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肛肠外科、泌尿科及妇科患者于全麻前后不同时机进行截石位摆放所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全身麻醉下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全身麻醉前摆放体位)和对照组(100例,全身麻醉后摆放体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操作所消耗护士人力及时间、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需要1名护士为患者进行体位摆放,耗时2-3 min,省力,患者舒适度高;对照组需要2名护士同时为患者摆放体位,耗时7-8 min,较费力,术后舒适度不良。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对两组患者满意度相同。结论与传统的全身麻醉后摆放截石位相比,在全身麻醉前摆放截石位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妇科腔镜全麻前后截石位摆放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插管全麻后摆放截石位,观察组采用插管麻醉前摆放截石位,对比两组安置体位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术后24h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安置体位所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腔镜全麻前摆放截石位能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n=50)。对照组为传统截石位组,试验组为改良截石位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截石位摆放时间上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患者舒适度上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下肢疼痛、下肢麻木、下肢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可显著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安全、高效应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患侧单腿伸直截石位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通过摆放截石位进行输尿管镜手术的100例患者,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采用患侧单腿伸直截石位,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截石位.比较2组安置体位需要的时间,患者术后舒适度及医生、护士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安置体位需要的时间为(3.0±2.3)mi...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肛肠手术特点进行手术护理流程优化,从而提高手术效率,提升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节省医护人力,提高医护满意度。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1398例肛肠手术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1795例肛肠手术作为观察组,采取流程优化后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手术效率(手术准备时间、麻醉穿刺和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手术医生术前准备时间、腰麻穿刺时间、截石位摆放时间,手术患者、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优化在肛肠手术中应用能有效减少术前准备时间、麻醉穿刺时间、截石位摆放时间,从而提高手术效率,节省手术时间,最终提高医护满意度,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全麻前后截石位摆放的效果比较。方法:将直肠癌6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后安置截石位,实验组在麻醉前先将截石位腿架安放好,请病人主动配合摆置舒适的截石位。结果:两组手术病人在全麻前、后安置截石位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在麻醉前病人意识清醒可以配合的情况下进行体位摆放,病人术后舒适度高,操作简单、省力,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泌尿科经尿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泌尿科经尿道手术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60例采用改良截石位摆放,传统组60例采用传统截石位摆放。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手术体位暴露满意度及术后24h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舒适度、手术暴露满意度、手术后并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舒适度,使手术暴露满意,减少因手术体位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侧卧位、斜卧联合截石位、侧卧位、俯卧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120例上尿路结石施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改良侧卧位、斜卧联合截石位、侧卧位、俯卧位四组,各30例,观察和比较四组病人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并发症、一次清石率等指标。结果:改良侧卧位组在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一次清石率等方面与斜卧联合截石位组、侧卧位组、俯卧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降低残石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妇科手术患者在截石位手术实施隐私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10~2013-12间需手术体位为截石位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摆放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隐私保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体位前与体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护理服务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在体位摆放后的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截石位手术中隐私保护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卢媛媛  陈玲 《中外医疗》2016,(30):30-32
目的:探讨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该院方便选择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0例,分别对患者体位摆放的舒适度和术后出现下肢静脉充盈度、下肢感觉、运动异常等不良情况进行比较,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截石位进行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在全麻未实施前,清醒状态下对体位均呈舒适状态,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体位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0例数中有28例患者下肢充盈明显,8例下肢感觉异常,1例下肢运动异常;观察组50例数中有5例患者下肢充盈明显,1例下肢感觉异常。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能够提高患者手术体位的舒适度,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一2012年12月收集到的1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随机对症护理,观察组着重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围术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一次性成功碎石率、住院时间、心率、SBP、DBP、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成功碎石率达98-4%,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7.18±2.15)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1d,两组的心率、SBP、DB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两组患者麻醉前的心率、SBP、DBP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心率、SBP、DBP波动小,对手术的耐受性好。术后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仅1例不满意,对照组不满意12例,2例非常不满意,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血尿,对照组术后出现感染4例,血尿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手术耐受性,缩短住院时问,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电切镜电切环操作通道置入钬激光光纤,行膀胱结石碎石治疗4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采用膀胱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42例膀胱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52.6±58)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49.8±6.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排净率97.62%,对照组结石排净率95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1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结论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快速、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可行的腔道泌尿外科碎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与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3?d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水平。结果?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血清ACTH、CRP、COR的差值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8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手术效果明显好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排石率高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随机对症的常规护理,干预组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拔管所需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问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的碎石成功率达94%,包括上段结石7例,中段结石15例,下段结石25例.观察组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碎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程菊英 《吉林医学》2011,32(28):6013-60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将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耐受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26-129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方式对输尿管镜置镜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期间收治的95 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根据所应用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全麻组)33 例,腰麻组31 例,硬膜外麻组31 例。记录并分析三组患者输尿管碎石通道建立时间、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麻组的碎石通道建立时间为(185.99±52.17)s,明显低于腰麻组的(308.06±98.25)s 和硬膜外麻组的(358.22±115.58)s(P<0.01);全麻组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6.1%)明显低于腰麻组(25.8%)和硬膜外麻组(29.0%)(P<0.05);三组的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可以缩短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输尿管碎石通道建立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造口定位的腹部功能锻炼对肠造口病人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接受肠造口治疗的93例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术前行造口定位且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病人进行腹部功能锻炼。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护理满意程度、术后3个月并发症、造口功能评分(DET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DE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 < 0.05~P < 0.01)。观察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术后腹部功能锻炼不仅能明显减少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还有效缩短病人术后通气时间,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