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国强  张知园  王光  王燕 《人民军医》2004,47(11):649-651
呼吸衰竭是急性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机械通气(MV)是抢救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我们于2000年6月~2003年12月抢救急性中毒并发呼吸衰竭27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周泓君 《西南军医》2010,12(2):403-404
目的探讨重症异位妊娠抢救、治疗、护理成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救治的60例重症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重症异位妊娠患者全部抢救治疗成功,100%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是抢救治疗重症异位妊娠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迅速、及时地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迅速作好术前一切准备工作,是抢救治疗重症异位妊娠取得成功的关键;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作好基础护理、感染的预防、合理的营养,亦是抢救治疗重症异位妊娠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张丹梅  汪琪 《武警医学》1994,5(6):329-329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北京武警总医院张丹梅,汪琪(北京100039)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重症呼吸衰竭必备条件之一。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其技术在不断改进。作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进行气管插管成功地抢救了25例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4.
用纳络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开始采用纳络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29例均获成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兰菊  张鸣 《兵团医学》2010,(1):71-72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内科急症的常见病之一,呼吸衰竭又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要死亡原因。机械通气是抢救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ICU 2007~2009年采用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  相似文献   

6.
严重的脑血管病由于并发肺部感染,易引起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是诱发MODS和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呼吸机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够提高肺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血症,争取时间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7.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随着目前诊断及治疗护理的不断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死亡率逐渐降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包括中毒后急性胆碱能危象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中间综合征的周围性呼吸衰竭。临床医护人员的及时观察发现与救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抢救呼吸衰竭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抢救呼吸衰竭作用的比较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段蕴铀,王洪武,郑红李国富,赖莉芬关键词气管内插管法;气管切开术;呼吸功能不全申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563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近年来临床较为常用的抢救呼吸衰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综合治疗重症CO急性中毒126例俞国平戴良珏方敏我院自1992年7月~1996年6月共抢救126例重症急性CO中毒。现予总结报道,并着重对抢救中脑水肿、酸中毒的纠正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126例中,男51名,女75名;...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抢救高原创伤后急性呼吸衰竭郭远明,康彦文,李智钢,吴超,李珍,王苏宁临床资料 自1985~1990年共收治高原创伤后急性呼吸衰竭(ARF)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15~56岁。其中严重多发性胸外伤29例,重型脑外伤4例,四肢多发骨折6例...  相似文献   

11.
王人玲 《民航医学》1992,2(2):38-39
有机磷中毒是急诊室常见抢救病种之一,它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做好呼吸方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文献复习,谈谈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重症,若合并呼吸衰竭则病情更加凶险,死亡率极高.我科于1999年9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与经鼻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建立在重症破伤风致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院收治的92例重症破伤风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23~81岁[(47.5± 14.1)岁].43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组),49...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5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ICU(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人常见的感染,也是导致院内感染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1994年12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57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在2002年同一时段接诊128例毒鼠强中毒病人,均为急性重症患者。现将抢救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机械通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调查1998年1月—2004年6月NICU病房曾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64例。结果:经治疗痊愈50例,死亡6例,放弃2例,治愈率78.12%。结论: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感染仍为最多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衰竭行紧急机械通气40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及时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经过积极抢救,痊愈后出院28例,痊愈率达70.0%。结论: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高原地区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机械通气可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重度烧伤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在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我们对42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用五种方法进行了静脉置管输液治疗。结果: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102天;有4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19例发生穿刺点的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置管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保障了重症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的用药。结论: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症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情况尽早采取外周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病人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3例用抗生素药物后饮酒出现戒酒硫样反应的救护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硫醒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降解受阻.使乙醛蓄积在人体内而产生的中毒现象,主要表现为面红、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胸闷、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出现呼吸衰竭、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因此,迅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护理措施,对挽救生命,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2006年12月-2007年4月我院成功抢救3例使用抗生素后饮酒出现戒酒硫样反应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