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建立药品滴速预警规则,降低某院输液速度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查询文献,总结某院易出现输液速度相关不良反应的21种药品及不良反应。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设置203种静脉滴注给药注射剂的药物滴速预警规则,对于无法计算滴速范围的注射剂相关信息维护至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规则库中;临床药师在药学查房中重点监控输液速度。结果 建立药物滴速预警规则后,未再出现输液速度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药师可通过建立药物滴速预警规则而减少输液速度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医共体"建设及分级诊疗模式的背景下,借鉴"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探索由药师参与的医、药、护慢病管理团队,并分析药师在基层患者慢病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医共体慢病患者用药管理的模式分析其中的价值。结果 临床药师的干预是慢病患者合理诊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结论 为保证医共体慢病管理团队的持续发展,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文总结临床药师在降低药占比中采取的措施,为控制药占比、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2017年各临床科室总收入和、药品收入以及药占比扣分,进行对比分析。汇总该院临床药师2016-2017年临床不合理用药点评扣分数据,分析药品不合理应用扣分对该院降低药占比的影响。结果: 该院根据各临床科室用药特点设定药占比目标值以及扣罚细则、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建立处方(医嘱)点评制度以及对部分重点监控药品实行"上锁"管理,使该院2017年药占比降到28.89%。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发挥专业特长在控制药占比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医院奖罚管理机制是临床药师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通过设定目标值,每月将各临床科室药占比纳入医院质量考核当中,设定考核细则将药占比与科室绩效挂钩,提高了科室对药占比的重视程度。临床药师参与绩效管理方案的制定,然后通过医学查房、处方(医嘱)不合理用药点评以及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上锁"管理等方式,在技术及管理层面上协助临床科室降低药占比,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输液中出现反应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引发原因复杂,医、药、护三者往往对此各抒己见,患者也经常为此提出异议而引发医患矛盾。及时准确的查清导致反应的原因,对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处理对策,防止输液反应的再次发生,对于安全有效的用药和合理解决医患矛盾均具有...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运用全自动发药系统,实现药品效期的精确管理。方法:通过对全自动发药系统管理药品效期的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其对药品效期追踪、近效先出、失效锁定的功能,制定药品效期精确管理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对上机冷藏药品、拆零药品的的效期管理,保证其质量;通过效期预警、过期锁定、效期检查和上机药品的库存设定,保证了用药安全,减少了近效期药品的产生。结论:通过优化全自动发药系统的效期管理,实现了我院所有上机药品"按身份识别药品效期"、"近效期药品先出"、"过期药品自动锁定"的精确管理;降低了药品报废率。  相似文献   

6.
李锐  李忻 《中国药事》2022,36(10):1182-1189
目的: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方法:完善组织架构,通过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管理制度,编制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目录,搭建“合理用药防控预警体系”,使用“ATC/DDDs系统”工具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更科学的参考意见等措施,对比管控前后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销售金额及占比、门诊及住院次均药费、药占比等药事管理指标,评价其实践效果。结果:重点监控品种的用药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适应症和联合用药方面的合理率提高更为显著。重点监控药品品种销售金额由2019年22443.07万元降至2021年6857.18万元,销售占比由2019年19.18%下降至2021年7.06%;门诊次均药费由2019年105.13元降至2021年74.57元,住院次均药费由2019年6669.61元降至2021年5310.09元;药占比由2019年28.7%下降至2021年20.76%。结论: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降低重点监控品种销售金额及占比、门诊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药占比,促进了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合理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及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提高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管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制度、监测预警、点评通报、考核奖惩等措施,比较2016年7月-2017年6月(PDCA执行前)和2017年7月-2018年6月(PDCA执行后)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效果。结果 执行PDCA循环管理方法前后,重点监控药品的DDDs从1 442 055.98下降至1 221 586.24,销售金额从13 916.27万元下降至12 315.75万元,使用合理率从61.53%上升至87.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改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设计基于"医-药-护-技"多学科协作的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创新药学服务模式,评价其对万古霉素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改善效果及经济性。方法: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住院患者121例分为试验组(创新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模式)。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以血药浓度达标率为中间指标,加强用药监护,以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结局指标,评价创新模式的实施效果;以药师服务时间成本、万古霉素药费、药师建议增加的检查费、不良反应处理成本作为成本指标;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结果:试验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4.58%vs.33.87%,P=0.000),肾毒性发生率也明显降低(1.69%vs.12.90%,P=0.045),两组临床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05%vs.72.58%,P=0.167)。血药浓度达标率每提高1%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8.86元,肾毒性发生率每降低1%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8.50元。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创新药学服务模式,能提高血药浓度达标率,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建立多元性辅助用药预警监控体系,评价管理前后辅助用药使用的变化。结果:管理后某院辅助用药(注射剂型)品种数及品规数均明显减少,辅助用药销售金额较之前下降了16.16%;医院药占比由管理前的40.75%下降至35.98%;辅助用药销售占比由35.46%下降至31.32%。但全院销售前20位药品中辅助用药仅由12种减少为8种,辅助用药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人均总药费由管理前的5 000元左右下降到3 700元以下,人均辅助用药费用也平均下降了约600元。结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能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合理用药;但该项管理工作仍存在难点,应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科室全覆盖管控及对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规范中药蜜炙的方法与探讨中药"蜜炙透心"的应用,以期中药"蜜炙透心"传统蜜炙方法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方法:通过对中药蜜炙工作总结积累的经验及在中药"蜜炙透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中药"蜜炙透心"的作用和意义。结果:针对目前中药蜜炙工艺操作不规范,蜜炙品质量无法统一的现状,笔者集近40年的炮制实践经验在中药蜜炙过程中对待炮炙品的厚度、选用"炼蜜三级"的级别、稀释炼蜜的沸水量以及蜜炙前后的干燥等一系列传统操作与注意事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结论:"蜜炙透心"成品的外观性状:"表面见蜜少,内外浸蜜色,闻之有蜜香、尝之有蜜味、握之不粘手、整体色均匀",而"蜜尽药透"(即稀释炼蜜的沸水量)是"蜜炙透心"的关键要素。因此,规范中药蜜炙的工艺与操作是保证蜜炙品质量的关键。"蜜炙透心"是中药炮制的专业术语,是蜜炙中药的要求与质量标准,对指导蜜炙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远丽 《首都医药》2013,(20):43-44
