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研究推理公式法在复杂丘陵地区设计洪水计算中的适用性和误差来源,采用Morris筛选法分析了推理公式法参数的敏感性,通过与水文比拟法、历史洪水调查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推理公式法在不同流域面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面平均雨量是推理公式法主要的误差来源,误差随流域面积增大呈增加趋势,通过合理选择参数,对于面积在500~1 000 km2的流域,推理公式法仍具有适用性;以蒲江河流域为例,采用传统面雨量计算方法(不折减),当控制断面集雨面积分别为100 km2左右、100~500 km2、大于500 km2时,误差分别为5.1%~5.3%、11.2%~16.0%、25.2%~25.5%,当流域面积大于500 km2时,通过面雨量合理折减后,计算结果比历史调查资料仅小约0.2%。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类活动扰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漓江流域最大的岩溶地貌原生态湿地——会仙湿地的核心区域睦洞湖水域面积萎缩,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风险。利用2017~2021年的65景Sentinel遥感影像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分类法提取睦洞湖水域面积,分析近5年睦洞湖水域面积的时空变化,结合睦洞湖水位实测数据和周边水位站数据,探讨了睦洞湖水位―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年睦洞湖水域面积相对稳定,但丰枯水期变化明显;面积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区北部;水位―面积关系相关性较好,不同水期的相关系数存在差异,丰水期、枯水期相关性分别为0.90、0.60。  相似文献   

3.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中国近海太阳能年际、季节、月尺度和不同海区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并对太阳能资源总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海上太阳总辐射范围为4886~7611 MJ/m2,年均辐射为6429 MJ/m2;太阳辐射随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而逐渐减小,分别为1894、1827、1462、1287 MJ/m2,春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夏季基本持平;月均总辐射在春季5月份最大,为650 MJ/m2,在冬季12月份最小,为377 MJ/m2。从空间上来看,渤海、黄海、东海太阳总辐射相近,年均辐射分别为5625、5581、5622 MJ/m2,南海中西部和中东部年均辐射量最大,并呈现出向南北两端递减的趋势,年均辐射为6843 MJ/m2,较渤、黄、东3个海区辐射平均值高出22%。经估算,中国近海太阳能资源年总量约为14×109GWh,水深H<10、30、50 m的海域太阳能资源年总量分...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2016年7月—2021年7月中国帕米尔高原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挑选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等指标,研究该地区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收支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太阳总辐射、散射辐射、水平直接辐射年曝辐量分别为6474.41、2219.95、3497.35 MJ/m2。其中,总辐射、散射辐射、水平直接辐射年的最高辐照度为1171.18、676.23、1003.52 W/m2,分别在2017年7月23日、5月31日和4月3日出现。总辐射、散射辐射、水平直接辐射平均辐照度的峰值分别为690.85、218.66、417.02 W/m2,均在12:00前后出现。中国帕米尔高原地表反照率均值在0.24~0.49之间,年均值为0.30。降水和沙尘天气对地表辐射收支产生影响,其中降水天气使总辐射平均辐照度日峰值比晴天时减小约18%,散射辐射平均辐照度日峰值增加约1.8倍,扬沙或浮尘天气发生时总辐射辐照度日峰值与晴天相比变化不大,散射辐射平均辐照度日峰值增加约1.8倍。此外,当喀什市周边发生沙尘...  相似文献   

5.
李靖  景涛  张思平  章裕东 《节能》2023,(1):52-55
针对新钢360 m2烧结环冷机中低温烟气外排造成的余能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有动力热风烧结余热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在烧结机料面上引入热风,代替传统的自然冷风参与烧结过程,从而降低固体燃耗,改善环冷机周边环境,提高烧结矿品质。结果显示:余热高效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烧结矿环冷过程中热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年处理热废气排放量约25 800万m3,改善了烧结矿冶金性能指标。烧结利用系数提高0.01~0.02 t/(m2·h),固体燃耗降低2.33~2.35 kg/t,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0.50%~0.54%,筛分指数降低0.12%~0.14%,FeO含量降低0.32%~0.34%。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黄河中下游湿地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黄河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内的典型区域三门峡至小浪底库区为研究区域,以1989、1997、2008、2018年四期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黄河中下游重要水文控制站点小浪底站的水文变化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黄河中下游典型区域湿地总面积在1989~2018年经历了“先减后增”两个阶段,但总体呈增长趋势;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得到区域年降雨量于2006年发生突变,变化主周期为11年,年径流量于2010年发生突变,变化主周期为9年;利用相关分析得到年降雨量、年径流量与各类型湿地面积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7.
邓超  邓强  陈敏  李婷婷  肖健 《中外能源》2023,(12):82-88
川西侏罗系气藏产出水中含有泡排剂、破乳剂、缓蚀剂及阻垢剂等多种类型化学药剂,有机物含量高。研究表明,生化处理技术对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污水COD,但生化处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COD去除效果不稳定,出水水质指标波动较大。影响生化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氯离子浓度、营养物质、填料结垢、温度、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等。通过实验掌握了生化系统运行的相关工艺参数,建议生化处理运行指标为:进水氯离子浓度18000~22000mg/L、Ca2+含量<100mg/L、溶解氧4~6mg/L、温度20~30℃、水力停留时间130~140h。通过优化生化系统进水水质指标及运行参数,使生化处理后出水COD较优化前平均去除率提高约40%,生化出水发泡力较优化前平均降低约80%,蒸发处理能力大幅提高,蒸馏量由优化前的120~150m3/d提升至180~260m3/d。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具备优良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是南海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区。利用CSMHYD软件模拟预测了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下,现今珠江口盆地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分布和末次冰期以来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演化特征,同时讨论了晚更新世冰期以来海平面、底水温度对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变化的影响,以及水合物分解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深超过600 m的海域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压条件;水合物稳定带平均厚度245 m,其中南部稳定带的最大厚度超过330 m,是有利的水合物勘探区;(2)中层水团温度上升很可能是新仙女木末期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主要诱发因素;(3)B/A暖期到YD冷期结束时水合物稳定带面积减少约0.65×104 km2,分解释放的甲烷量约0.38×1013 m3,折算成总碳量约为1.9 Gt。  相似文献   

