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二次系统研究用关键参数与边界条件,采用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法,理论计算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示范工程充电合闸、不同位置故障的电流谐波分布,了解特高压1 000 kV交流输电短路的过渡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对1 000 kV交流示范工程的继电保护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中国应用给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能够准确反映特高压系统特性的动态模拟系统。文章介绍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1000kV淮南—上海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工程为研究依据,设计并研制成功了特高压单回线路、同塔双回线路等模拟元件和调压补偿变独立于主体变压器的特高压中性点调压自耦变压器元件模型,建立了2个工程的动态模拟系统,以及相应的系统测试和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3.
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为了准确模拟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基于晋东南- 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提供的参数,设计了满足要求的高性能线路元件模型(线路阻抗角可高达88.5°)、并联电抗器元件模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等。建立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的动态模拟系统能够为所模拟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和选型提供试验条件,并可应用于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暂态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获取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实际水平,通过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34个环境敏感点、线路跨越公路和铁路、猕猴保护区、转角塔、典型横断面等处的电磁环境指标进行测量,获取了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运初期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水平,并与控制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水平与500 kV交流输电线路的基本相当,主要指标满足环保批复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平台搭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闭环仿真系统。通过对晋东南-南阳-荆州交流1000kV特高压示范工程输电线路的RTDS实时仿真与理论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计算的正确性。与动模继电保护仿真系统相比,基于RTDS的仿真系统能够更加灵活方便地变换故障环境,从而能更加详尽地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西北电力技术》2010,(8):72-72
国家电网12日宣布,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的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从示范阶段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7.
国内首条1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投入运行,1000kV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在国内外缺乏经验,没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针对交流特高压线路的杆塔结构特点及参数,围绕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工器具进行了相关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已开工建设,为保证其投运后线路带电作业能安全进行,需进行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组合间隙研究。文章结合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计算分析了线路带电作业时的过电压水平;通过试验得出了1000kV交流输电线路直线塔边相、中相、耐张串带电作业组合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带电作业危险率的计算分析,研究确定了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最小组合间隙。  相似文献   

9.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感应电压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000kV晋东南(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我国第1个1000kV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测试并掌握该工程的架空地线感应电压水平对特高压交流线路的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给我国后续特高压交流线路提供基础参数,1000kV晋东南(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系统调试期间,在不同输送功率和单相瞬时人工接地故障工况下,对架空地线进行感应电压测试。通过测试,得到1000kV晋东南(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稳态感应电压水平和暂态感应电压水平。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符合。对测试结果和架空地线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分段绝缘一点接地的运行方式可大大降低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经济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彪  孙珂  刘姜玲 《电力建设》2009,30(11):24-26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初步验证了特高压输电的技术可行性,也为其经济性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践数据。 根据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调试情况,测算不同电压等级造价变化趋势,分析该工程投资的合理性;与不同的500 kV输电方案进行年费用比较,分析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经济性;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对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商业运营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蓝增珏 《电力设备》2005,6(5):17-20
章在总结我国500kV配电装置中隔离开关多年工程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外1000kV交流隔离开关试制产品,并结合近期国产750kV交流隔离开关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对1000kV特高压(UHV)户外交流隔离开关应按线路型与母线型分别进行选择的观点,对其设备选型、技术条件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推荐线路型采用双柱垂直开启式(单断口)和母线型采用三柱中间水平旋转式(双断口)的意见,供当前我国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进行设计和设备研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交流特高压变电站1000kV导线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000 kV配电装置导线是保证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电气技术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特高压导线选型和分裂形式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我国1 000 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情况,对1 000 kV变电站导线的选型和分裂形式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分裂间距及次档距,使导线在满足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斌 《电网技术》2006,30(12):98-101
针对我国1 000 kV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技术要求,确定了SF6组合电器出线用空心复合绝缘子的产品设计及其工艺实施方案,阐述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技术质量的可靠性及其保证措施。最后指出在正确的设计方案和可靠的工艺保证下生产出的复合空心套管应该能够符合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昕  丁扬  印永华  郭强  李宝金  俞正 《电力建设》2007,28(10):12-16
中国建设1 000 kV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首要目的是验证和掌握特高压输电技术, 考核设备, 获取运行经验, 为今后特高压电网建设奠定基础。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 需要遵循自主创新原则、标准统一原则和规模适中原则。同时, 其技术路线应遵循有利于发挥特高压输电功能, 全面验证设备能力, 便于发现问题等原则。根据系统运行条件、工程建设条件、满足试验示范需要和风险评估等要求对3个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首选晋东南- 南阳- 荆门输变电工程作为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结合晋东南- 南阳- 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研究1 000 kV 级变电站主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1 000 kV特高压线路接地模块的选型原则与施工关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接地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1000 kV特高压线路接地模块工程施工、验收、运行检查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我国1000 kV线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晋东南-荆门特高压线路保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1000kV试验示范工程的线路、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等保护的配置情况,重点分析了特高压线路保护联跳三相新功能的技术要求和厂家实现该功能的保护逻辑,论述了采用纵联标识码后光纤差动保护和光纤纵联距离保护在通道自环、同步采样、通讯时钟等通讯方式的设定方法,简要介绍了特高压经高阻接地故障的新特点,并对比分析了南瑞继保和四方线路保护实现上述功能的异同和有别于超高压线路保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徐振宇 《电力设备》2008,9(4):17-20
1000kV特高压输电系统由于其分布电容引起的故障暂态分量与500kV系统有本质的区别,因此研究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首先必须要研究1000kV特高压系统的暂态特性以及与500kV线路保护的区别。文章介绍了目前关于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研制过程中所关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1000kV特高压系统暂态过程,特高压保护的关键技术问题等,对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模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测量原理。经过大量的动模试验验证:目前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完全能满足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易辉  熊幼京 《电网技术》2006,30(15):1-7
依据我国及世界各国特高压输电研究成果以及前苏联和日本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特高压输电示范工程路径的特点和途径地区已有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对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的运行特性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污闪、冰风、防鸟害等特性,对建成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评估,并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指标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