目的分析静脉不合理给药,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静脉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药物的浓度、药媒选择、药物配伍、静脉给药的速度、给药间隔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用药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通过药师干预可减少失误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强静脉给药中的用药监护,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徐嵘  承志强  洪蕾  张剑萍  陆瑶华  郭澄 《中国药房》2014,(13):1177-1180
目的:提高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方法:基于PIVAS伴侣(MATE)软件,建立我院PIVAS条码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其应用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输液单和实库存的管理、基础数据维护和工作量统计,以及药物调配时扫描、出仓核对扫描、病区接收扫描、患者用药前扫描;具体应用表现在可实现医嘱审核自动排定批次、智能医嘱调整、实时动态监控、统计查询等管理功能以及自动得出每名患者合理的抗菌给药方案及营养参数、补液量计算等药学服务功能。其应用后实现了从药品调配到患者用药时移动腕带的全程扫描核对,使PIVAS每个业务环节均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促进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模式的规范化建设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健康发展、提升临床输液的合理使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国PIVAS的创建与发展过程,分析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的必然性、PIVAS建设现状和需解决的问题。结果与结论:由药师负责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因操作流程科学、先进、顺畅,且便于规范化管理,减少了输液调配人员的职业暴露等优势成为我国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必然发展方向。我国PIVAS总体运行良好、作用显著,大幅提高了成品输液质量、促进了合理用药,也保护了护士的身体健康和病房(区)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护理专业建设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药学部门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但PIVAS药师的服务价值如何予以体现尚需要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静脉用药滴注速度的审核管理,保证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用药安全。方法:基于JCI标准,加强药师滴速审核工作,建立药品滴速信息数据库、优化滴速审核管理系统。结果:依托优化的信息系统,药师严格审核,实现静脉用药滴速的有效管理。结论:药师加强用药监护,有效管理输液滴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推进处方审核系统中给药途径存在的问题,根据对策构建给药途径在处方审核中的精细化审核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处方审核系统2020年4月-9月门诊及住院所有给药途径监测数据,对红灯警示的不适宜给药途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循证证据及其等级结合该院临床实践,探索给药途径的精细化审核规则。结果: 该院2020年4月-9月给药途径红灯警示问题总数为5 328例,主要发生于静滴、外用、漱口、鼻饲管注入等给药途径,根据红灯警示问题结合该院实际情况迄今共维护给药途径自定义审核规则800多条。结论: 基于循证证据级别结合临床实际治疗需求构建具有医院特色的审核规则库,根据药物性质、科室治疗特色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特征进行给药途径的精细化审核,同时完善医生端HIS系统与PASS系统信息对接,对于减少医院给药途径不适宜问题,规范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细胞毒药物的给药操作进行药学干预,确保细胞毒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依据药品说明书、相关文献内容对药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借助信息平台对细胞毒药物的给药操作进行药学干预。结果 通过对处方合理性、给药顺序、输注时间、输注途径、输注条件等问题进行干预,使细胞毒药物得以安全、合理使用。结论 药师应积极主动参与干预临床护理给药操作,为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全程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医院ADRs预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剑超  庞云丽  赵锐 《中国药房》2002,13(10):596-597
目的 :建立计算机ADRs监测系统 ,以利于医院集中监测。方法 :依托区域网的医院信息化系统 ,对用药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实时监测。结果 :使ADRs预警监测工作变得更容易、简便 ,且为进行较大规模的ADRs监测提供了有利条件。结论 :计算机实时监测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系统的运用可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一种新的、及时的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实现医院合理用药信息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安全用药。方法 建立包括知识库、即时通信系统和处方点评系统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并接入医院信息系统。结果 与结论CDSS可提醒医师正确开具处方,辅助药师实时审核,确保医师、药师高效沟通,实现软件辅助下的全处方点评,从而提升药学服务、保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并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核对岗位标准化管理体系,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统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格成品问题及占比,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影响药师成品核对质量的相关因素,从成品核对耗时、药品调配残留判定标准、工作内容及岗位说明等方面建立标准化管理系统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不合格成品检出率。结果:共发现11种不合格成品问题,19个成品核对质量影响因素,成品核对耗时平均11 秒/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针对问题编制标准化工作内容及岗位说明,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后不合格成品检出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构建成品核对岗位标准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加强成品核对岗位管理,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循证药学为基础构建医院中药饮片超常用药预警体系,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方法:以临床中药师为主导,以循证药学为基础建立医院高警讯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中药饮片超常用药预警制度及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监测和反馈制度等多方面的运行制度,并以此构建医院中药饮片超常用药预警体系。结果:通过2年来的中药饮片超常用药预警体系实践,中药饮片使用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良好趋势。结论:以循证药学为基础构建医院中药饮片超常用药预警体系可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合理应用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