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利湿化瘀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配合中药组)和对照组(妇乐冲剂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与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利湿化瘀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慢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慢盆汤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免疫学(IgG、IgA、CD3)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总有效率为88.34%。治疗前后血液黏度、免疫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可提升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以妇炎净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1周;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之7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变化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免疫功能是丹参注射液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春娣  伍朝霞 《河北中医》2010,32(4):504-506
目的观察慢盆汤内服配合灌肠方灌肠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5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予以慢盆汤口服及灌肠方灌肠,对照1组30例予以慢盆汤口服,对照2组15例予以灌肠方灌肠。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的部分指标,使血液流动性增强。结论慢盆汤口服配合灌肠方灌肠可纠正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增加局部血流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腔炎颗粒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前往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70例盆腔炎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仅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盆腔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CRP及IL-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盆腔炎颗粒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改善患者炎性状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发挥作用,应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西药基础服用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加服红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加服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包块直径与盆腔积液最深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能够高效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血瘀证的状况,能够改变血液流变学;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身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陈翊 《北京中医》2009,(12):955-95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具有慢性盆腔炎特征的痛经患者于经期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改变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伴随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液流变学低切黏度、高切还原黏度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慧 《四川中医》2020,38(5):165-167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中药口服灌肠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的盆腔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0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数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盆腔炎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中药外敷在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灌肠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药灌肠联合中药外敷的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1):3-5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活血汤对慢性盆腔炎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2周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疗程的CRP、血沉;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记录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2个疗程的CRP及血沉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均低于对照组,其降低的幅度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结论:自拟清热活血汤辅治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可取得满意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3.
逍遥舒坤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逍遥舒坤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癌抗原125(CA125)及附件炎性包块大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附件炎性包块明显减小、血清CA125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逍遥舒坤汤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患者的血瘀状态、降低血清CA125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膈下逐瘀汤煎服,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NF-α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TNF-α均降低,血浆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及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NF-α比较,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调节TNF-α水平,为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777-1778
目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疗效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9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400 mg,3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1次/d;妇科千金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IL-2及IL-10水平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IL-2及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IL-2及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461/480)明显高于对照组85.4%(410/480)(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其可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增强其体内抗炎效果,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因此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敏灸任督脉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选择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任督脉热敏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灌肠治疗,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月经期间暂停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症候评分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症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督脉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灌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早搏3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小华 《新中医》1996,28(2):24-25
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早搏32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认为本症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故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本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陈翊 《北京中医药》2009,28(12):955-956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具有慢性盆腔炎特征的痛经患者于经期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伴随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液流变学低切黏度、高切还原黏度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照组予妇科千金片。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GMCSF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GM-CSF含量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及血清GM-CSF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对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浆炎症因子进行检测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9%,对照组为7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细胞压积水平外,2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为该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