消失期的出现基本相同。结论高原环境下人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家兔,接种方式与剂量对感染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ALB/c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的变化特征。方法用猪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感染BALB/c小鼠5、7、9d后,用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5、7、9d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白细胞数量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红细胞的降低趋势与白细胞的升高趋势呈负相关(r=-0.760)。结论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随感染时间的增加,红细胞数量呈降低趋势,白细胞数量呈升高趋势,且两者呈负相关。该研究结果为附红细胞体病的血液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寻人附红细胞体感染SD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通过给6周龄SD大鼠连续3天腹腔注射人附红细胞体分离纯化液(浓度1×107个/微升,100微升/只),并观察大鼠体温、精神状态、摄食饮水、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脱毛、血涂片瑞氏染色光镜下计数感染率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模型组在感染第0、3、5、7、9、11天的感染率分别为0、17.26%±1.33%、37.02%±1.48%、67.37%±2.52%、62.78%±2.34%、61.32%±1.69%。对照组在第0、3、5、7、9、11天的感染率均为0。结论 通过给每只SD大鼠连续3天腹腔注射100μl, 1×107个/微升人附红细胞体分离纯化液的方式可以感染SD大鼠,成功建立人附红细胞体SD大鼠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