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着重对CFB锅炉水冷壁主要磨损部位和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从锅炉设计与制造、检修与安装、电厂管理、运行优化等方面阐述了CFB锅炉防治磨损的技术与应用,为解决CFB锅炉水冷壁防磨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故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FB锅炉是一种新型洁净煤燃烧技术。在了解运行过程的基础上,发现了CFB锅炉存在的,诸如冷渣器故障,J阀旋风分离器、给煤系统故障、CFB锅炉的磨损和浇注料脱落、CFB锅炉的膨胀问题。针对CFB锅炉在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反复现场摸索、查阅资料、分析众多厂家的运行数据并结合运行和调试经验,初步形成了解决措施,为CFB锅炉的运行和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3 MW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燃烧试验台上开展燃烧褐煤污染物排放及燃烧效率试验,在不同一、二次风量比例工况下,通过改变二次风的标高,得到不同一、二次风比及二次风口标高对锅炉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规律。同时对运行氧量做调整,得到氧量对NO_x、SO_2排放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CFB锅炉各部位的磨损形式,分析了其磨损机理,同时结合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07、2008年先后建成的4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解决当今迅速发展的CFB锅炉运行中出现的磨损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烧优化调整的主要参数,并对某电厂75t/h CFB锅炉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实践表明,在国内多数CFB锅炉目前的运行水平下,通过优化调整,可在较大范围内显著改善锅炉运行性能,解决或缓解锅炉热效率低、运行周期短、运行稳定性差、厂用电高、磨损严重等问题,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刚  姜玉侠 《浙江电力》2005,24(4):61-62,78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问题一直是锅炉设计、运行中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对CFB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CFB锅炉的磨损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一些主要的防磨措施,可对流化床锅炉的防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CFB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的目的及方法,并对该方法的主要内容及CFB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在A电厂440 t/h CFB锅炉、B电厂470 t/h CFB锅炉的应用实例,并探讨了影响CFB锅炉运行和炉内磨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磨损的数学模型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世山 《热力发电》2007,36(2):24-27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受热面磨损机理及影响因素深入的分析,得出可供工程模拟计算使用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其做了磨损速率对U/Umf的关系计算。针对CFB锅炉实际运行状况,提出了一些预防CFB锅炉受热面磨损的措施,供锅炉运行人员及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问题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大军 《电力设备》2004,5(12):10-13
章通过对国内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试验分析研究,提出流化床内颗粒群运动的多态性、氧气使用效率的概念和磨损可控原理,分析了CFB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煤粒径分布不合理、给煤点少、飞灰含碳量高、风机选型偏大等。重点对磨损进行了研究,采用让管技术可有效解决磨损问题,对CFB锅炉的设计、制造和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阐述了CFB锅炉在设计、运行和改进方面需要系统总结的观点,指出今后开展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CFB锅炉炉内脱硫由于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物排放等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CFB锅炉炉内脱硫工艺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输送管道堵塞、管道磨损、脱硫效率下降、SO2排放不达标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CFB锅炉炉内整体脱硫效率,需加强对原CFB锅炉运行方式的优化和完善,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满足国家环保排放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神华国华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B厂3、4号机组锅炉一次风压、氧量、煤粉细度、二次风门、燃尽风率等进行了试验调整,结果表明锅炉运行氧量维持在3.0%左右,磨煤机分离器转数保持在30~50r/min,燃尽风率约为25%,以及保持合理的二次风门开度,可使锅炉燃烧经济性提高到良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塔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特点,经改前试验及分析,找到了锅炉不能带满负荷及炉内受热面严重磨损的原因,通过对送风机、一次风机、引风机改造及一次风量、二次风配风的调整,锅炉已能带满负荷运行,受热面磨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渗/漏气现象是气动机构断路器常见的一种缺陷,易造成机构打压频繁、补压时间延长以及空压机磨损,严重时影响开关分合闸速度,甚至被迫停运等不良后果。传统的渗/漏气检测方法存在判断不准确、易受场地限制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注(SF6)气法"排查气动机构的渗/漏气现象。