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     
<正> 郑裕彤一年亏掉75亿 10月16日,郑裕彤麾下3家香港上市公司新世界基建、新世界中国公司和新世界发展公布了过去一个财年近75亿港元的亏损业绩。其中,新世界基建亏损9.59亿港元,新世界中国公司亏损17亿港元。新世界发展亏损48亿港元。  相似文献   

2.
<正> 企业亏损,特别是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出现的亏损?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认识问题。江总书记对此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从总体上讲,不仅获得了很大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而且为改革付出了巨大成本,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就南充市而言,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占全社会资产总额,投入的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安置就业人员占城镇社会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06,(7):126-126
国内有些企业发展得很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老板不是一个战略家, 只是一个战术家。外资企业一般都很重视计划,很多外企进入中国时,都会制定相应的计划, 并且认真执行。比如某家外企制定了这样的计划:第一年亏损1000万,第二年亏损500万,第三年持平。如果第一年只亏损500万,在中国的企业中这种行为会  相似文献   

4.
张宗成  彭元  胡江华 《管理学报》2009,6(3):373-377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解释了大额交易冲动,在保证金交易制下,大单交易其实含有一个自动实现的免费期权.这种冲动在2种情况下得到强化:①将操作人员的业绩与奖惩挂钩,因盈利操作得到的奖励比同额的亏损操作得到的惩罚要大;②存在一个公司亏损值,当亏损增加时,对员工的处罚程度已经无可复加,大单交易也给了操作员一个免费期权.这种大单冲动的实现,既可能是公司内控机制的缺陷,还有可能是由于外部监管部门的信息与执行成本过大导致公共监管缺失,因此,应从这2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 解放日报载:连续4年亏损,亏损总额达2.7亿元的广州冶金集团公司,召开“扭亏会”,地点选择在顺德碧桂园度假村,三天里每人花费2500元。如此“扭亏”,实在令人奇怪。 俗话说,“越穷越见鬼”,广州冶金集团公司就是一个“穷庙闹鬼”的单位,长期亏损,作为领导应当食不甘味,睡不安  相似文献   

6.
由于长期以来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使得ZM研究所各科室的成本核算很不规范。没有明确的成本对象,各科研处室将全年的所有的产品成本费用混在一起,年终算总账,不清楚哪种产品是盈利的,哪种产品是亏损的,完全是一笔糊涂账,无法满足各有关方面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成本核算的相关会计账户体系不系统。本文主要以ZM研究所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 当今,不少高中低档家用电器及轻工机械产品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修理业便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原先拾遗补缺、可有可无的角色逐步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小觑的行业,形成了一个红红火火的维修市场。 迈入市区,不难发现,不少个体修理点星罗棋布,充塞在街头巷尾、居住小区,大有曼延之势。就在修理业蓬勃兴起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到“国字号”修理单位却亏损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利用亏损弥补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当企业不能在5年的弥补期限内弥补其亏损时,可以利用资产的增值弥补亏损;当企业应税项目亏损,而免税项目盈利时,应考虑将企业进行分立,才能不用免税项目的所得弥补应税项目的亏损,待应税项目将来有盈利时再弥补;企业发生亏损,如果预计能在连续5年内用企业自己实现的利润弥补的,那么企业应用实现的利润来弥补,而不应用从被投资企业分回的利润弥补.如果企业既有按规定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也有不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可先用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还原后弥补亏损,弥补后还有亏损的,再用不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还原后弥补亏损.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非经常性损益成为净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股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对我国A股市场2006-2009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分类处理,分为盈利公司和亏损公司,并对两者的混合样本、盈利公司样本和亏损公司样本分别进行了关于非经常性损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这种方法与过去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只对总体样本进行分析的方法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盈利公司还是亏损公司,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价的关系不显著;(2)盈利公司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价显著相关,但在亏损公司中此特点不显著;(3)时盈利公司而言,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与股价的相关性比非经常性损益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对亏损公司而言,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比经常性损益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经营管理者》2014,(6):40-45
资源跌价产能过剩 行业亏损普遍 据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资源型企业成了股市中的亏损大户。Wind数据显示,在金融、非金属与采矿行业中,13家企业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90亿元,其中亏损前五位的重庆钢铁、酒钢宏兴、云南铜业、锡业股份和豫光金铅分别亏损了2499亿元、2373亿元、14.2亿元、13.37亿元和4.92亿元。  相似文献   

11.
国标舞无论是摩登舞还是拉丁舞,舞蹈虽美,但如果不小心,也会扭伤腰,甚至失足跌倒。根据商务部研究所的一项数据表明,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65%是亏损的。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要做好与风险共舞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正> 2002年的日历刚刚翻过几页,就从广元传来喜讯,连续10年亏损的广元工业2001年实现零的突破,盈利3万元。3万元,一个多么小的数字,不要说对一个有几百万人的城市,就是对一个收入较高的打工仔也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工业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的广元来说,它宣告了广元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在纳入统计的283家央企概念类上市公司中,有153家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下滑;81家企业更是出现了亏损,其中仅中国远洋就亏损高达27亿元,鞍钢股份亏损19亿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现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相当倚重于非经常性损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动机各异:亏损公司主要是为了实现扭亏和避免亏损等,高盈利公司则是为了平滑利润和避免利润下降。实证结果还表明,非经常性损益确实对上市公司扭亏乃至后续年度是否继续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其作用远大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将非经常性损益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项独立内容纳入利润表,并进行具体、透明的表外披露;同时,也建议在监管政策实施中全面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曾是国内同行“龙头老大”的河北邢台一家大型企业,如今变成了亏损大户。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说:是国有企业的“富贵病”害了企业。钱多了不知道怎么花、产品结构失调、质量事故频繁等一连串投资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出现了程度不等的亏损,有的企业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如何准确掌握职工的思想心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成为一个经得起任何困难考验的战斗集体,应当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困难企业职工中的思想心态可归  相似文献   

17.
《经营管理者》1994,(8):42-42
<正> 国有企业如何迎接市场挑战,眉山芒硝厂的作法给人们以启示。该厂1983年前连年亏损,负债累累,濒于倒闭。近10年来,在厂长刘著泽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从一个落后的作坊发展成较现代化的国有大型企业,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到1993年为止企业固定资产猛增到4225万元,增长27倍,产值上升到6592万元;企业利润、税收大幅度增加,分别达到431万元和714万元。经济效益在乐山市属国有企业中独树一帜,成为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8.
动态集锦     
<正> 国企改革今年务求实质性进展 3月5日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说: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关键一年,要大力推进改革。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新的划型标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有6840多个,加上资产总量较大而销售额较小、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影响的亏损企业800多个,总数共有7600多个,其中亏损企业2340多个,约占总数的30%左右。我们的目标是今明两年每年使三分之一左右的亏损企业消除亏损。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亏损的原因已找出,亏损情况已摸清,消除亏损的政策、措施已十分明确,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 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大面积、大规模的亏损,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部领导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紧张,一个突出的原因是亏损过大。目前企业明亏、潜亏、超亏、挂帐已达数千亿元,造成企业大量生产资金沉淀。”多年来,国家一直着手解决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但收效甚微。国家曾一度注入启动资金,但不久之后又出现新的一轮亏损和更大的资金沉淀。  相似文献   

20.
<正>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时候,营 销安全对企业跨国经营显得尤为重要。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度 报告显示,其2004年亏损36.81亿元,其 中因为美国APEX公司欠款,计提坏帐准备 金25.97亿元。虽然将近37亿的亏损是长 虹公司几年来经营恶化累积的结果,但是 不可否认,“APEX风波”才是长虹危机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