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门诊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门诊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门诊挂号等候时间及辅助检查等候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门诊挂号等候时间在15分钟及以下的为92.0%,辅助检查等候时间在15分钟及以下的为9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治疗后的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可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缩短检查时间,促进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探讨我院自助设备在门诊诊疗中发挥的作用。门诊患者通过门诊自助服务系统可以办理挂号、缴费、检验报告单打印等服务,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改善就医就诊环境,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三长一短"等问题。提高了医院门诊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更提升了门诊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对医院门诊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SR法)对就诊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药房工作人员态度、等候检查时间、等候医生诊治时间RS赞R值在0.4580以下;等待挂号时间、等待验报告时间、等候划价时间和等候领药时间RS赞R值为0.4580。结论:等待时间长是制约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医院应该大力实施就诊便捷服务,满足就诊者的"时间需求",提升患者对医院门诊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提升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收治的70例患儿,所有门诊患儿的收取时间(2015年10月1日-2016年10月2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5例门诊患儿)、对照组一组(35例门诊患儿),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及常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门诊患儿的检测等候时间(20.21±6.01)min、缴费取药时间(11.25±3.15)min、挂号等候时间(12.12±4.50)min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仅能缩短检测等候时间、缴费取药时间、挂号等候时间,还能提高患儿家属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门诊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该阶段开始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另选择2016年1月至6月的门诊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此阶段还未实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比较两个时间段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率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挂号等候时间、交费取药时间及相关检查等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门诊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医院数字化门诊,设计和开发门诊自助服务系统。门诊患者通过门诊自助服务系统可以办理就诊卡、预约挂号、挂号、充值、余额查询、就诊卡信息查询、缴费、检验报告单打印等服务,助力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优化,改善就医就诊环境,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三长一短"等问题。门诊服务流程的改革是可行的、必要的、有效的,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就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医疗优化挂号服务系统对门诊患者门诊等候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1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挂号(人工挂号、等候就诊),同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智慧医疗优化挂号服务系统进行挂号,记录患者平均挂号时间、候诊时间、投诉发生率,以调查问卷形式使患者对该模式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挂号时间、门诊等候时间分别为(38.42±14.35)min和(41.62±18.27)min,患者对该服务系统总满意率为61.25%,投诉发生率为13.75%;观察组患者挂号时间、候诊时间为(21.62±8.75)min和(24.75±9.67)min,患者对该服务系统总满意率为81.25%,投诉发生率为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慧医疗优化挂号服务系统能显著降低患者平均门诊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建卡、挂号、药品缴费等门诊看病流程全部可以扫码,不仅节省了中间缴费排队的等候时间,也不用多次往返诊室和财务窗口,省时又省力。记者10月17日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正式推出门诊自助机缴费扫码功能,可以自助完成门诊"扫码看病"全流程。记者了解到,通过集建卡、挂号、取号、缴费为一体的自助机,患者可以办理就诊卡预约挂号,并扫码支付挂号费;随后,患者可以前往指定科室就诊,待医生开具检验处方后,直接扫码支付,前往对应诊室检查;检查后取得报告,返回科室就诊,待医生开具药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我院门诊部自2017年1月开始正式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后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选择400例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0例是通过预约就诊的患者为观察组,另200例是现场挂号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就诊等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就诊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候诊环境、预检分诊、就诊流程、服务态度等护理工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有效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80例门诊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护理。对比就诊等待时间与护理满意度,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挂号等待、检查等待、交费等待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门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护理,有效节省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现代门诊护理管理中,对于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改善护患关系起到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就诊等候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以此来评价两种护理方法所起到的作用。结果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患者中,其门诊等候时间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起到提升医院门诊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智慧医疗信息系统的运用在综合医院门诊服务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开展智慧医疗门诊就诊模式和原有门诊就医流程就医的患者各300名,自制门诊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比较实行智慧医疗前后患者各环节诊疗等候时间;结果 经过比较,实行智慧医疗后在挂号、就诊、抽血、收费、取药各环节等候时间明显少于实行智慧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满意度96.3%,投诉率3.7%;对照组满意度84.3%,投诉率15.7%。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智慧医疗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减少各环节的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感受,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预约挂号服务过程,提高预约挂号处护理质量,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方法2011年4月—10月对预约挂号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预约挂号患者满意度,在护理部进行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中,预约挂号处的满意度由91%上升至98.5%以上.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施,缓解了部分病人挂号难的问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与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外科门诊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实践活动前后1个月各100例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挂号等候时间、交费取药时间及相关检查等候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总满意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大大提高了门诊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对老年"一站式"门诊就诊满意度与普通门诊满意度的差异,为更好地完善老年门诊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院普通门诊244例患者和老年门诊231例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老年门诊患者各方面满意度均高于普通门诊患者满意度。两组患者满意度在挂号排队时间、候诊等待时间、医师服务和就诊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交费排队时间、取药排队时间等方面的满意度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一站式"门诊的建立和开设使老年患者就诊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今后应继续完善老年"一站式"门诊,为老年患者提供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总结该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同一时期收治的58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观察组门诊挂号等候时间和辅助检查等候时间总体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挂号、等候时间,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护理质量,可在门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等候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的挂号、相关检查和交费取药的等待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护理服务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服务效率,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促进满意度提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2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挂号等候时间、各项检查等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2例临床输液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21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方式,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投诉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4%,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34%,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为1.65%,参照组患者投诉率为9.92%,实验组患者护投诉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满足老年患者的就诊需求,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及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品管圈手法缩短生殖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方法对门诊患者就医等候时间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导致候诊等候时间长的节点作为改进的对象,重点对门诊环境进行改善、增设自动收费机、B超机和B超室人员配备、诊间流程优化。结果通过品管圈手法改造后患者挂号、候诊、检查、治疗时间有明显缩短。结论品管圈手法作为一种管理方法,通过护理人员集思广益,改善了门诊就诊环境、服务设施、提高了患者方便程度;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提高,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