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注(SF6)气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适宜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scribes a gate drive circuit which is capable of driving an ultrahigh‐speed switching device and of suppressing high‐frequency noise caused by its high dV/dt ratio of 104 V/μs order. SiC (silicon carbide)‐based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 very promising as next‐generation ultrahigh‐speed switching devices. However, one of their application problems is how to drive them with less high‐frequency noise without sacrificing their ultrahigh‐speed operation capability. The paper proposes a new gate drive circuit specialized for such devices, which charges and discharges the input capacitance of the device by using an impulse voltage generated by inductors. This ultrahigh‐speed switching operation causes a high‐frequency common‐mode noise current in the gate drive circuit, which penetrates an isolated power‐supply transformer due to the parasitic capacitance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secondary problem, a toroidal multicore transformer is also proposed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arasitic capacitance drastically. By applying the former technique, the turn‐on time and turn‐off time of the power device were shortened by 50% and by 20%,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push‐pull gate drive circuit,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latter technique allows reduction of the peak common‐mode noise current to 25%, compared with the use of a conventional standard utility power‐supply transformer.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76(4): 52–60, 2011;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 wileyonlinelibrary.com ). DOI 10.1002/eej.21124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670t/h燃用贫煤锅炉旋流煤粉燃烧器在额定负荷出现的灭火问题,在单相试验台上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负荷下的灭火不是由于射流回流区及扩展角的变化引起的,而是由于旋流二次风速过高.导致一、二次风风速不匹配引起的。去掉燃烧器旋流二次风道与直流二次风道之间的扩口后.旋流二次风速度下降.旋流二次风较早地向外扩散.射流的回流区及扩展角略有增加。工业试验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燃烧器结构解决了高负荷灭火问题。同时,还分析了直流二次风率、旋流二次风、一次风对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ALSTOM机组活动导叶抗磨块及拐臂磨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峡左岸电站ALSTOM水轮机导水机构的结构以及导叶抗磨块在运行中超常磨损导致导叶下沉这一故障现象,并对该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具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0Mw机组褐煤锅炉二次风风速和风量测量不准的问题,采用新型气体周向涡轮流量计和AS220-EA控制系统,使各个测点的测量值通过现场标定之后进行线性化处理,提高了二次风风速和风量的测量精度,也提高了二次风在线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便于运行人员调整锅炉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8.
1025t/h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发电公司300MW机组1 025t/h锅炉进行的燃烧调整试验表明,水冷壁产生高温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一次风动量偏低,刚性不足,在壁面处形成了较强的还原性气氛所致。通过增加周界风风量,提高了一次风射流动量,使水冷壁高温腐蚀缓解。此外,优化二次风配风方式可有效改善水冷壁壁面气氛,建议AB/BC/CD/DE二次风挡板按缩腰配风方式运行。对于防止水冷壁大面积的高温腐蚀,贴壁风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头盔式主动降噪耳机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前馈控制器目标传递函数影响因素复杂,人工头声学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真人佩戴测试数据设计前馈控制器的方法。分析了主动降噪耳机的原理,弥补了现有理论的不足,设计实验验证了噪声源方向、耳垫弹性、反馈控制器、绷带弹性、头盔、测试装置对前馈控制器目标传递函数的影响,给出了设计建议。基于真人佩戴测试数据设计了前馈控制器,并测试了其与反馈控制器配合时的混合降噪效果,其中真人佩戴时测试平均降噪量可达21.3 dB,人工头佩戴时仅有10.7 dB,证明了基于真人佩戴测试设计的耳机降噪效果更好,人工头佩戴不能很好的反应真人佩戴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徐伟俊 《发电设备》2014,(4):227-230
针对低氮燃烧改造中分离燃尽风风道布置不合理导致的低负荷燃尽风风量不足问题,对二次风在风箱内的流动阻力、压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燃尽风风道阻力大及炉膛上部风箱压差小于炉膛下部风箱压差是低负荷时燃尽风不足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高级复合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的两段式分离燃尽风风道布局进行了优化。方案实施后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风道有效地解决了低负荷时燃尽风风量不足问题,可使锅炉在全负荷段实现较低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