9.
以太行山典型土石山区紫荆关流域为例,基于流域1985、2000、2014年三期土地利用信息及1960~2018年流域内13个雨量站日降雨数据和流域控制断面紫荆关水文站日径流、洪水要素摘录数据,利用ArcGIS计算三期土地利用面积变化,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流域水文要素、暴雨洪水要素演变趋势,同时分别使用双累积曲线法、M-K分析法对流域径流量、洪峰流量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紫荆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趋于稳定,林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增强,与现场调研情况相符。紫荆关流域径流量与径流系数呈现下降趋势,1960~1979年年径流系数平均值为0.26,2000~2018年年径流系数平均值仅为0.11,双累积曲线显示年径流量于1998年发生较大突变并趋于稳定。流域内大雨频次及大雨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暴雨频次与暴雨量无明显变化趋势,洪水量级与洪水场次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在2000年之后流域多发生2年一遇(洪峰流量48 m3/s)以下洪水。洪峰流量于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点前后相同的洪峰流量下洪峰滞时和次洪径流系数均呈现增长趋势。这些均反映了紫荆关流域生态建设活动和水土保持措施对下垫...  相似文献   

10.
以沈阳某超高层住宅电梯井为例,运用CFD模拟方法探究不同通风方式对电梯井的影响。设置自然通风开孔面积为1 m2,不同开孔距离分别为9 m、30 m;机械通风的风量为3 600~10 800 m3/h。建立理论热压与电梯门两侧压差的关系,实际测量不同室外温度下电梯门两侧压差,分析不同通风方式对电梯门两侧压差的影响。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协同送入室外冷风的冷却效果最显著。采用机械通风时,必须控制机械通风的风量和风速,送入最小风量以达到建筑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市森林、草原、湿地碳汇量分别为5.3万~5.8×104万t、5169.73万t和26031万t,年固碳量分别为2878万t、903万t和92.23万t。2018年经济社会主要行业碳排放量约为906万t,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固碳量大于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打造成我国北方重要碳汇基地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枯水期南昌市水环境承载力,构建了赣江尾闾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水文条件的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在流量小于1 020 m3/s时,赣江主干河流和下游主、北、中、南四个分支最佳调度水位在最低生态水位和警戒调控水位之间,调度时间在1.11 d以内;在流量大于1 020 m3/s后时,警戒调控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主干河流和四个分支的最佳调度水位在最低生态水位和防洪限制水位之间,调度时间在4~7 d内。建议各分支拦河枢纽靠近警戒调控水位运行,既能保证河流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南昌市水资源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黄土塬区某学校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供暖项目的测试数据,分析了该技术在黄土塬地质环境的应用特点及前景。项目供暖面积28 513 m2,配置2孔2 520 m深的同轴套管换热井,实测孔底温度76.1℃。其中黄土层0~210 m地温梯度为5.22℃/hm,说明黄土层可能具有较好的控热作用。实测单井换热功率为271.62 kW,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耗电成本为2.28元/m2·月,全系统COP为4.45,每个采暖期可减少CO2排放785.22 t。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技术在黄土塬区建筑碳减排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西北地区135 MWe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太阳直接辐射量为2015 kWh/m2,年均光电效率为14.9%,储热时长为11.2 h,全生命周期为25年)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通过研究边界定义、清单统计,计算得到该电站全生命周期4个阶段的度电碳排放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该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全生命周期度电碳排放量为22.7 gCO2e/kWh,处于国内外同类电站度电碳排放量(22~35 gCO2e/kWh)的低位水平,折合到单位镜场面积的度电碳排放量为1.56×10-5 gCO2e/(kWh?m2)。2)在该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全生命周期4个阶段中,设备、材料制造阶段的度电碳排放量最高(占比约为87.4%),运营维护阶段次之(占比约为7.2%),废弃处置阶段位列第3(占比约为3.3%),建设安装阶段最低(占比约为2.1%)。3)当新增的百兆瓦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发电量替代全国火力发电发电量的1%~20%时...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沼气资源潜力与养殖场沼气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忠杰  汪鹏 《可再生能源》2021,39(4):449-454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养殖场的沼气工艺流程,并利用广东省201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评估计算了生猪、奶牛、肉牛、羊和鸡的粪尿量及其潜在的沼气资源量。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广东省沼气资源量为24.37亿m3,若按沼气中含有50%的甲烷气体计,则折合甲烷12.19亿m3,约占广东省同年天然气消费量的7.3%。文章以广州市花都区大福养殖场为案例,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计算得出温室气体的年减排量,采用成本收益法和各财务指标测算了工程的盈利能力。该沼气工程的温室气体年减排量为2219.49t,财务净现值为39.42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92a,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5%,高于10%的基准收益率。各项指标表明,该沼气工程经济效益显著,但投资回收期稍长。  相似文献   

16.
湖库水体为我国主要的清洁饮用水源,系统解析湖库水质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这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淮河流域14个湖库流域近8年(2003~2010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回顾性评估,并结合2000、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进一步解析水质变化趋势与湖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湖库水质与流域土地利用组成有关,流域的耕地、城镇用地等面积越大,水质越差,而林草地面积越大,湖库水质越好;14个湖库的COD、TP指标多为显著上升趋势,NH3-N指标上升和下降趋势参半;湖库水质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关,当耕地转变为城镇用地时,湖库水质趋势变化不明显;而当耕地转变为林地和湿地时,湖库的NH3-N、TP等水质指标有明显改善趋势。总体上,淮河流域湖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磷污染呈上升趋势。未来应加强土地利用管控,重视湖库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多年生态输水,石羊河尾闾青土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植被覆盖度角度评估输水对青土湖绿洲的恢复效应,应用2019、2020年的无人机影像,通过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算法提取青土湖绿洲植被,利用2010~2020年Landsat卫星图像计算青土湖绿洲夏季INDVI图像,建立绿洲植被覆盖度和INDVI之间的关系函数,并利用关系函数对INDVI图像进行反演,得到2010~2020年夏季植被覆盖度,分析了青土湖绿洲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9、2020年绿洲植被覆盖面积分别为8.54、8.52 km;当INDVI位于区间[0.06,0.79)时,FFVC随INDVI呈指数上升趋势;绿洲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至输水前的9.6倍,19.14 km2的植被覆盖度得到改善;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特征明显,可分为快速增长阶段和波动稳定阶段。生态输水抬高了当地地下水水位,是促进植被恢复的关键因素。在目前的输水形势下,绿洲的生态水文过程达到动态...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中国光伏资源的时空分布,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ArcGIS与多因子评价的光伏电站选址及发电潜力预测模型。利用ArcGIS软件与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的因素,对不同地势和土地类型赋予不同的光伏利用系数,得到大型光伏电站建设适宜度、光伏潜力与光伏电站选址的多因子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得出中国光伏发电潜力并给出光伏电站选址建议。评估结果表明,全国年光伏总发电量约为570.07×106kWh,其中新疆为年光伏总发电量最高的省份。中国较为适宜建设光伏电站的地区主要为西北部地区,其中适宜区面积为1.08×106km2,最适宜区面积为2.10×105km2,研究可结果将为中国光伏产业长期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塘塘脚冲刷是影响河口海塘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准确把握河口区复杂水动力下海塘塘脚冲淤规律并提出精准的海塘塘脚冲刷预测方法,对保障海塘工程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以钱塘江河口西江塘海塘为例,利用2010年以来的逐月实测断面监测资料,分析了海塘塘脚冲淤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悬移质挟沙力输沙和河床变形理论,提出了基于过程的非恒定水流下塘脚冲刷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其塘脚冲刷深度。结果表明,西江塘段海塘呈现洪冲潮淤的变化规律,其塘脚冲刷的临界径流量约为5 000 m3/s,冲刷预测误差可降低到20%以内,预测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甘肃省泾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泾河上游泾河南干渠灌区为典型试验灌区,对泾河南干渠灌区的灌溉退水、农田含水率、农作物生长趋势等进行监测,并采用引排差法与多层次土壤水分平衡模型(VSMB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泾河南干渠灌区的耗水量进行试验。根据监测试验,泾河南干渠灌区2018年总引水量2 076×104m3,总退水量523×104m3,采用引排差法得到泾河南干渠灌区耗水系数为0.56;甘肃农业大学试验田典型地块全年总引水量0.190 1×104m3,地表无退水,采用引排差法得到耗水系数为0.75,采用VSMB模型得到耗水系数为0.71。该研究结果可为泾河地区其他农业灌区耗水系数研究提供参考,对灌区规划设计和高效农业灌溉试点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